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士迫切需要在電動車領域迎頭趕上 稱將「在中國、為中國」生產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大眾(Volkswagen,香港稱福士)迫切需要在最重要的電動汽車市場迎頭趕上」,德國《商報》(Handelsblatt)28日如此報道說,德國福士公司計劃,2026年向中國市場推出約合1.8萬歐元至2.2萬歐元的電動車。

該公司中國業務負責人貝瑞德(Ralf Brandstätter)近日表示,大眾將「在中國、為中國」生產汽車。他坦言,「在中國發展不像過去那麼容易了」,但有了新的模塊化系統,大眾希望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地客戶的需要。

貝瑞德希望,在2030年前,向中國市場投放30種電動車新型號。

報道稱,達成上述目標的關鍵是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福士公司耗資10億歐元在合肥設立的第一家德國以外的最大的研發中心,旨在將面向中國市場的車型開發從德國沃爾夫斯堡轉移至中國,從而縮短生產時間,節省成本。

大眾合肥研發高層曾表示,迄今為止,每個在中國使用的福士生產平台,都是在德國開發的,然後轉移至中國。「我們了解到,相距8000公里,每天共同的工作時間只有6小時,很難推進共同研發。」

大眾先前指出,將使用更多當地供應商提供的零部件,而不是繼續依賴德國零部件。因為中國製造的零部件在質量、耐用性和技術方面都有了顯著提高,能滿足大眾所需,此外,中國的電動和智能汽車生態系統已領先世界。

據報道,未來,各種型號從設計到投放市場全由合肥公司負責,如此一來,可以節省三分之一的時間,成本也將降低三分之一。新款電動汽車的95%的配件在當地生產,電池、電力發動機以及驅動裝置都已找到了解決方案。

德國車廠希望打入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圖為福士ID.3款電動車。(Getty)

預計大眾合肥中心2024年1月投入運營,目前已有1200名專家人才開展工作,到2024年年底,公司員工或將超過3000名。大眾合肥中心將承擔集團的關鍵開發任務,包括為入門級市場開發本土電動汽車平台。新平台衍生自集團的MEB平台,旨在進一步開拓中國的細分市場。從2026年起,集團將以該平台為基礎,開發專門為中國客戶需求量身定製的純電動車型。

貝瑞德稱,合肥的研發中心將首先服務於中國的生產線以及中國市場,如果這套技術具有競爭優勢,他暗示,也將提供給其它地區,「我們對此持開放心態」。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正快速轉向新能源汽車,面對中國市場的變化,一些汽車製造商已經在撤退或重新調整路線。日本三菱汽車宣布將停止在華生產,而JEEP製造商、法國斯泰倫提斯也將停止在華生產汽車。福特汽車則終止了其電動汽車直銷業務。同時,美國和歐盟正從稅收和補貼下手,以應對來自中國車企的衝擊。

美國《華爾街日報》28日報道稱,中國是大眾最大的市場,約佔汽車銷量的40%。大眾這家長期以來在由汽油車主導的中國市場上稱霸的的德國老牌汽車製造商,正借鑑中國車企的經驗,試圖找到如何在中國汽車市場加快製造速度並擊退本土競爭對手的線索。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福士集團與小鵬汽車達成了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前者將向後者增資約7億美元,交易完成後,福士集團將獲得一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11月20日,大眾旗下軟件公司CARIAD與地平線的合資公司正式成立,合資企業將計劃於2025、2026年量產L2+、L2++級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產品。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