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來】以數碼化身得「永生」 技術與數據監管成疑

撰文:孔祥威
出版:更新:

俄羅斯有軟件工程師以手機短訊記錄,結合人工智能(AI)與亡友「通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增強永生」(Augmented Eternity)計劃更進一步,希望用AI來延續智慧。另有科學家正致力保存人腦,讓思想在未來得以上載;俄羅斯富商Dmitry Itskov更曾揚言,我們在2045年可以化身(avatar)續活。他們想要超越肉體得到永生的夢想,又面對甚麼困難?

數碼化身要能夠代表我們,似乎仍有好一大段距離。至少聊天機械人的對話仍然不夠自然,更別說要捕捉真人的性格和神髓,而且,現時根本沒有任何程式可像人腦一樣互動、溝通和決策。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訪問教授拉納馬(Hossein Rahnama)正進行名為增強永生的計劃,他也說他正研發的虛擬行政總裁只會是「決策支援工具」,不足以營運公司。

聊天機械人(chatbot)初創Replika創辦人庫耶達(Eugenia Kuyda),曾在好友馬祖連科(Roman Mazurenko)死於車禍後製作他的聊天機械人Romanbot。她說為逝者創造電子身份的困難之處在於人本身就很複雜,「我們面對不同人,就會說不同的話,就像同時有20,000個性格」。「AI現時所缺乏的是語境(context)。」拉納馬認為這是增強永生計劃的重要一環,因為要理解一句話到底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才能準確地拼合成那人的數碼性格。

現時聊天機械人或人工智能皆無法與人的思想匹敵,一大困難在於它們無法充分理解人類溝通的語境。(視覺中國)

所以,也有人質疑這些聊天機械人到底有多少潛力。客戶服務軟件商Zandesk使用機器學習留意客戶反應。該公司的產品主席Adrian McDermott認為,增強永生只能很有限地複製人的性格:「你或許能製造一個還過得去的Adrian機械人,但這個增強永生的Adrian不會有意識和靈魂。它的記憶力可能比我好,但它不會有思想,也沒有創意。」

至於保存大腦、上載思想的想法,就更加遙遠。畢竟,現時我們對大腦的認識還很皮毛。超人類主義者Zoltan Istvan就指出:「人的思想是怎麼一回事,基本上仍然未知。另外,我們也不清楚意識到底如何運作。」

初創公司Nectome正欲保存人類大腦連結體(Connectome),日後可上傳至其他軀體。惟現時以其技術,此舉必然致命。(Wikimedia Commons)

初創公司Nectome希望能備份人類大腦的想法,也引起了神經科學家和電腦科學家群起聲討,因為創辦人Robert McIntyre曾說他們的技術是「100%致命」,換言之,Nectome仍未能在不取人性命之下保存人腦。去年4月,本來支持Nectome研究的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就以科技「未夠先進」以至無法得知可否保存人的記憶和思想或創造人的意識為由,與之中斷合作。Nectome自此未有任何保存人腦的計劃。

至於人類可以永生到什麼程度,日本大阪大學機械人專家石黑浩來認為,這一問題可分成個人意識和社會性永生兩個層次來討論。他認為科技可造就社會性永生,讓逝者持續貢獻社會,但複製人的意識則不可能。他製作過名作家夏目漱石機械人,讓其背誦作品並開講授課;他還製作了模仿自己外形的機械人,希望死後可代替自己繼續在大學任教:「有了機械人,我們可以永遠存在於社會。但個人(意識)永生是不可能的,因為意識無法延續。」

日本大阪大學機械人專家石黑浩(圖左)認為,機械人或可讓人以某種形式「永生」並造福社會,但人的意識終究無法複製。(Hiroshi Ishiguro Laboratories圖片)

誰來決定永生與否

Romanbot可說是親友自把自為的成果,但是否人人都認為他們有權這樣處理別人的數據?又是否人人都願意像馬祖連科,在死後被親友看到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

拉納馬希望增強永生可引發私隱和數據擁有權的討論:「我喜歡這個研究計劃,因為它將會面對很多有關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倫理問題。例如,我死後誰有權擁有我的資訊?」拉納馬主張,增強永生的用家必須能全權掌控他們的數據:「這些服務若要成為主流,必須要有私隱機構監管,確保這是你該有的權利。那些數據是你的財產,你可以傳給別人,只有你和你信任的人才可取得。」事實上,即使號稱史上最嚴資料保護法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亦不適用於死人。死後數據如何處理,死者本人、親友、社交媒體背後的科技公司等的立場未必一致。例如Facebook帳戶,除非生前已指定日後由親友接手或直接刪除,否則,Facebook會把它鎖定成「紀念」版本,僅供朋友們翻閱既有的牆上內容或悼念留言。

有學者警告,想以生前數據讓死者「永生」,現時沒有法例規管,他們呼籲對待死人數據,需要像博物館對待人的遺骸一樣予以專重。(視覺中國)

2012年,一名15歲德國少女在柏林被火車撞死,雙親希望取得其Facebook帳號數據,但Facebook就以保護私隱為由拒絕開放,雙方於是對簿公堂。2015年,地區法院判定父母能全權取得數據,Facebook不服上訴,到去年7月最高法院才一錘定音,判父母勝訴。Facebook發言人說,「訴訟歷時之長,反映了議題的複雜性。」

英國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院倫理學者Carl Öhman提醒,有關「數碼來生」的討論經常略過提供虛擬身份服務的公司的角色,而現實上我們應該對這些有強大能力操控生死的公司甚為懷疑。去年4月刊於《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r)期刊的一篇評論中,Öhman和同事Luciano Floridi就指出,這個冒起中的行業現時毫無監管,有需要建立倫理框架。他們主張人的數碼遺產為死者屍體的一部分,「不應該只是達成某種目的的手段,例如牟利,而應被視為本身就擁有內在價值」,可參考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般抱着「人類尊嚴」的態度來處理遺物。

若有朝一天意識得以保存及上載,進一步問題是它們可擁有甚麼權利。圖為取得沙地阿拉伯公民身分的人工智能機械人Sofia(右)。(視覺中國)

當有朝一日思想能上載,或將掀起更深層次的問題。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院(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研究員Anders Sandberg預期,早期的倫理爭議可能在於意識上傳失敗而造成的痛苦;但更複雜的是上傳的意識擁有何種權利:「上傳的意識將與一般人有同等權利,而這可能需要修改法例,也可能衍生出新的權利,例如能夠實時運作的權利,確保他們能參與社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神經科學家Rafael Yuste補充:「當思想能上載到另一處,理論上你可複製思想,這是複雜的問題,因為將面對人該如何定義的核心問題。」

俄羅斯富商Dmitry Istkov注資展開「2045計劃」,企圖讓人類思想擺脫肉體而永生。或許真正危險之處在於他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我會用2013年與達賴喇嘛見面時給我的意見來回答倫理問題。他說你可以做任何事,只要動機是為了幫人。」

上文節錄自第14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28日)《結合生前數據 將思想移至新軀體 AI「通靈」 人類得永生?》。

相關文章:人工智能結合生前數據 人類可得「永生」?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延伸閱讀:

模糊人類定義 生物黑客的超人類實驗追趕技術奇點 馬斯克:人腦要接駁AI

人腦接駁電腦 將通往怎樣的未來?腦機界面衝擊私隱 人類難與超人類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