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派:狂野的是色彩

撰文:陸鹿
出版:更新:

【Art Express】野獸派:

 

・活躍於1905年至1907年,為歐洲第一個先鋒藝術運動

・「野獸主義」一名由藝術評論人路易斯・渥塞勒(Louis Vauxcelles)提出

・藝術特徵為高對比、非自然的顏色運用

・代表藝術家: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安德列・德蘭(André Derain)


 

「唐那太羅(文藝復興時期著名雕塑家)被野獸包圍了!」(Donatello au milieu des fauves!)1905年,當藝評人路易斯・渥塞勒(Louis Vauxcelles)參觀了那場在巴黎 Salon d'Automne 舉辦的畫展以後,發出了這樣的評論。這是「野獸主義」(fauvism)的第一場展覽;「野獸主義」一名,便是從渥塞勒的評論而來。

野獸主義的壽命短促,只在1905年至1907年之間活躍於法國,加上其中的成員並未作明確的藝術宣言或理論整理,因此論及野獸主義時,只能籠統地歸結其作品的特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塞尚、梵高、高更與新印象主義的影響,畫作中常常見到上述作品的痕跡;喜以非自然、極高強度的顏色作情緒表現或裝飾效果,或以此模塑被繪物體佔有的空間或體質。而在眾多的創作題材當中,以自然景觀最受「野獸主義」歡迎。

 

Mont Sainte-Victoire, Paul Cezanne, 1895

 

野獸主義的代表人物為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在1904年,馬諦斯與保羅・席涅克(Paul Signac)、亨利-埃德蒙・克羅斯(Henri-Edmond Cross)兩位新印象主義畫家,在陽光明媚的夏日聖特羅佩(St-Tropez)一同創作時,開始了解到使用鮮明對比色的創作潛力。從馬諦斯早期的作品——《生命的歡愉》(The Joy of Life, 1905-1906),即可得見這種特徵:以藍對橙的對比色呈現身體與自然的關係、肢體活動的力量,較為鬆散的透視方式,粗曠的線條勾勒等等。

 

The Joy of Life, 1905-1906
Woman with Hat, 1905

在最鼎盛的時期,野獸主義聚集了 Othon Friesz、André Derain、Albert Marquet、Georges Rouault、Maurice de Vlaminck、 Kees van Dongen、Raoul Dufy 等富有創新精神的年輕畫家。及至1907年, 這些畫家四散,野獸主義似乎只是眾人尋找創作方向的中轉站,只會暫留而不能長久。

野獸主義猶如超新星爆發的閃爍,並未因時間短促或理論模糊而減卻光芒。作為世紀轉捩點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興起的藝術團體,他們是第一個主流的歐洲藝術先鋒運動的開創者。在當時伯格森講求直覺的「非理性主義」直接影響了野獸主義,開拓出激進的、新的觀看與再現的規則。後來的藝術流派,或多或少在野獸主義開闢的通道之中後來趕上。例如德國表現主義,便是承接了野獸主義的顏色、線條特徵發展而來的流派。

 

The Large Blue Horses,德國表現主義創始人之一Franz Marc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