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李皓晴】嚴母出強乒 新紮師姐從餐桌滴滴仔到爭獎牌

撰文:李思詠
出版:更新:

李皓晴跟小姪女在餐桌上玩乒乓的畫面,相信跟她兒時與哥哥打球的情景相差不遠。那時候,兩兄妹剛學乒乓,放學回家做好功課,排一列檸檬茶當做球網,就在吃飯的地方練波。
你推我擋,球來球往,李皓晴從此打到里約熱內盧奧運。
文:李思詠 圖:鄭劍峰

(鄭劍峰攝)
李皓晴(右)小時候與哥哥在家中餐桌打乒乓球,今天輪到她哥哥的女兒(右)對打,昔日的小女孩如今已是奧運選手。(鄭劍峰攝)

李皓晴,23歲,里約奧運乒乓球女單及女團香港代表。
女拔讀至中四,其後自修轉當全職運動員。
仁川亞運奪混雙銀牌及女雙銅牌,揭開女乒本土小花擔大旗新一頁。

4年前的倫敦奧運,看到李皓晴穿上黃色的港隊戰衣,站在球枱前,我想起2006年那個中二女生,因為喜歡中國球手張怡寧,所以把長髮剪成「男仔頭」,然後跟我說着最怕被前港隊總教練惠鈞罰跑圈,還有某次出外參加青少年賽事,半夜聽到酒店有怪聲,愈聽愈驚,於是哭着致電回港找媽媽。

一眨眼,今年,她第2次征戰奧運,從第三號球手變成主力。

我打得好,媽媽就不用擔心,這也是一種動力。
李皓晴
李皓晴媽媽(左)自言是嚴母,李皓晴(右)雖已大個女,但有時比賽過後回家,卻嚷着與媽媽睡。(鄭劍峰攝)

每周帶女兒北上練波 一練幾小時

「我本身對乒乓球沒興趣,她想打全職,我支持她,前提是不要浪費時間,一打就要盡力打。」這天訪問,上了李皓晴的家,我跟李太談女兒經,比起訪問李皓晴談得更多。跟李生李太相識10年,以前多在學界賽場相遇,後來李皓晴轉打全職,甚少在港比賽,見面就少了。皓晴小時候,李太明明好怕羅湖過關的人龍,卻依然每星期帶着女兒北上練習;她又明明對乒乓球全無興趣,卻甘願坐在場邊觀看皓晴練波,一看就幾小時,如今誰跟誰在什麼比賽打成怎樣,隨口說得出;皓晴從前要每晚戴矯視隱形眼鏡,那些隱形眼鏡十分堅硬,放進眼睛極不舒服,小女孩不肯就範,結果一戴幾小時,眼淚鼻涕少不免,媽媽軟硬兼施,李皓晴如今才有正常視力。

李皓晴家中放滿獎盃和家庭照。(鄭劍峰攝)

李太自言是嚴母,李皓晴也不諱言,小時候挺怕媽媽,「其實現在都有點(怕)」,但至少李太支持女兒以乒乓為職業。因為哥哥打乒乓,李皓晴6歲時也執起球拍,兩個月後參加「恒生新一代大比拚」,贏得7歲以下組別冠軍,兩兄妹不時以家中餐桌為球枱,用紙包飲品盒築起「球網」和「圍板」,玩個不亦樂乎。就在我第一次訪問後的一年多,即是2007年中,李皓晴轉當全職球手,那時她在拔萃女書院讀中四,卻寧願獨自北上,跟隨內地球隊訓練,而且一邊自修,一張會考畢業證書是李太答應讓女兒打球的唯一條件。

伸延閱讀:

