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黃背心運動】馬克龍「以退為進」 離地總統未弄清自身弊病

撰文:唐宇廉
出版:更新:

「可能在過去一年半時間內,我們沒有作出足夠迅速而有力的回應,我將承擔我這一份責任。」對「黃背心」運動沉默多時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終於在上周一(12月10日)發表全國電視講話,他除了承認過失,還在工資調整等方面作出實質讓步。馬克龍此番表態總算取得成效,在剛過去的周末,參與「黃背心」運動的示威者人數大減,巴黎僅有零星衝突。然而,馬克龍若以為渡過了此劫,那就錯了。倘若他不直視自身問題—改革不考慮實際情況,而且欠缺魄力—那在長遠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面對「黃背心」示威者的訴求,馬克龍嘗試在全長13分鐘的演說內動之以情:「工人不安,他們找不到工作……村莊、社區公共服務減少,生活環境消失……民主不安,人們感覺自己的聲音沒被聽到……」為此,他承諾改善民眾生活,包括從2019年元旦起,把每月最低工資上調100歐元、免除加班薪金徵稅,同時取消針對貧窮人口和領取退休金人士的加稅措施等。

壓力下妥協 「火頭」仍在

然而,馬克龍在作出上述承諾前,似乎未經深思熟慮。有當地公共帳目部門官員接受電視訪問時指出,紓困措施涉及金額達到80至100億歐元,他坦言政府仍未準備妥當,正在了解如何支付這筆費用。更大問題在於:倘若當局沒有削減其他公共開支,明年預算赤字可能擴大至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4%至3.5%,超出歐盟規定的3%上限,屆時歐盟和法國之間,可能出現目前歐盟和意大利那樣的預算爭拗。

另一「火頭」是馬克龍拒絕就關鍵的「巨富稅」讓步。去年5月上台後,他取消向擁有逾130萬歐元資產的富豪徵稅,希望避免資金外流、促進投資,繼而降低失業率。雖然他的出發點相當正面,但有關措施在不少人眼中屬於「劫貧濟富」,最終釀成今次「黃背心」運動。

12月15日法國南特(Nantes)的黃背心示威。示威者認為法國政府未能代表民意,主張以公投方式將民眾提案帶入政府。(視覺中國)

馬克龍並非完全不了解示威者對「巨富稅」的憤懣,但他拒絕在這個問題上讓步,還表明將強勢推進自己的改革,包括在明年繼續全面檢討及修訂退休金、失業救濟及公共開支,「我們會透過強而有力的措施,回應經濟及社會的迫切問題,包括盡快縮減稅項,以及控制政府開支,不會因此掉頭。」

對此,示威者自然不會輕易「收貨」。早前與馬克龍會晤的「黃背心」運動領袖柯西(Benjamin Cauchy)形容,紓困措施本質上只是「折衷手段」,暗示示威者的訴求仍未被充分正視;左翼領袖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甚至認為,倘若馬克龍認為「派錢」可以平息「起義」,是誤解了「黃背心」行動。

事實上,馬克龍除了在政策上未如人意,他今次選擇在愛麗舍宮的「金色廳」(Salon Doré)發表演說,同樣備受批評。金光閃閃的室內設計,只會令人聯想到他的商界背景,難以向示威者傳達「總統明白貧苦大眾真實處境」的訊息。即使他在演說期間刻意轉用溫和語調;即使他就過往「言辭傷害過人」道歉,也難以擺脫「富人總統」的標籤。

馬克龍選擇在愛麗舍宮金光閃閃的「金色廳」(Salon Doré)發表演說,極為「離地」,與他口中想要扶助貧苦百姓的主張,格格不入。(視覺中國)

政策雖具遠見 節奏拿捏失當

必須承認的是,挾着「拿破崙以來法國最年輕國家元首」身份上台、敢於在外交舞台上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叫板」的馬克龍,某程度上確實給人進取、雄心萬丈的觀感。正如上期《香港01》周報刊載的《馬克龍治國記:找得到病灶 抓不準藥方》一文指出,無論是在國際場合推動「歐洲一體化」,還是在國內提振競爭力,馬克龍的改革綱領在大方向上是有遠見的。

單就法國國內而言,馬克龍清楚看到,法國正面臨經濟增速緩慢、失業率高企等問題。為此,他訂下鴻圖大計,包括為企業鬆綁,加強法國競爭力,希望到了2022年爭取連任時,當地能夠創造26.4萬個就業職位,失業率下降至5.9%。如果他能切實做出成績,當然是值得歡迎的。可是,回看他對改革進程的拿捏,以至對「黃背心」示威的電視講話,這位只有40歲的總統實在令人搖頭嘆息。

