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雖媲美BNT及莫德納 台媒指無法引入俄疫苗涉國際局勢

撰文:楊永年
出版:更新:

俄羅斯「衛星-V」(Sputnik-V)疫苗是全球第一款註冊並上市的新冠疫苗,但是因為其只有進行臨床二期實驗便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因而飽受爭議,甚至其後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公布臨床三期期中結果,不輸BNT及莫德納(Moderna),仍難排除質疑。
台媒《風傳媒》透露,今年6月中旬在外援、外購疫苗皆前景未明時,曾有對於俄國學界、政界都非常熟悉,且具有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背景的人士,向民進黨高層探詢,表達若有需要,願意引進衛星五號疫苗,協助台灣度過疫苗荒難關。

受制美俄關係的微妙局勢,民進黨高層表示難以引進俄國疫苗。(美聯社)

《風傳媒》指出,上述民進黨高層聞悉後有表示出興趣,但是考量到引入俄國疫苗後,可能牽動美俄之間微妙的國際戰略競爭局勢,因此在幾經討論後,僅表示了未來有繼續合作的可能性,後續未有繼續爭取的姿態。

《風傳媒》分析指出,俄羅斯衛星-V疫苗,與英國AZ疫苗同屬腺病毒技術,相較於BNT及莫德納等mRNA疫苗,運輸及儲存的門檻較低。報道引述知情人士説,衛星-V疫苗的報價為一劑10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80元左右),無論是對比台灣至今仍然無法取得,且須搭配高價冷鏈設備的BNT疫苗,或者莫德納疫苗,價格上都有極強競爭力。但是衡量當前總體國際情勢,引入俄羅斯疫苗就必得考慮美國的態度,尤其是當美、日將疫苗贈與台灣後,暫時性緩解台灣燃眉之急,讓引進的可能性變得更渺茫。

知情者人士指出,雖然其疫苗推出時,與中國疫苗一樣,僅完成臨床二期就給予EUA,讓西方國家對其產生極強的質疑聲浪,甚至施壓世衛,令在中國國藥、科興等疫苗已經取得WHO認證,俄羅斯疫苗依舊未獲得核准。但事實上是俄羅斯的基礎科研能力極強,而且目前不少國家已經施打了俄羅斯的疫苗,且保護力好於中國的疫苗,這讓西方國家逐漸正視俄羅斯疫苗的效果。例如蒙古、匈牙利等國,都有同步施打中、俄兩國的疫苗,中國疫苗在當地的效果飽受質疑,但是俄羅斯疫苗的效果卻深受肯定。

衛星-V疫苗已在65國註冊,並在20多國正式開始施打。(美聯社)

今年2月2日,俄羅斯科學家在《刺針》期刊上發表的衛星-V疫苗臨床三期期中報告,數據顯示,超過1.8萬名受試者參與,接種了兩劑疫苗,間隔時間為3周,疫苗保護力為91.6%,且均無嚴重副作用。

衛星-V疫苗已於65個國家註冊,並在阿根廷、塞爾維亞、巴拉圭等20多國開始正式接種,同時在白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印度、委內瑞拉等第進行臨床三期實驗。此外,衛星-V疫苗將在韓國、巴西、印度、中國大陸、土耳其及沙特阿拉伯等國進行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