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科︰被敘述的自身,身份的敘事認同

撰文:釋仁
出版:更新:

身份問題的兩難

自二十世紀以來,「身份問題」成了一個非常時髦的名詞。一時間,身份認同、身份認同危機、身份政治、民族身份、性別身份、文化身份、社會身份等一系列關於自我認同的議題,在各個人文學科的理論領域,例如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等均受到重視。

剛剛涉足這個議題的人會發現自己面對一個兩難的抉擇,要麼我們擁抱一個不可移易的、本質主義的身份觀,要麼我們接受一個不穩定的、反本質主義的身份觀。有人評論,傳統的主體觀給予「我思」相當高的地位,令「我思」之主體享有絕對的確定性,不過,這種過硬的主體觀很容易受到理性主義以外的哲學家,例如休謨、尼采等人的攻擊。尼采就曾表示,同一性的主體只是一種幻覺而已。而另一方面,尼采的放任流動的主體觀同樣很難解釋主體當中的確存在一些穩定的性質,例如對自身意識的把握、主體的倫理性格等性質。

尼采:權力意志 一個天才悲劇的誕生與落幕

提出這個評論的是法國哲學家保羅・利科(Paul Ricœur),他早在1985年就出版了大作《時間與敘述》(Time and Narrative),提出了敘事身份或敘事認同的概念,展開一系列的發問,希望可以在上述的兩難局面中,走出第三條道路。在《時間與敘述》中,利科希望突出敘事在建構主體身份過程當中擔當的重要角色。但後來,科利慢慢發覺倫理的問題也不可忽視。

利科《時間與敘述》(Time and Narrative)

根植於敘事的身份認同

利科認為主體的身份,既不是固定不移的,也不是隨意流動的,完全沒有任何穩定性。人的主體建構,需要透過敘事認同。敘事認同是「人類通過敘事的中介作用所獲得的那一種身份認同」。在利科看來,主體的建構猶如一個講述者在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有趣的是,講述者和故事的主角的同一個人。但這不意味著個人是自己人生故事的唯一作者,因為人生故事不僅涉及當時人,也涉及其他人,在這個意義上,其他人也是作者。為什麼說敘事能夠建構自身呢﹖利科認為「講述一個故事就是述說誰做過什麼和怎樣做的」,因此,人物的身份就是在故事情節的一致性的關連當中獲得的。

利科認為主體的身份,既不是固定不移的,也不是隨意流動的,完全沒有任何穩定性。

敘事本身,體現為一種安排、整合與和諧化,把那些不和諧的、很難解釋的事物作整合,從而構成一個具有條理性、連貫的人生故事,所以利科認為敘事從根本上而言是和諧與不和諧無間斷的相互作用。兩者的互動展現出故事的穩定性,主體就是在這種穩定性中獲得身份認同。利科對敘事的強調,側重於後天的敘事實踐:後天的敘事實踐能夠幫助人們以故事的形式重構自己的人生,從而獲得穩定的身份認同。

一方面,敘事具有十足的流動性,主體在後天講述自己的故事時,總是已經處於生活當中,每時每刻都有新的生活體驗,不斷為敘述添加新的內容和意義。另外,有時主體對自己故事的講述又可能和其他人的講述有所差別,這讓主體得以從不同的角度檢視自己的敘述,從而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另一方面,敘事總是要求連貫性和穩定性,能夠讓主體在變動之中仍然依附於某種穩定的身份認同。

伽達默爾:詮釋學與視域融合

敘事建構的倫理

依據利科的敘事哲學的觀點,要了解一個人,人們需要了解關於這個人的敘事,而敘事由多個不同的事件組成。利科認為事件並不純粹。每一個事件都預設了一個行動者,即實施某個行動的人。利科因此指出主體的敘事建構存在一種倫理學維度。因為事件或行動總是要求一個行動者,它總是質問「誰做了這件事﹖」這就要求人對於自己的行為後果有所承擔,而且這亦是對於他人的負有不可推諉的倫理責成的承擔。由於強調倫理的維度,敘事作為主體的建構不再僅僅等於人們各自講述自己的故事,而是包含了對於義務和責任的承擔。

參考資料:

丹.札哈維,《主體性和自身性—對第一人稱視角的探究》

劉惠明,《「被敘述的自身」——利科敘事身份/認同概念淺析》

_________________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世界。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