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黨鞭遭槍擊折射社會矛盾 特朗普須言行一致團結國家

撰文:唐宇廉
出版:更新:

槍械氾濫的美國再次發生槍擊案,眾議院多數黨黨鞭斯卡利塞(Steve Scalise)遇襲受傷。由於槍手過去多次批評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和共和黨,加上曾在去年擔任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義工,輿論普遍相信事件不是普通槍擊案,而是滲入政治因素。
實際上,它不單揭示在美國大選後,當地社會仍然嚴重撕裂,同時反映除了右翼極端思潮,左翼暴力亦不容忽視。

66歲槍手霍奇金森(James Hodgkinson)生前多次惹上官非,包括家庭暴力、酒後駕駛及刑事毀壞等。他上周三(14日)闖入維珍尼亞一個棒球場時,據報曾詢問棒球場內的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顯然針對特定黨派。槍擊案最終導致斯卡利塞等五人受傷,霍奇金森則在與警方駁火時被殺。

斯卡利塞是共和黨黨鞭,黨內排名第三。(Getty Images)

特朗普無乘機抽水 罕有呼籲團結一致

案發當日慶祝71歲生日的特朗普,一直與自由派勢成水火,外界擔心在他治下,美國只會更撕裂。不過在發生槍擊案後,他罕有放下平時的跋扈和敵對態度,並未利用槍手是桑德斯支持者的身份落井下石。他說:「我們可能有分歧,但我們在這樣的時候要謹記,每位在我們國家首都服務的人(指不同黨派的從政者),皆因他們都愛我們的國家……當我們團結一致,以及為共同利益而合作,我們便會成為最強。」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及桑德斯亦齊聲譴責事件。

特朗普案發後與夫人梅拉尼婭前往醫院探望傷者。(美聯社)

槍手是桑德斯粉絲 不滿共和黨勝出大選 

在美國政治史上,針對政要的槍擊案時有發生,前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及甘迺迪(John F. Kennedy)都無法避過暗殺,槍手一般是要透過這種極端手法,表達對某些議題的不滿。斯卡利塞今次遇襲,相信也與霍奇金森不滿時政有關,例如他曾多次投稿批評共和黨,不滿對方的稅務政策偏幫富人,又斥責大企業「起草法案,再賄賂國會,直至它成為法律。」

此外,霍奇金森對共和黨勝出去年大選忿忿不平,斥責「共和黨是美國的塔利班」,「特朗普是叛國者,他摧毀我們的民主,是時候摧毀特朗普和大企業了!」

槍手霍奇金森不滿共和黨的稅務政策偏袒富人。(美聯社)

須同時警惕右翼及左翼暴力

右翼民粹思潮近年席捲歐美等地,右翼分子的活動順理成章地受到特別注視。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統計顯示,美國境內針對穆斯林的仇恨犯罪在前年激增70%,升幅是十年之冠。隨着特朗普當選總統,當地針對穆斯林及移民的仇恨犯罪一度飆升。另一方面,左翼在美國往往被視為進步象徵,在意識形態上佔據道德高地,然而斯卡利塞遇襲為我們帶來新的啟示:除了排外的極右勢力,極左暴力罪案亦不容小覷。

遭行弒的「凱撒大帝」造型酷似特朗普,共和黨批評這是影射。(網絡圖片)

前眾議院議長:左翼愈來愈敵視共和黨

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朝野紛爭無日無之,他主張的入境禁令、興建美墨邊境圍牆,以及減少資助難民庇護城市等措施,均是兩黨角力的戰場。可幸迄今為止,絕大部分反對特朗普的人士都以和平方式表達不滿,然而今次槍擊案可能是一個危機信號。共和黨籍前眾議院議長金里奇(Newt Gingrich)表示,左翼對共和黨的敵意與日俱增,「(斯卡利塞遇襲)只是整個格局的一部分。」金里奇又以最近在紐約上演的莎士比亞著名悲劇《凱撒大帝》為例,他不滿遭行弒身亡的「凱撒大帝」造型酷似特朗普,認為這反映左翼愈來愈仇視特朗普政府,批評民主黨以「庸俗」的方式影射特朗普。另一共和黨眾議員科林斯(Chris Collins)亦希望民主黨「少說浮辭……那些浮辭實在很可憎。」

斯卡利塞遇襲案的重要性顯然不在案件本身,它實際上折射出美國社會至今仍然存在不少尚待解決的矛盾。事件發生後,民主共和兩黨暫時放下分歧,齊聲譴責暴力。特朗普亦發表了大方得體的言論,頗具總統風範,做法值得肯定。不過假如要化解矛盾,單是擺擺姿態、一味譴責其實意義不大,關鍵是特朗普是否願意調整不得人心的政策,紓緩「我不服你、你不服我」的對抗態度,消除長久以來的對抗,真正做到他口中的「團結一致,為共同利益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