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水雷作戰 只為把自己鎖在島內?

撰文:陳宗逸
出版:更新:

近日,台灣海軍在左營軍港進行春節期間加強戰備操演,演練科目繁多,雖然外界皆把重點放在精彩的兩棲特種部隊海上反恐演練、以及台灣自制特種作戰突擊艇的首度曝光,但是台海軍還是花了相當大的篇幅,介紹目前海軍的佈雷、掃雷作業。從戰略面、戰術面來關照台灣海軍的水雷作戰,事實上有頗多盲點有待考量。

台軍的佈雷、除雷作戰,技術層次依舊相當落伍,停留在韓戰的人工佈雷階段,使用的是二次世界大戰的通用登陸艇慢速佈雷。(陳宗逸/多維新聞)

從軍事科學的角度觀察,所謂的「水雷作戰」,是水面、水下「封鎖戰」的一種戰術,從19世紀末就已經有了,20世紀初日俄戰爭時,日本海軍和俄國海軍,就在旅順港周邊進行了激烈的水雷作戰,相互影響消耗敵方戰力,是現代水雷戰的濫觴。

而一、二次世界大戰,更是水雷戰的高峰期,由於敵對集團雙方不斷試圖影響各國的海上補給線,佈雷、掃雷成為相當繁重的任務。一旦補給航道水陸遭到佈雷,則整個航路幾乎廢棄。這個影響直到二戰結束的韓戰期間,美國海軍更是刻意扶植日本水上警力,培養為專業的掃雷艦隊,這也是日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前身,日本自衛隊相當重視佈雷、掃雷作戰,其來有自。

台軍至今沒有更新的獵雷艦計畫,故也不具備目前各國先進主流的獵雷技術,反封鎖能力堪憂。圖為台灣向德國採購的永豐級獵雷艦永嘉號(MHC-1302),是目前台軍僅有的現代化獵雷艦。(陳宗逸/多維新聞)

但是,觀諸歷史和現代的水雷作戰發展,其基本原則就是,「在敵方航道、港口周邊佈雷,以增高敵方船艦的出勤風險,進而癱瘓敵水面、水下部隊戰力」。也就是說,佈雷要在敵境佈雷,要癱瘓的是敵軍的航道和港灣。而台灣海軍的佈雷作戰,反而不具備這種特性。台軍自稱為「防禦性佈雷」,事實上在軍事科學領域中,並未有過此例。台軍佈雷的思考是:一旦面臨解放軍兵臨城下兩棲強襲登陸,台軍將在各重要港口、水道進行「防禦性佈雷」,使得解放軍船艦無法輕易接近台灣海岸!

這個戰略思考看起來頗有道理,但實際上確有頗大的問題。為何各國不論基於防禦或是攻擊,都是將水雷投放在敵方水道航路與港灣?而不將水雷施放在自己的水路與港灣?道理很簡單,一旦自己用水雷把自己的水道港灣封鎖,雖然敵艦可能無法靠近,但是自己的船隻也無法出動,變成一個可笑的僵持畫面。「用水雷將敵軍鎖在外頭,將友軍所在裏頭」,這就是台軍的水雷戰術!所謂的「防禦性佈雷」,事實上的戰略思考就是如此。據說,這還是美國方面極力建議台軍整建的戰略思考。

+2

而細數台軍目前的武力,也斷不可能有能力在解放軍的武力範圍內進行「攻擊性佈雷」,這種現代的佈雷,需要空優、水面優勢以及水下載具。如今,各國都在研發的所謂「智慧水雷」,類似水下無人載具的佈雷方式,經由重型轟炸機、攻擊機,在空優的狀況下,悄悄於敵軍水道、港灣佈雷,藉此封鎖敵軍,這才是目前各國的趨勢。而台灣在此方面,則並無任何能力。

台軍不僅不具備空中佈雷的能力,也不具備使用潛艇水下佈雷的能力,而無人水下載具的智慧水雷等,還待美國的準售。而台灣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近數十年來,開發了品項繁多的水雷製品,稱為「萬象」系列水雷,從1975年就開始研發,一連串磁感應水雷、柱形雷、錐形雷,名目相當多樣,當年開發水雷,是為了「反攻大陸」,將解放軍當時的近岸防禦性海軍,封鎖在港灣內,讓台軍反攻部隊能夠順利登陸。

蔡英文視察台海軍新服役的快速佈雷艦,自誇為全球最先進的佈雷系統,台灣能夠輸出技術給盟邦使用,引人發笑。(陳宗逸/多維新聞)

如今,事過境遷、人事已非,如今台軍不再有反攻需求,反而水雷成為雞肋性的存在,但是開發項目不能停,研發功勛不能不給,故台軍發展出了自我封鎖性的「防禦性佈雷」,企圖在戰時用水雷將自己鎖在台灣島內,此種戰略,據說也是美方勸戒台灣變成「刺蝟島戰術」的一環,是堡壘台灣(Fortress Taiwan)的重要依靠。但是,此種把自己的水面艦鎖在裏面,連退路都不給的封鎖戰術,究竟是哪位天才所指點?相當耐人尋味。

由於水雷的載具相當簡單,幾乎等於渡船的科技層次,故台軍剛剛下水服役的新型快速佈雷艦,被蔡英文稱為「全球最先進的佈雷艦系統」,台灣可以將此技術分享給盟邦,此話聽來相當可笑。此種快速佈雷艦,船體猶如台灣高雄來往旗津的渡船,其快速佈雷系統,依舊依靠人力操作,且不具備在危險敵境佈雷的能力,僅能在台灣四周「快速佈雷」,快速地將台灣鎖起來,此種戰術、戰略,台灣能夠「分享給盟邦」,但不知道哪個台灣盟邦需要此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