經濟學家克魯曼:GDP超越美國 但未必代表中國更強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本月在《紐約時報》發表專欄文章,但30年的經濟奇蹟已令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的經濟超級大國,但中國是否比美國,視乎如何衡量經濟規模。

克魯曼表示,若把一般用于衡量經濟規模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兩國的物價差異進行調整,中國的GDP已經超越了美國。他解釋稱,由於目前GDP是基於國家貨幣和市場匯率計算的,按市場匯率轉換後,中國2022年的GDP為18.1萬億美元,位居第二,而美國為25.5萬億美元。

由於外匯匯率的波動性,克魯曼認為,不根據物價調整來比較兩國經濟規模並不準確,而且也沒有考慮到物價、生活成本的差異,無法比較兩國各自實際生產的總物品數量,及兩個經濟體的實際規模。若要比較的是美國這樣的高收入經濟體和中國這樣的中等收入經濟體,進行物價調整是尤其正確的做法,如果與印度等低收入經濟體比較,就更是如此了。

按市場匯率轉換為共同的貨幣比較國內生產總值(GDP),中國仍落後於美國;但如果將生活成本的差異納入考量「購買力平價」(PPP)——中國已領先很多。(IMF)

克魯曼稱,若參照「購買力平價」(PPP),中國已經領先很多,這是因為巴薩效應(Balassa–Samuelson effect)——簡單理解即,在一個只有勞動力為生產要素的世界裏,有些商品(如鋼鐵)可以在國際市場上交易,而有些服務(如理髮)只能在國內提供。技術先進的國家在可在國際市場交易商品中的生產力往往遠超非可交易商品。

克魯曼也表示,中國雖然比美國生產更多的東西,但這並不意味着中國已經超越美國。國家地緣政治影響力的不只是其經濟規模,還有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必要時可向其他國家提供的援助能力等多種因素。雖然中國的理髮價格可能比美國低,但這並不會影響美元在國際上的地位。

此外,購買力GDP則可能更能反映一個國家的軍事潛力。但現代戰爭變得更加技術化,所以它可能不僅僅關乎總體生產能力。這個幾年前是個大概不會談及的問題,但世界已重蹈覆撤,GDP與軍事實力的關係再次具有現實意義。

克魯曼認為,關於中美哪個經濟體更大,答案取決於所選的衡量標準。每種標準都有其獨特的價值,但最終決定還取決於想要回答的具體問題是什麼。假設中美想在經濟規模進行「自誇競賽」,兩國都能各自選擇衡量的方法,而達至兩國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