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明史》:充滿慈悲心的釋迦牟尼 只望佛教能使世人平等

撰文:中和出版
出版:更新:

【01哲學編按】本篇節錄自常盤大定《印度文明史》〈佛陀成名的年代〉。佛教有著不同的流派,如藏傳佛教、漢傳佛教等,本文先從佛教始創者釋迦牟尼說起,講述在釋迦牟尼未出現前,印度社會制度的不平等,當時的婆羅門教如何只講形式主義,並如何被權貴利用。

現代佛像(Wikimedia Commons)

佛陀成名的年代

公元前6世紀後期,德高望重的聖人釋迦牟尼出現了。他的出現迎來了印度宗教界的大改革。在此之前,因為繼承了奧義書的精神,印度自由研討之風盛行,甚至還出現了女性論理家。當時出現了很多通過辯論在世上橫行的人,他們這樣互相辯論的結果使各自的辯論都淪為詭辯。隨即人們對詭辯產生懷疑,最後社會還淪落到了出現「破壞論者」的地步。佛陀成名的時間是在這一思潮後。當時思想界的一小部分人組成了研究深奧哲理的組織,並完成了對印度哲學根本原理的研究。但大多數的婆羅門依然拘泥於形式主義,民眾也都對通過僧侶們進行的誦經儀式能夠獲得功德這件事深信不疑,社會的上上下下都依然墨守舊習。

人們逐漸失去了精神的寄託,所以,最終厭倦了形式主義,憧憬有生機的宗教的念頭逐漸在每一個人的心裡生根發芽。佛陀成名的時期,正當萬能的形式主義開始衰敗的時代。再加上過分墨守舊習的結果導致僧侶們變得飛揚跋扈,亂用特權的弊端已經暴露無遺,不健全的種姓制度褻瀆了高尚的道德法則。婆羅門的特權越來越多,對首陀羅的壓制則變得越來越殘忍。這樣發展的結果,反而使婆羅門逐漸變成了不學無術、貪得無厭的代名詞。

婆羅門的畫像(Wikimedia Commons)

經典文學中也用了非常極端的字眼來指責婆羅門特權的濫用。與此相反,雖然首陀羅服從於雅利安人的文明宗教,但就連聽僧侶唸經的資格都沒有,在社會上毫無地位可言。當時的首陀羅在文明開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作出了貢獻,成了組成社會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宗教、社會、法律等方面,首陀羅依然和從前一樣,忍受着殘忍制度的壓迫。終於,首陀羅姓的人們再也無法忍受這樣不公平的對待,迫切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悲慘處境。佛陀就成名於這樣一個不健全的社會中。

當時印度用種性來分人民地位,地位最高是婆羅門以祭司貴族為主,以首陀羅就是戰敗國的平民和貧窮人士(Wikimedia Commons)

這種不平等的社會制度的存在深深觸動了充滿同情心和慈悲心的聖人釋迦牟尼。他博覽了當時的所有教派學派經典,不禁自問,這一切真的就是所謂的宗教嗎?他的正義精神不允許人與人之間有像現在這樣各種不平等的存在;他深厚的同情心讓他忍不住要去拯救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被壓迫的民族。在釋迦牟尼的眼中,勞民傷財的祭祀儀式和自我折磨的苦行毫無意義,淨行才是人生的頂峰。通過淨行能看到這裡有天國的存在。他以預言家的姿態向世人宣告「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告訴世人無論是婆羅門還是首陀羅都可以平等地通過自淨來獲得解脫。佛教打開大門,平等地歡迎世間眾生。佛教宣揚的慈悲之心和當時世人的期望一拍即合,世人紛紛投入佛教門下。佛教特別受到了吠舍和首陀羅的歡迎。再加上皈依佛教的剎帝利的擁護,佛教如虎添翼。不出幾個世紀,佛教就成了世界最大的宗教。

釋迦牟尼出生種性剎帝利階級,僅次婆羅門的皇室貴族(Wikimedia Commons)

但釋迦牟尼並沒有打算創立新的教派。他曾宣告天下,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淨化往昔在沙門和婆羅門中盛行的、近來幾近腐敗的教義,使其恢復到腐敗前的狀態。參照該宗旨,當時的人們開始放棄遵從吠陀的教義,而是通過選擇出家入定來尋求新的道路。法典中記載的比丘就是一般人所指的沙門。釋迦牟尼在當時的沙門各派中成立了一個新的派別。為了區別於其他派別,特取名為釋子沙門。毗提訶王遮那竭和王朝的大學者耶若婆佉仙人曾經向世人宣講了比丘乞食的方法和諸行無常的教義,因此他們被認為是佛教的先驅。這點是值得注意的。

釋迦牟尼曾苦行6年後,變得形體劣弱、骸骨相連,苦行後提倡行「中間之道」(Wikimedia Commons)

據說《廣林奧義書》中記載的內容和佛教是完全一致的。因為毗提訶王和擁有阿闍世之名的國王是同一個時代的人,所以阿爾布雷希特.弗里德里希.韋伯認為阿闍世王和佛陀也是同一個時代的人。麥克斯.穆勒則對該觀點持懷疑態度。本書的作者也認為他們是不同時代的人物。在描述上個時代的章節中筆者已經對阿闍世王做了詳細的說明。

阿闍世王一直被認為與釋迦牟尼是同一個時代,前者更有想謀害釋迦牟尼的故事(Wikimedia Commons)

如果釋迦牟尼宣揚的教義和之前的其他教義沒有任何區別,那麼佛教又是怎樣成為一大宗教的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對形式主義感到厭倦,對各種祭祀儀式感到厭煩,對探討研究感到厭棄,對各種違背真理的理論感到厭惡。在作為世界極少數宗教國家之一的印度,出現了轉輪聖王和大聖沙門,仰望天際的時候,在太陽王朝的尊貴姓氏釋迦姓中出現了偉大的佛陀。佛教將那種神聖的生活,包容世界的同情心,超越了其他一切的道德,盡善盡美的性格作為自己的教義,讓佛教充滿了生氣,並釋放出了璀璨的光芒。正所謂法因人而尊貴。就這樣,佛教吸收了周圍很多虔誠的信徒。上至全能的天子,下至貧苦的百姓,都渴望皈依佛教。不同教派、不同種姓的人在慈悲的佛教中,團結一心融為一體,為佛教成為一大宗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印度文明史》
作者|常盤大定
譯者|陳景升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本書內容獲「中和出版」授權轉載。】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