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入門:甚麼是……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一星期的無睡意哲學我們詢問了七條「甚麼是」(What is)問題,現在整合了數篇方便閱讀。也方便大學生們在期末時(啊好久以後的事情了但還是終需面對期末試抑或論文的)回來溫習一下概念。

 

啊再補上一點,為甚麼是這樣排序?形而上學是人如何理解世界的運行規律,理解世界以後,知識論就是人去理解知識的來源。而當人類擁有知識時,就會理解事情、世界如何排序,判斷對錯好壞,就過渡到倫理學。當人擁有判斷力後,進一步就會理解美醜,這就是美學。而美學觀與藝術觀曾被宗教影響了一段時期,甚至說,連哲學也被宗教影響了不少。

一、知識論 - EP01

 

作為哲學三大範疇的知識論,顧名思義是以人類知識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哲學課題。知識論(Epistemology, 拉丁文為Epistemologia)這個詞則是由兩個希臘單詞:Episteme 及 logos 所組成;前著指學問或知識,後者指理性或道理。合而言之,是指知識的道理。

 

所以知識論是研究人類知識的真確性、可能性及其範圍的一種哲學,其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人類能夠獲得知識嗎?如果能夠獲得,那麼就衍生了第二個問題,知識的來源及範圍在哪裡?以這兩個問題出發,知識論的討論將會延展至一切有關「知識」的哲學思考,比如知識本身的作用是什麼?他是否與實際事物相對應?檢驗知識的標準及真理是什麼?哲學上的知識論,就是一個不斷解答問題,繼而再次提出問題的循環發展過程。完整文章:知識論 - EP01

 

二、形而上學 - EP02

 

把鏡頭拉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們關注世界的起源與如何變化,亞里士多德把探討萬有原理的學問稱為「第一哲學」(First philosophy)。在亞里斯多德逝世後,第十一代門徒安壯尼卡斯(Andronicus of Rhodos)整理了他的文稿、講義、筆記,將研究自然界變化原理的著作編成「自然」(Physics,φυσικά)一章。

 

而討物性背後之抽象概念原理的文章則編在「自然」之後,於是取名為Meta-physics。可是,Meta除了「之後」以外,同時又有著超越的意味,於是把名稱翻譯成拉丁語系時,Metaphysics就有了超越自然,形而上的意思。在《周易》裡頭寫著「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因而得名。完整文章:形而上學 - EP02

 

三、倫理學 - EP03

 

倫理學(Ethics)是用哲學方法處理道德問題的一門學問,所以其也被稱為道德哲學(Moral Philosophy)。當我們試圖建構一種道德指導行為的法則時,這便已經進入倫理學的議題中。換言之,倫理學即是對「我們應如何處理此類事件?」「我們為什麼要這樣處理?」「我們依據什麼法則來處理?」這些問題的反思、評論與判斷。完整文章:倫理學 - EP03

 

四、美學 - EP04

 

在哲學諸多學科當中,美學好比是最晚出生的小妹妹,她是最晚獨立的一科。「美學」(aesthetics)這個詞由希臘文αἰσθητικός而來,解作官感和情感。柏拉圖(Plato)最早在他的「真」、「善」、「美」理論提出「美」的概念,但當時「美」只是「至善」的一種組成屬性而已,並無單獨的釋意。所以「美」並不是希臘哲學的主要考量,而在其後的一千多年,美學的課題依舊只是傳統形上學的陪襯。完整文章:美學 - EP04

 

五、宗教哲學 - EP05

 

「宗教哲學」(Philosophy of Religion)是哲學諸多科目中較複雜的一個分類。因為其涉及到神學和宗教信仰的問題,所以「宗教哲學」作為哲學中的一個大項向來存有很大的爭議。這門學科的確立,是近一、兩世紀的事。雖然早在古希臘和中世紀就有學者們討論一些有關「神」的問題, 例如「神明的存在」、「神明的屬性」等等,但他們從未詳盡地將「宗教」問題作系統理性地思考論述。

 

而到了中世紀,因為羅馬帝國將基督教任為國教,而哲學也逐漸淪為了神學主宰下的宗教問題,其特徵在說明基督教教條和理性的關係,這段時期也被稱為「經院哲學」。一直到了啟蒙運動之後,因為歐洲思想界從傳統基督教的束縛中得到解放,「理性至上」和人文、世俗的觀點成為了主流哲學思想,從那時再以理性去重新評估並瞭解宗教;除此以外,東方思想的傳入使得宗教的內容不再僅限於基督教和「神學」,而是有了其他的哲學方法論去詮釋宗教現象,於是就有了現在我們所說的「宗教哲學」。完整文章:宗教哲學 - EP05

 

六、X的哲學 - EP06

 

我們常說,哲學是所有學問的根基,不管你是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商業學還是法律、醫護、工程,當所有的知識學問的思考層次到達最深入時,我們都會產生一個想法,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樣做會有什麼好處,什麼壞處?人類是否就必然只有這個做法?其實當我們對這些問題產生疑惑時,這已經邁向了某種意義上的哲學思考。換言之,不論文、理、工、商,為什麼大部分大學教授的頭銜都是Ph.D.(Doctor of Philosophy),因為他們都在嘗試處理最具深度的學術問題。

 

所以在我們現代生活中,任何知識,任何事物都可以上升到哲學問題的層次,關鍵點就在於我們思考的深度及廣度。不要對於「哲學」這兩個字過分恐慌,只要嘗試用一種思辨性、批判性的眼光去懷疑、判斷甚至詮釋某個問題或者某種現象時,你就已經是一個小小的哲學家了。本文在這裡擇取了幾種當下流行、一直引發熱烈討論,而且有著較完整學說的思想介紹予以大家,我們也可把這些討論視為「大眾哲學」或是「普及哲學」。完整文章:X的哲學 - EP06

 

七、哲學教育 - EP07

 

哲學從古希臘開始萌芽,傳承至今已超過三千多年歷史。這門古老的學科在現代社會依然能夠存活,而且不斷創發出新生的思想。

 

參考台灣大學哲學系杜保瑞教授所說,哲學教育是一個「哲學家的創造活動」與「人類心靈的哲學需求」的中間環節,有針對性的哲學教育,才能使那些偉大思想家對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生命的價值進行反省的深刻用心真正公諸於世。但「哲學教育」的機制仍然非常重要,比如說,假如有人想把邊沁和彌爾的功利主義思想發展以及批判教給一個孩子,給他們幾本書和幾頁PPT是無法解釋清楚的。也許,他們最後只能介紹一下Trolley Problem,來符合小孩的思維模式。因此,哲學教育是個從序漸進的過程。完整文章:哲學教育 - EP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