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無家、無業、無助——露宿者雪上加霜

撰文:吳煥燊
出版:更新:

強烈寒潮襲港,除夕元旦氣溫急劇下跌。大概每年只有這些時候,社會才會短暫地關注起無家者的問題。過去一年,無家者除了要面對原有的生活問題,還備受新冠肺炎衝擊的種種困擾——由年初的防疫物資短缺,到及後禁止晚市堂食導致「麥難民」又再露宿街頭,以及經濟衰退下的就業不足及失業等問題,無疑令他們雪上加霜,但港府對此卻視而不見。

無政策所以不解決

事實上,多年來無家者的數字不跌反增,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更多了不少第一次露宿的無家者。社區組織協會社區幹事吳衛東表示,過去一年無家者的人數多了很多,組織不夠三個月便用盡了政府給予的一筆14萬元基金,這是以往從沒出現過的情形。吳指,新增的無家者中,「回流港人」佔42%。這些人過往在內地居住但在香港工作,目前受封關或失業影響,「滯留」香港成了無家者,當中有人曾因無法支付強制檢疫費用而面臨政府民事檢控。

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多了不少第一次露宿的無家者。(資料圖片/王譯揚攝)

截至2019年12月,經社會福利署登記的無家者人數多達1348人,但眾所周知,實際上可能仍有過半無家者未有登記;加上新冠肺炎衝擊,預料當下的無家者至少有2000人。以往,他們大多到康樂及文化事務處轄下的足球場及體育館梳洗,但在「關閉令」下,連這麼基本的日常清潔也成了大問題;除此,原本有約400名無家者以麥當勞為家,但當下全面禁止食肆晚市堂食,這些「麥難民」只能睡到街上,頓失棲身之所。

吳衛東稱,社區組織協會自2月便要求政府開放臨時收容中心,但政府都以「無政策」推搪。吳苦笑:「呢個叫新冠肺炎,都係呢年先有,點會突然之間有政策?」

當下全面禁止食肆晚市堂食,「麥難民」只能睡到街上,頓失棲身之所。(《麥路人》劇照)

眼不見為淨?

「無家者」是香港貧窮問題的產物。對於「無政策」的貧窮問題,特區政府不懂得「無中生有」去解決,但對於「有政策」的貧窮問題,也不見得特區政府就能找到正確的方法去解決,例如當局上周三(12約23日)發表《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2019年在政府政策介入前的貧窮人口為149.1萬,貧窮率為21.4%——這難免令人質疑,政府扶貧,為何越扶越貧?然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不但不加以反省,甚至辯解指介入前的統計只是理論假設,堅稱實際貧窮人口為64.2萬,又謂「描述149萬只有一個作用,就係鬧政府」。

港府「扶貧」之心,可見一斑。如只爭論數字,可以說,受「禁食令」所限,當前「麥難民」數量已經由400多人跌至零,然而,他們仍然無家可歸,生活亦沒有任何改善。

為何「政策」與「問題」總是未能對焦?吳衛東解釋,多年來政府都以「眼不見為淨」的做法對待無家者,例如改建休憩設施防止他們露宿,定期「洗地」露宿地、不時圍封驅趕等等——似乎以為只要破壞了他們暫時容身之所,他們就會有家可歸,而「無家者」的問題就不復存在。這套離譜的解難思維,完全反映當局仍未看懂香港貧窮的結構性問題,所以無意透過「一次分配」及「二次分配」去消解,而是「解決」他們眼中那些「製造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