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與夜:張煒琪(2)】赴日歸來 擬以足球維生

撰文:曾柏熊
出版:更新:
香港是亞洲發展女足的先驅,歷年卻毫無寸進。(陳焯煇攝)

香港男足也支援不夠,何況女足?不過,女足聯賽前年開始正規化舉行,張煒琪又獲得遠赴日本落班的機會,女足發展看似露出曙光,她也開始考慮未來以足球維生。

 

亞洲其實是最先發展女足的地方。1975年,歷史上首屆洲際女子足球賽事就是女子亞洲盃,主辦國正是香港。不止一屆,香港更主辦過1981、1986和1989年共4次女子亞洲盃,堪稱亞洲女足先驅。但正當同樣是業餘的日本女足已捧走世界盃時,香港卻毫無寸進。

張煒琪、劉夢瓊和陳詠詩去年加盟日乙聯賽JSC(日本足球學院),創造歷史。(陳焯煇攝)

事實上,自足總兩年前接掌女子足球後,女足發展的確有所進步,因為過去女足發展只靠球壇傳奇人物「阿姐」陳瑤琴獨力支撐,但在場地、裝備等都缺乏下,有時兩個月才踢一場聯賽,甚至一屆聯賽踢足兩年。由於經歷不少「無波可踢」的日子,現在擁有定期而頻密的比賽和訓練,張煒琪直言累死也是個「Happy Problem」。

 

盼重返日本 或考教練牌

 

張煒琪去年9月創造歷史,與港足隊長劉夢瓊和陳詠詩踏足日乙聯賽JSC(日本足球學院),她更成為首個在日本聯賽上陣的香港人。東瀛的所見所聞,加上與她同期的「牛丸」陳婉婷晉升為東方主帥,張煒琪開始反思足球路。

旅日經歷令張煒琪重新思考足球路該如何走。(陳焯煇攝)

大約18歲,有教練建議張煒琪考教練牌,但她當時只愛場上競賽的感覺,也自覺不擅辭令,所以暫擱計劃。人大了,她卻另有想法,「我在日本比賽,晚上回到宿舍看着四幅牆,終於有機會安靜下來,想想未來的足球路。我看到JSC隊友其實薪金都很低,需要邊教邊踢才能維生,不然只有轉行,或許這種職業模式,就是亞洲女子足球員的常態」。現時在茶餐廳工作的她表示,若媽媽康復理想(張母因工傷暫時行動不便),她又未能重返日本作賽的話,就修讀教練課程。

女足球員既要踢球,又要兼顧另一份職業,哪怕在世界盃冠軍日本,亦是常態。(陳焯煇攝)
如果張煒琪母親康復理想,她方會考慮二度出走日本。(陳焯煇攝)
一但未能回歸日本聯賽,張煒琪或會以教練作為足球生涯的下一步。(陳焯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