敢於在外交舞台上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叫板」的馬克龍,某程度上確實給人進取、雄心萬丈的觀感。(資料圖片/路透社)

一去到執行層面,馬克龍的表現相當拙劣。具體來說,他未有充分掌握到改革步伐與實際情況不一致的問題。還記得在去年8月底,馬克龍依仗執政「共和前進黨」在國會的議席優勢,在未與工會代表充分溝通、在實際情況不允許的背景下,短短一個月內便通過《勞動法改革法案》。

「霸王硬上弓」的模式,同樣見諸於教育和鐵路改革上,致使每次闖關都在民間引起軒然大波。改革過速過猛,節奏掌握不當,終於令他眾叛親離:今年11月,他的支持率跌至兩成三,與前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在2013年的窘局「互相輝映」。

上周六巴黎有示威者高舉「馬克龍大帝給乞丐麵包碎」的標語,指責馬克龍的讓步未能真正解決問題。(視覺中國)

顯而易見的是,馬克龍急於求成,一方面是源於他太過年輕、從政經驗不足的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急於在2022年大選前交出可觀的成績,以至政策在尚未成熟、各方利益還未獲得妥善照顧下,便急急上馬。

更為可笑的是,當法國人以為,「黃背心」運動為馬克龍上了寶貴的一課之際,他竟然再次「斷錯症」—在電視講話中形容示威者的不滿並非單單源於其施政,亦來自過去四十年法國潛藏已久的問題,故意淡化自身責任。

面對民怨,馬克龍甚至聲稱,在過去一年半,現屆政府「沒有作出足夠迅速而有力的回應」,其潛台詞是:政府的改革步伐不夠快,將來還要強力推動改革。若真如此,他今次對示威者作出的妥協,只不過是「以退為進」,他心裏仍然是急於求成的。

面對第五周的黃背心示威,上周六巴黎街頭警方出動裝甲車嚴陣以待,卻未見如前兩周的暴力示威情況。(視覺中國)

放縱民意 VS 主導政治

同樣值得批判的是,在英國脫歐進程暴露出「民眾未必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作為一國元首的馬克龍,理應像他的偶像拿破崙一樣,在擁有執政宏圖之餘,還要為民眾發揮引領作用。可是,綜觀他今次對示威者的妥協,很多都與其改革目標背道而馳,反映這位總統沒有領袖應該具備的魄力,在放縱民意和主導政治間之間拿捏不當。

例如,在演說前數日,他向要求停止徵收燃油稅的示威者屈服,這等同釋放一個訊號—暴力示威是有用的,變相鼓勵民眾提出更多要求;另一方面,當局早前曾聲稱,調高最低工資只會打爛工人飯碗,無助就業,他今次卻反其道而行,調高工資;此外,當局希望強化企業競爭力,今次卻要求錄得盈利的企業,明年底向僱員派發免稅年終花紅,這可能會削弱企業東主的經營意欲,窒礙經濟發展。

黃背心運動,如今似有擴散之勢,在西班牙馬德里就有示威者身穿黃背心,要求政府增加退休金。(視覺中國)

想當雄主還是庸主?

「傲慢離地」和「不食人間煙火」,是馬克龍難以擺脫的負面標籤,但這還屬其次。更深層次、更致命的問題是:空有抱負。推動改革時沒有充分考慮可行性,節奏掌握不好,未能做到「因情而異」、「因勢利導」,以致多麼有遠見的改革宏圖都走樣變形。而一遇到暴力抗爭便輕言讓步,魄力欠奉,作出同改革目的不一致的妥協。

還記得去年5月,馬克龍挾着六成民意支持和國會議席優勢上任,其非左非右的「中間路線」一度給人無限憧憬。可是一年半過去,他交出的答卷顯然不如人意。他今次決定向示威者「派糖」,相信可以暫時紓解民怨,但他倘若繼續對「改革不考慮實際情況」、「欠缺魄力」的致命問題不聞不問,「政治炸彈」終究還是會再次被引爆。

在法國歷史上,「雄主」除了胸懷治國良策、還懂得帶領人民沿着可行的道路前進,不能隨便受到浮動的民意牽扯。在這方面,帶領法國稱霸歐洲的拿破崙,以及率領「自由法國」擊敗納粹德國的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都是表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馬克龍究竟可學到多少?

上文刊載於第14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2月17日)《拙劣的「以退為進」 馬克龍仍未弄清自身弊病》。

相關文章:【法國黃背心運動】馬克龍被斥離地 示威愈演愈烈民怨如何解決?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