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蜜莉在巴黎︱Lily Collins慘成眾矢之的 觀眾點解咁憎Emily?

撰文:邱愛霖
出版:更新:

Netflix大熱愛情喜劇《Emily in Paris》在全球各地掀起一陣法國熱潮,飾演女主角「Emily」的Lily Collins雖然演技一般,惟勝在樣貌標緻,成為不少人追看理由之一。但外國卻有不少人認為Lily Collins飾演的女主角「Emily」性格行為極不討好,甚至有外國傳媒狠評女主角「Emily」是全劇最大敗筆。不少觀眾認為「Emily」在美國飛往法國的機程上連一句:「我不懂說法文」的法文都不肯學,令人略感討厭。但原來不懂法文竟然不是「Emily」惹來罵聲的最大原因?

1. 對當地文化缺乏尊重

「Emily」得悉可以前往法國後,其實有充裕時間學習法文,但抵達當地後卻無法完整說出一句法文,不少觀眾認為她空有一股熱情,嘴巴不斷強調喜愛法國文化,但並非真心希望融入法國環境。

另有觀眾舉出例子證明「Emily」骨子裡帶有典型美國人傲慢自大的性格,例如在男主角「Gabriel」工作的餐廳與好友「Mindy」用餐期間,她質疑牛扒不合心意,故要求退貨,更理直氣壯地告訴侍應:「Correct for him, but not correct for me!(對他而言是對的,對我而言則是錯的!)」,以及「Come on?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顧客永遠是對的!)」 不少觀眾均討厭她自我中心、囂張跋扈的態度。

2. 有違常理的職場行為

雖然「Emily」經常強調要為公司「 Savoir」作出貢獻,但行為卻有違職場常理。例如「Emily」聲稱要為公司挽回流失客戶而決定出席其網紅聚會,更免費為其產品賣廣告,惹得上司「Sylvie」嬲到爆,「Emily」這個舉動被指魯莽又不明智。

此外,雖然她不斷踩公司的行銷技巧老土低劣,但有觀眾認為她的行銷技巧亦不外如是。例如「Emily」分享到Instagram的照片毫不吸引,連帖文的hashtag也沒有任何意義,等等,更有觀眾直言她對社交網絡的運作根本一頭霧水。

3. 對好閨蜜Camille不忠誠

觀眾討厭「Emily」的最大原因必數是她瞞住好閨蜜「Camille」與其男友「Gabriel」的曖昧廝混。「Emily」與「Gabriel」共親吻兩次,而且兩次都是「Emily」做主動。第一次她仍未知道「Gabriel」是「Camille」的男友,尚可以原諒;而其後在酒吧中,她因飲醉酒而情難自禁再與「Gabriel」熱吻。雖然「Gabriel」都算是個花心男,背住女友與其閨蜜亂搞,但有不少觀眾認為「Emily」應該向好友「Camille」坦白道歉,承認自己的把持不住。

另外,故事臨近尾聲時,「Gabriel」和「Camille」因人生方向不一而分手,「Emily」竟然可以瞬間拋開包袱,極快與好友的前男友上床,毫無疑問「Emily」這個行為激起了觀眾的反感,甚至有外國傳媒以:「Emily in Paris: Camille Deserves a Better Friend(Camille值得一個更好的朋友)」為題,狠批「Emily」對好友的不忠。

雖然有觀眾認為好友「Mindy」和「Camille」均比「Emily」討喜,但實際上正因「Emily」有許多不足,角色才有成長空間,觀眾也不用太認真,專心欣賞靚人靚景都已經是一大享受!

Emily in Paris|好友Mindy真係勁唱得 Ashley Park背景大有來頭

+1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