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糖片仍可治好痛症? 安慰劑實驗或成醫學界震撼彈

撰文:楊紫微
出版:更新:

「病人說這樣做太瘋狂,醫生覺得這樣很瘋狂。但我們還是要做。然後我們逐漸獲得好成績。」
哈佛醫學系教授凱澤(Ted Kaptchuk)到底做了什麼事,令醫生病人都瞠目結舌?

有實驗發現,即使明確告訴病人這只是糖衣片(安慰劑),仍對與大腦有關的病徵有一定改善。(VCG)

安慰劑(Placebo)是個耳熟能詳的詞語,一般來說是指沒有實際效用的藥物,引起「安慰劑效應」,在醫學界常用於測試真正藥物的功效;在實驗人員與受驗者均不知情的雙盲實驗中,雙方均不知道哪一組受驗病人接受真正藥物治療,哪一組只是接受安慰劑,從而測試到受驗病人的情況得到改善,是由於其受驗藥物本身或是其他原因。

不過凱澤的新實驗顛覆了醫學界對安慰劑的想法──他向受驗病人開出的藥物寫明是安慰劑。實驗中,醫生和病人都清楚「藥物」只是糖衣片,結果出乎意料,這些糖衣片有效減輕極難治好的病徵,包括腸激躁症及腰痛。

「所有人都看輕了安慰劑。」他不厭其煩地說道:「整個學界都不認同安慰劑效應。」他要讓整個學界看到,藥物的「無形特質」如何實際地改變人們經歷病痛的模式。

安慰劑能對病徵發揮效用是由於每個病也有由心理焦慮(psychosomatic)引起的部分。(VCG)

   安慰劑遠非「自我安慰」般簡單

我們一直以為,安慰劑效應是出於對藥物效果的期待,凱澤否定了這個想法。「在病人腦中藥物的儀式、藥物的符號意義和一個溫暖而富有同情心的醫生,激起腦中的神經傳遞物(neurotransmitters),刺激特定的負責釋出神經傳遞物大腦部份。而這些神經傳遞物負責調節病徵。」

事實上,安慰劑效應亦會伴隨真正的藥物出現。在不告知病人的情況下在以輸液方式給予病人嗎啡,效用比在他們面前直接施加低50個百分點。

所以,安慰劑效應只能影響到大腦可調節的病徵,它不能縮小腫瘤,不能治好瘧疾,更不能殺死病毒等大腦無法控制之事;但它可以對抗痛楚、疲勞、噁心和心神不寧。

凱澤表示,安慰劑能對病徵發揮效用是由於每個病也有由心理焦慮(psychosomatic)引起的部分,例如沒有任何腸胃道疾病損傷下出現腹痛及排便型態改變的腸激躁症,就顯然有一定的心理因素影響,但藥物無法處理關乎心理的疾病發生機制。凱澤首個進行的開放安慰劑標簽實驗,便是針對腸激躁症患者,發現沒有接受任何治療的人減輕徵狀約30%,而接受註明是安慰劑的「藥物」治療者,徵狀有多達60%改善。

凱澤承認,以安慰劑治療的實驗仍處於十分初步的階段,他亦無法解釋為何單單一塊糖衣片紓緩腸激躁症者患者徵狀背後的物理機制。可以肯定的是,安慰劑效應遠不止於「我覺得我會康復,所以我康復」。雖然這種模式的安慰劑效應仍有個體差異,但也許是醫學界對於難以治癒的疾病一個突破口。

(V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