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停電、缺水再遇疫情反彈 禍不單行殃及台積電

撰文:衛木槿
出版:更新:

在新冠疫情逐漸變得嚴峻、本土案例逐日增加的當口,跟民生相關的水電供給又出現問題。先是水情已持續嚴峻一段時日,本以為進入五月的梅雨季能給台灣旱象稍來雨露,但殊不知貢獻仍極為有限,缺水最嚴重的中南部地區持續吃緊,全台21座水庫中,僅有北部翡翠水庫與新山水庫蓄水量有超過50%,實施供五停二的台中苗栗等地的德基水庫水位更是持續下降,目前蓄水率僅有2.9%。

德基水庫蓄水率低,直接衝擊的會是德基水力發電廠,這意味提供台灣發電約8.9%的水力發電將難以發揮作用,對於邁入夏季用電時序的台灣發電更加吃緊。

隨即在5月13日,台電位於高雄市的興達電廠機組跳脱,導致電源無法輸送,引發全台大規模停電,預計共造成400萬户停電,累積1,139萬户次限電,這也更加深台灣缺電的疑慮。

事實上,這已經是蔡英文任內第二次的大規模停電。第一次是發生在2017年,當時共造成全台灣668萬户瞬間用電受影響,17縣市出現大規模停電,比例超過台灣總用户的一半。當時民進黨政府以台灣中油公司員工在操作大潭電廠的供氣系統時發生錯誤為由,導致6部機組自動關閉,讓供電量瞬間鋭減10%,最後時任經濟部長李世光下台以示負責。

2017年8月15日下午4時51分,桃園大潭電廠6部機組跳脱,因供電容量減少約400萬瓩,電力系統頻率瞬間降低,因而自動啓動低頻電驛的安全保護措施,造成全台多處停電。圖為台北市新光三越百貨受影響停電。(中央社)

但部長的下台並不代表缺電的疑慮就煙消雲散,不論是工商業界還是民眾都十分擔心台灣的水電是否能供應無虞。特別是台灣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其發展就需要有充沛電力、水利支撐。

以「護國神山」台積電為例,根據台積電的「2019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統計,其台灣廠區一年自來水總用量共達5,800萬噸,相當於日用水量達15.89萬噸。而生產五奈米制程的南科廠用水量更高,估將佔整個南科園區一半的用水量。如果以20噸水車載水來計算,估計每天要達近8,000車次。

此外,如果要在二奈米制程賽道上搶得先機,用電量也須隨之增加。根據民間團體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估計,台積電的年用電量佔台灣總用電量的4.8%,超過了整個台北市的用電量;而台灣經濟部在2020年底公告2025年應備總供電容量數額達4848.4萬瓩,較2019年增加257萬瓩,增加的額度便是為支應先進製程的供電。

台灣經濟部在2017年「815停電」後,時任部長沈榮津大力宣傳台灣到2030年都不會缺電。(經濟部@Facebook)

對於513大停電事件,蔡英文表示,台電當天的備轉容量率有10.01%,發電廠發電正常,事故不是發電廠的問題,而是輸配電電網問題,突顯台灣分區供電均衡的重要性,也突顯出電網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然而民進黨政府一方面標榜半導體產業為「護國神山」,但要問的是,在缺水停電又疫情再現的情況下,現階段的台灣到底有無撐起這座山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