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你體︱運動公社】美國製造 是日本人大坂直美?

撰文:運動公社
出版:更新:

大坂直美對決莎蓮娜威廉絲,引起的爭議已蓋過比賽本身,像「細威」對裁判性別歧視的指控、球例對教練指導的限制、球手場內表達情緒的空間問題等等。回到場外,身為勝者的大坂直美的國籍問題,亦成為媒體的焦點——她是日本人,抑或是美國人?
撰文︰高俊賢@運動公社

大坂直美是美國孕育出來的傑出運動員。由她的網球偶像(莎蓮娜威廉絲)乃至其成長土壤(佛羅里達州),無一不與美國相關。除了血統(母親來自日本)和出生地,大坂與日本的唯一聯繫,是通過日本奧委會的人才培養計劃,選擇入籍日本、代表日本出戰聯會盃賽事。大坂直美與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石黑一雄的境況相同之處,就是二人雖然有日本血統,但是其個人事業的成功基礎,都不是在日本建立(石黑是以英語寫作;大坂在美國接受網球訓練)。之不過,大坂既然以「日本人」的身分出賽,日本人會認同大坂的成功是國家的榮耀,而這種情況不會套用在石黑身上。如今大坂貴為日清、yonex和CITIZEN的代言人,在商業宣傳上她已經不可能與「日本人」的身分脫勾,否則無法打動日本國內消費者,這就是後話。

成為首為日本人大滿貫得主,大坂直美已成日本商家的最新寵兒,廣告代言合約不斷。(視覺中國)

有人說,大坂直美的成功是日本發展的縮影:由於國內人口老化加劇,日本今後只會不斷放寛人口政策,包括對海外日僑後裔回歸持開放態度。「對XX有貢獻,就是XX人」,這種我們耳熟能詳的論調(「貢獻」定義所指,恐怕亦是另一道題目),不僅套用在香港的法圖斯和辛祖,亦可以套用在日本的大坂直美身上。

大坂直美奪得美網冠軍,隨即與母親相擁道賀。(Getty Images)

但是,大坂直美的勝利,與日本人在種族議題上的進步開放,未必能夠劃成等號。體育場內產生的認同,不一定會促成對社會的轉移效果:德、法兩國以非單一種族構成的男子足球代表隊贏下世界盃,但國內持純血統論、否定種族多元者照樣大有人在,更不消提壁壘分明的日本了。

創歷史受追捧 無榮耀又如何

大坂直美心裏有多認同自己是日本人,又或者反過來說日本人心裏有多認同她是自己人,其實皆不重要。反正她憑着這個身分取得榮耀,自然會取得日本人的認同,正如四年前德國人接納奧斯爾、二十年前法國人接納施丹一樣。由《產經新聞》寫着「第一位日本冠軍」頭條,到安倍晉三標舉為給予日本人鼓舞的英雄,大坂直美這一刻無疑是個日本人。問題是,一旦贏不了美網,大坂直美又是何許人也?這種建基於榮耀的身分認同,到底有多堅實?甚至應該說,在廿一世紀的今天,偏執國族身分是否仍是我們堅持的價值觀?

大坂直美在4歲已移居美國,加上是混血兒,外表打扮頗像美國人。(視覺中國)

網球的國族色彩,比隊際運動淡薄得多。與其要定義大坂直美是哪一個國家的選手,索性稱她作國際網球選手好了——就好像石黑一雄從來不稱自己是日本或英國作家,而是國際作家,或者這個稱呼更貼近現今時代的脈搏。

運動公社介紹︰發佈和討論有關運動與政治/社會/經濟的議題
運動從來不是場上較技那麼簡單。運動公社關注的,是運動和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和與運動相關的種種不公

【註:文章不代表香港01立場;譯名由作者提供;標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