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山藝教練分析鬼手岩意外 女事主有3點可以做得更好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過去周末有行山人士「出咀」行到黃竹角咀,打算探鬼手岩,但回程時因天黑及雷雨滯留山上,露宿一宵,最終翌日早上被飛行服務隊救走。登毅戶外培訓總監吳銨洋建議山友結伴同行,而首次「出咀」的朋友應該要有知難而退的心理準備,他說:「不是次次登山都保證你完成到。今日行不完這座山,下次還可以行。」

有位女山友上周六早上由烏蛟騰出發行去黃竹角咀的鬼手岩,但回程時間太晚,加上天氣變差,不得不在白角山過一晚。她在周日早上繼續回程,但丈夫收不到她的訊息,擔心她出事,代她報警。這位女山友在周日上午11時行到鳳凰笏頂時,由飛行服務隊救走。她表示有能力及糧水自行落山,但在救援人士的勸告下,決定上直升機離開。

【周日消防應召出動,搜救女事主】

+2

了解更多:

【行山意外】妻遊鬼手岩失聯 丈夫心急如焚報警 由直升機尋獲

行山意外|行鬼手岩回程迷路兼遇雷雨 獲救婦人親述28小時經歷

本是是香港攀總山藝委員會主席的吳銨洋,看過這宗行山意外的資料後,認為這位女山友有幾點可以做得更好。他首先說:「結伴同行是很重要的。除非你是老手以及很認識這條路線,否則最好找朋友同行,帶你去行。好奇去做這件事不是錯的,但如果可以找多一個朋友一起去好奇,互相照應,就會更加理想。」

山藝教練吳銨洋表示,初次行鬼手岩最好結伴同行,由熟路的朋友帶路。(資料圖片)

吳銨洋覺得這名女山友並非毫無準備,例如她懂得很早出發,他續說:「你問她是否很犯險?其實也不算很犯險,不過整體虛驚一場。她有充足的糧水準備,也不怕在山上過夜,只是家人擔心。這個是她跟家人的溝通問題,她沒有給家人足夠信心,家人報警是理所當然。如果下次想避免這種尷尬的情況,建議她跟家人溝通多一點。」女山友在上周六晚決定在山上露宿時曾通知家人,家人亦有回覆知悉;她周日早上繼續回程時,也有發訊息給家人,但相信家人收不到,所以才報警。女山友在周日被直升機救走時,仍有兩升水及少量食物。

位於黃竹角咀的鬼手岩。(顏銘輝攝/資料圖片)

吳銨洋認為女山友下次可以善用科技,他說:「你見到她帶足夠糧食及水,又有雨傘可以遮風擋雨。如果她肯定準備多一樣東西,就更理想。我見她好像不懂用apps定位,如果她早一點用apps定位,起碼行錯路的機會少一點,不會花兩小時去行冤枉路。」女山友去程時曾於鳳凰坳山行錯路,晚上回程時亦在白角山迷路。

以吳銨洋的經驗,他認為做好準備的話,行出黃竹角咀的山路不易迷路。他說:「對比漁護署的路,當然是有點亂,但如果你有經驗,看過地圖,對山形地勢有掌握,就會知道怎樣行。」

【女事主行到黃竹角咀】

+1

過去周末天氣不穩定,間中有雷雨,吳銨洋亦認為這種天氣不適合第一次「出咀摸鬼手」的人,他說:「如果你有一定經驗及能力,用這條路線作為操練,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是第一次行的話,我覺得不太適合,加上又沒有朋友同行。」

對於初次想挑戰「出咀」的朋友,吳銨洋認為最好有熟路的朋友帶領,而且本身要有行12至16小時的體能。不過,吳銨洋指最重要的是心態,他說:「行山不是得一次機會,不是次次登山都保證你完成到。今日行不完這座山,下次還可以行。」

吳銨洋多次帶朋友行去黃竹角咀,他個人會預算最遲下午4時回到船灣淡水湖郊遊徑,所以會因應隊友的狀態及腳程決定何時在「出咀」的路上回頭。他續說:「不要堅持強求『出咀』,如果你發現時間不夠或者『唔對路』就建議及早回頭。練習多點,待下次加快腳程再去行。這個是心態問題。」

了解更多行山體溫過低:

【夏天行山】炎熱天氣下都可能體溫過低 淋雨濕身後注意事項

了解更多行山雷擊意外:

行山意外|中年婦衛奕信徑遭雷劈雨傘完好無缺 山藝教練分析因由

【夏天行山】近年至少兩宗被雷擊致死 遇雷暴應盡快離開高原山脊

中大物理系講師拆解雷擊意外 收起手機眼鏡沒有預防作用

【湯兆昇博士分享行山遇雷暴小知識】

+2

跟人行山,出發前不要只問「難度幾多粒星」,要識問這8條問題:

+3

行山前先了解行山禮儀:

+11

教你用「GPS遠足留蹤」服務,方便救援人員搜救:

+9

建議放入背囊的行山裝備:

+13

夏天行山必備12件小物(按圖放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