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結構主義:對社會有用是藝術的最高宗旨?

撰文:陸鹿
出版:更新:

Art Express:

結構主義起源於1914年的俄國,又可分為「蘇維埃結構主義」與「歐洲結構主義」塔特林(Vladimir Tatlin)為俄國結構主義代表人物,他的「第三國際紀念碑」是該藝術思潮的代表作品工業物料和機械產物——鐵、木頭、玻璃、瀝青、水泥等,是蘇維埃結構主義藝術家們的愛用材料

 

結構主義(Constructivism)起源於1914年的俄羅斯,於1917年俄國革命以後成為國內的主要藝術流派,並且於二十年代擴展至歐洲。俄國國內與歐洲的結構主義或許在形式與物料使用之上極其相似,但創作理念卻是截然不同,因此有些論者會將二者分稱為「蘇維埃結構主義」(Soviet Constructivism)與「歐洲結構主義」(European Constructivism),以此區分原初的結構主義與其後來的發展趨向。

蘇維埃結構主義代表人物——塔特林(Vladimir Tatlin)

蘇維埃結構主義在繪畫、戲劇、建築與實用工藝美術等方面皆有發展。受1917年俄國革命的影響,啟發了藝術家對社會主義的高度熱情,渴望能夠投身這場歷史的轉變當中,以此作為藝術創作的宗旨,希望為國家貢獻,創造一個更好的社會。為此,蘇維埃結構主義者在表現手法與使用物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將機械視為可以導向自由解放的力量。

 

塔特林(Vladimir Tatlin)是蘇維埃結構主義的發起人,同時亦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早年在巴黎接受教育,返回俄國後開始著手製作以金屬薄板、木頭與線等為物料的Corner Counter-relief(拐角中的反浮雕)。塔特林從將大量生活物品作為物料的畢加索雕塑中得到啟發,也許還有未來主義雕塑宣言的影響:薄邱尼(Umberto Boccioni)主張要跳出傳統雕塑的造型與技術,將各種各樣的新物料加入到雕塑當中——這些都是蘇維埃結構主義背後的重要思想。而在眾多的器物當中,工業物料和機械產物——鐵、木頭、玻璃、瀝青、水泥等,成為蘇維埃結構主義藝術家們的愛將。

 

Corner Counter-relief(拐角中的反浮雕),塔特林由此開始他對雕塑物料與空間本質的思考——接受雕刻的並非存在的物料,而是空間本身。

歷史學家Aaron Scharf形容蘇維埃結構主義的產物為「社會化藝術」(the socialization of art)。俄國結構主義的藝術與現實功能高度結合,從印刷於交通工具上的宣傳裝飾或各類宣傳海報,到住宅建築等範疇,皆是他們展現美學之處。這無疑是一場從社會蔓延到美學的藝術革命,「對社會有用」成為藝術的最高宗旨,這種取向令當時許多的俄國藝術家認為只強調美學與精神的「純藝術」(fine art)時代已然逝去,應用藝術(applied art)才是藝術發展的未來。

塔特林的「第三國際紀念碑」木製模型

蘇維埃結構主義興起於俄國革命,但隨著列寧於1924年去世、斯大林上場後被驅散。因為缺乏資金,這段期間的大部分社會-藝術的構想只停留於草圖與模型的階段。在這些構想當中,以塔特林的「第三國際紀念碑」最具代表性。在構想當中,這座紀念碑的寬度將橫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高度是「帝國大廈的兩倍」或「比艾菲爾鐵塔高三分一」,這些詳細的數據因著設計手稿的散佚不得而知。而在塔特林的展示模型中,紀念碑的鋼架中包含了三個巨型的玻璃體,用複雜的垂直和螺旋體系支撐;玻璃體一個架於另一個的頂端,每個玻璃體的形狀各不相同,作為紀念碑中的實用空間。最底層的正方形,按每年旋轉一周的速度運動;中層的金字塔型建築,按每月旋轉一周的速度轉動;上層為圓柱體——每日旋轉一周。這個複雜而龐大的現代構成體,其主體是一個角度傾斜的螺旋式金屬架。這三層形態不同的玻璃體,分別作為大會堂、第三國際的行政部門和辦事機構及通訊中心。塔特林更結合了許多科技構想,例如以真空的牆面裝置保持恆溫等,由此可見其集合現代科技、工業、實用美術和純藝術於一體的藝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