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選】發雞排拉票涉賄選  政客大賣「政策雞排」怎麼算?

撰文:李富茂
出版:更新:

2020台灣大選進入倒數29天,各方陣營無所不用其極全力搶勝。為此,台灣不少政治人物、網絡名人爭相發「雞排」預測選情,或是期待達到「催票」效果。不過,近期台灣政府官員發出聲明表示,「不鼓勵」、「不要瓜田李下」,台法務部次長陳明堂更指出,有賄選之疑,同時已將資料轉給相關地檢署,加強蒐證跟認定。

對於「雞排」涉及「賄選」問題,確實在台灣一塊雞排已賣到六、七十元新台幣的今日,已超過台灣法律規範30元的上限。但同樣道理,台灣政治人物在選前才拼命拋出「政策雞排」,難道不算是另類的影響投票行為,且重要的是,還經常食言。那麼,這筆帳台灣民眾該找誰算?

由於台灣公眾人物拿台灣知名小食當賭盤,一時間讓雞排再度站上網絡熱搜。(黃奕霖/多維新聞)

台灣選戰愈激烈,「雞排」文也不間斷。日前,台灣台南市議員謝龍介表示,看好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預測將逆轉勝,倒贏蔡英文90萬票以上,若少一票,就要在台灣北、中、南三地各發900份雞排,共2,700份雞排。對此,挺「英」人士、知名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隨後加碼,跟謝龍介對賭一萬份雞排。

至於「雞排文」有無觸法之虞?台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雞排文」是否涉及賄選賭博,或有無妨害選舉、意圖使人當選或不當選,已在蒐證。就連台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要求相關部門「無時限、無上限及無底限」辦到底。

由此得知,台灣政府可謂展現十足的決心,就怕有任何雞排「介入」、干擾選舉結果。那麼基於此,同樣具有意圖使人當選或不當選的「政策雞排」,可否一併處理?

2016年蔡英文打着革新旗幟迎來勝利,如今面對未實現的政見,仍臉不紅、氣不喘地向台灣民眾說票投蔡英文。圖為諾魯總統安格明訪台,蔡英文致詞。(洪嘉徽/多維新聞)

眾所周知,選舉無非是挑一位深得民心,並能提出社會問題,進而兑現政見的政治人物。然而,台灣選舉發展至今,總有一項陋習文化,政治人物在任期間總不踏實履行承諾,等到換屆選舉前的日子,又重新拋出「政策雞排」,讓台灣民眾聞香,產生飢餓的投票感。

比方,韓國瑜2018年底就曾提出「愛情摩天輪」、「太平島上挖石油」、「高雄賽馬場」等政見。上任以後,卻發現作為高雄市長的權限不足,此前所提及的政策難以實踐,這也不難怪台灣民眾看在眼裏,認為韓國瑜是個「騙子」,而非幹實事的「禿子」。

再來,2016年蔡英文贏得大選,其民進黨也奪得立法院多數席次,但對於此前所提出的政見,如「憲法公民權」降低投票年齡至 18歲、社會住宅8年要完成20萬戶計劃(編按:蔡英文政府目前已完工、興建、規劃的通通加總只有4萬8千餘戶)、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礦業法等等,均無實現對台灣民眾的承諾。現在,卻要求台灣人繼續票投蔡英文民進黨,聽來十分諷刺。

2018年底,韓國瑜拋出許多令人為之一亮的政策,但上任之後,卻直接表明許多政策做不到,還跑去競選總統。因此,被不少台灣民眾揶揄韓是「騙子」、「逃跑市長」。(Facebook@韓國瑜)

對於「雞排」意圖使人當選或不當選作為,台灣政府執法部門表現的大破大立,那麼台灣政治人物選前端出的「政策雞排」呢?似無法可管,也沒人在意。美國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曾說過:「民主不僅是一種政治制度,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從更廣義的人類活動來說,參與公眾事務、凝聚群我關係、共同決議規範、秩序與公意等,都是民主生活的表現。

台灣民眾時常患了「選擇性失憶症」,從不針對公共政策有無實踐作為判斷政治人物的圭臬,時常陷入媒體、網絡世界給予的「人性飼料」,追求食色性也的花邊新聞、崇尚快速省略重要價值的懶人包,以及墜入迷幻深淵的意識形態,從而忽略參與公眾事務最根本性的環節。

台灣人自豪於民主價值,民主制度確實也是台灣的優勢,那麼更應該要好好呵護這個得來不易的成果,不該放任「雞排文」使台灣社會向下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