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未提供「經濟框架」 首訪東南亞難建功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任後首度親訪東南亞,走訪了印尼、馬來西亞,但成效卻未如人意。

美國強調自己是「印太國家」,但在區內各類經濟合作(如RCEP、CPTPP)之中,卻明顯缺席,其最受人注意的區內佈置只在諸如《澳英美聯盟》(AUKUS)之類的安全和軍事領域。如何打開經貿之門,是外界對於布林肯這次東南亞訪問的一大期待,特別關注其上周二(12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亞大學的演說。

可是,在外界期待的「經濟框架」上,美方只提到目前仍屬空中樓閣的「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對外基建投資計劃,並稱美國「正在發展一個全面的印太經濟框架去追求我們共同的目標,包括貿易、數碼經濟、科技、恢復能力更強的供應鏈、無碳化和潔淨能源、基建、勞工標準」等。此等空泛的言詞尚沒有超越「出口術」的層面。一些對布林肯出訪較為正面的評價也只能就其態度或談話內容而非實際政策着墨。

阿聯酋原想向美國購買F-35A戰機,最終卻未能成事,當中顯示美國外交的短板。(Getty Images)

與中國對外經貿聯繫深入廣泛相比,美國對外的欠缺「經濟框架」,已成為其外交短板。不獨印太,從近日阿聯酋不服美國藉F-35軍售影響其對華關係可見,即使用在類似阿聯酋這種傳統軍事盟友之上,也已不足以達至其外交目標。

為什麼美國明知有這樣的短板,卻未能補足呢?這與其國內政治不無關係……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96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12月20日)《布林肯首訪東南亞 美國外交結構性缺陷難改》。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96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新人事帶來新風氣? 「愛國者治港」考驗才剛開始

誰在束縛智障人士的婚戀權利?

商湯煞停上市 香港市場應嗅到的警示

新冠疫情兩周年:這場百年不遇的大危機改變了什麼?

痛失深藍選區 約翰遜政治魔術不再?

那死於新冠的80萬美國人

哈勃望遠鏡繼承者升空 將可找到「另一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