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注資.深度】反思航空業未來 港深珠澳機場一體化或成妙藥

撰文:吳東偉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陷入財困的國泰航空宣佈涉款390億元的資本重組方案,包括向現有股東集資約117億元,及由特區政府透過土地基金注資273億元。港府破天荒直接注資私營企業,皆因航空是牽動香港經濟命脈的戰略產業,而國泰作為以香港為基地的世界最大型航空公司之一,港府當然不能見死不救。不過,當局注資之餘,也必須反思航空產業的未來發展,因為隨著珠三角經濟的迅速增長,香港、廣州、深圳、珠海及澳門等地機場早已出現定位重複的惡性競爭,本港優勢大不如前,如不著手統一市場資源、重新分配定位,恐怕日後只能不斷注資航空公司。

受新冠肺炎打擊,國泰航空4月及5月的客運量下跌超過9成,幾乎無法再支撐其龐大的營運開支。而要維持本港航空樞紐地位,拯救國泰絕對別無他法,畢竟國泰的市場份額比例極高,它不單佔據了香港國際機場超過一半的客運量,同時其空運量更超越四成,加上其更持有龐大的國際航空網絡及航權,仿佛種種數字都正在向公眾解釋,為何國泰擁有千萬個不能倒下的理由。

不過,航空業實屬重要戰略產業,不單牽涉到本地航空與物流業的生存根本,更與區域航空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若能有效促進大灣區間的合作,相信長遠定能增加其競爭力,財政穩健度也能因而得以鞏固,以面對日後更多不同挑戰。然而,《香港01》早前多次表明,目前本港航空產業發展戰略不足,未有把握與粵港澳大灣區內深圳、珠海及澳門機場的合作機遇,合併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機場。

國泰航空受疫情重創業務,載客量大跌。(資料圖片)

機場一體化非痴人說夢

《香港01》去年中倡議「港深珠澳機場一體化」,理念是通過連結多地機場,配合飛機租賃及航空融資中心等業務,從而推動地區經濟及社會發展。而早於2001年,當時接受《信報》專訪的時任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馮國經便表示,他曾主動帶頭促成廣州白雲機場、深圳黃田機場、澳門國際機場及珠海三灶機場(前稱金灣機場)等五大機場(A5) 建立「珠江三角洲五大機場研討會」,以促進更緊密的合作。

不過,由於各機場在合作上各有盤算,政府又未有提供足夠支援,故多年來所謂的「A5」聯盟,都只能流於泛泛而談,聲稱的合作都不過是有形而無神,實質上卻是各自修行,互相競爭。或許有人會更多的關注先前的失敗經驗,惟香港機場管理局其實早於2006年,便曾與珠海市國資委合資成立珠港機場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接管珠海機場。同時,香港機管局於2005年時,更入股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因此,促成香港與內地機場的合作,也是有前車之鑑,非完全不可能。

隨著航線航班的逐步恢復,深圳機場客運航班量逐步增加。(資料圖片/新華社)

撐過短期震痛恐在所難免

然而,由於各地機場近年發展迅速,同時又處於敵視競爭狀況,它們的定位有重疊,部份經營的業務更可謂亦敵亦友,要合作的前提也要解決利益分配的問題。對此,早前接受《香港01》訪問的香港中文大學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志樂表示,機場營運並非單純的商業項目,它的存在與地區形象、人才流動及經濟發展等有着莫大關連。故此,當談論機場合作事宜上,他認為不能狹窄地只留意潛在損失,而輕易拒絕合作的可能。相反,他認為應該要全盤計算機場之間有否存在互利關係,以及機場合作能否讓地區自身獲利。

而袁志樂也指出了當中最大的爭議,便是港深空域的界分。他解釋,由於中國民航處規定所有自香港起飛的飛機,都必須爬升至17,500呎或以上高度,才能進入深圳空域。而從操作上而言,特區政府只要將第三條跑道列為東南亞航線專用跑道,上述問題便能因而輕易解決。可是,問題在於香港是否有意願放棄邊界空域的主導權,以及在未來開發更多內地航點的潛在利益。故此,促使區域機場合作,港方絕對要慎重思考一下,特別是能否說服業界,以涯得過短期震痛來換取長遠效益。

圖為機場三跑填海情況。(資料圖片 / 梁鵬威攝)

相互合作利益不容忽視

各地機場近年發展迅速,定位卻偏向重複,出現惡性競爭實,故有民航學者呼籲,希望大灣區各地機場可以互視對方為合作伙伴,共同組成一個龐大的利益共同體,以統一市場資源,作更有效的分配,以達致多方共贏。

其實,近年空運模式變化急促,加上區內其他機場又紛紛崛起,香港國際機場未來恐怕也難保相關優勢。特別近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已接近7,000萬人次,直逼香港全年客運量的7,470萬人次,顯然對港方亮起了紅燈。其次,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也在積極開拓市場,其國內航點數目在區內五大機場僅僅稍遜於廣州,經營的國內航點數目更是香港約兩倍之多。這些數字都仿佛警惕著港府,不得不思考未來發展藍圖與策略再定位的可能。

假如大灣區機場一體化能順利推行,對香港來說,也能算是一個重大機遇。畢竟,香港能籍合作之名,在同一利益共同體下探索更多合適的發展機遇,並透過重新統籌各自定位,認清自身發展的優勢,更因而減低彼此間的惡性競爭,強化各大機場彼此間的合作,從而穩住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達至互惠互嬴局面。

更多《香港01》深度報道文章:

【國泰注資.深度】政府要救國泰 更要拯救航空產業的未來

【美國示威.深度】要是在美國⋯⋯「警暴」會如何終結?

港版國安法|梁美芬促盡早完成23條 不排除藉此移除「人大版」

【港版國安法.深度】澳門如何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

【國歌法二讀.深度】一文看清立法之爭真假議題——偏見還是藉口?

歷史科.深度|從試題之爭思國民意識—殖民地培養了怎樣的港人?

港版國安法|緣何出現《基本法》23條沒涵蓋的「防治恐怖活動」?

港版國安法|從「自行立法」到 「中央立法」 源於央港互信崩裂

港版國安法.深度|與曾鈺成對話——中央「突襲」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港版國安法.深度】立法以後,如何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