【里約奧運.黃鎮廷】港乒一哥 從沙角邨石枱打出霸氣

「90後」小女孩北上,日子不易捱,有一次去到河北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場館訓練,李皓晴苦悶難耐,甚至哭着說不要打球,捱到2008年底,她返港跟隨港隊訓練。隨着張瑞、林菱等「師姐」退役,李皓晴終於迎來機會,去屆奧運甚至以第三號球手身分出戰。「4年前我是一張白紙,把奧運當成普通比賽。我好記得,女團其中一場對韓國,我看到對面的(韓國球手)石賀靜,拿着乒乓球不停手震,可想而知奧運的氣氛如何緊張。但上次緊張的是對手,我害怕今次緊張的是我。」李皓晴說。

伸延閱讀:

【里約奧運.李慧詩】昆明生活 除了單車還是單車(有片)

【里約奧運.單車】獨家直擊香港隊昆明「集中營」(多圖)

對於女兒(左二)和孫女(右二)的成長,李太(左一)直言緊張,猶幸她支持李皓晴做全職運動員,唯一條件就是完成中學會考。(鄭劍峰攝)

是的,今天的李皓晴早已不是一張白紙。2014年是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個高峰,先在世界團體錦標賽擔任主將,帶領港隊取得季軍,世界排名高踞第13,是當時港隊最高一人,正式揭開港乒本土「小花」新一頁,隨後的仁川亞運更摘下混雙一銀及女雙一銅。「坦白說,當時我以為自己一定去到奧運。」她沒想到從去年5月開始的奧運積分賽裏,特別是去年底至今年初幾站國際乒聯巡迴賽,女單未曾闖過32強,世界排名跌到30。她當時哭了一大場,連媽媽的訊息也不回覆,「我知道媽媽因為我打得不好而擔心,她沒有教練、心理專家從旁幫忙,比我更難受」。從小到大,李皓晴都不擅於表達,她自言是個複雜的人,「想得太多,會猶豫,我希望自己蠢一點」,於是當今年1月兵敗匈牙利公開賽後,德國站放開了,反而躋身4強,既贏了排名積分,更戰勝自己。「坦白說,當我距離奧運愈來愈遠時,我真的不想再爭,反正我去過倫敦奧運。有時覺得自己把『奧運』兩個字看得太重,當我的排名是隊裏第一時,又以為自己一定得,原來事情一下子可以好糟。經歷低潮,我知道凡事看淡一點會更好。」

伸延閱讀:

【里約奧運.李慧詩】昆明獨家訪問 「得獎與否 我已在玩命」

【里約奧運.張敬樂】新亞洲車神 抬起頭 踩過高山上月球

去年中爭奪奧運積分戰開始,李皓晴陷入低潮,甚至想過放棄不去奧運,但心態放開了,反而在德國公開賽殺入女單4強。(鄭劍峰攝)
小時候,乒乓球是樂趣;長大了以之為職業,便不再是玩樂般簡單。(鄭劍峰攝)

經歷低潮 「凡事看淡好一點」

還是小時候在餐桌上打球最快樂。訪問當天,碰巧李皓晴的4歲小姪女在家,看着姑姐仔跟小女孩打球的情景,我想,能夠這樣從「滴滴仔」打到奧運,實在不易,尤其本土球員過往一直難以立足,家人也願意放手讓她一博。如今每次完成海外比賽後,李皓晴返家,都嚷着要跟媽媽睡,只是她手機不離手,whatsapp打不停,刺眼的螢幕反令媽媽睡不着。有教練笑說李皓晴「廿幾歲女仲日日搵阿媽」,她卻說:「我打得好,媽媽就不用擔心,這也是一種動力。」不過,這個已非10年前聽到酒店房有怪聲以為有鬼而哭着致電回家的小女孩,她是第2次征戰奧運的23歲女生,不變的是孻女孻心肝。

李皓晴(左)的爸爸(右)喜歡為女兒準備美食,又將子女從小到大的照片和錄像全部複製儲存於電腦,包括李皓晴小學的比賽片段,十分珍貴。(鄭劍峰攝)
李皓晴(右)是孻女,受萬千寵愛,如今榮升姑姐,十分疼惜4歲小姪女(左)。(鄭劍峰攝)
李皓晴,23歲,里約熱內盧奧運乒乓球女單及女團香港代表。(鄭劍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