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如何解脫痛苦 - EP56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撰文|01哲學團隊

 

悲觀的人生

叔本華承接康德的現象和本質的概念,加以發揮和補充。在叔本華的體系中,作為整個世界本質的大意志是處於時間和空間之外的「一」,它具有完整性和唯一性。當人對大意志進行認識時,會得出不同的現象,造成世界上不同事物的存在,這就是叔本華所言的「個體化原理(the 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地球上的磁力作用、重力作用,以至人的活動,其實都是意志的外在和個體化的表現。這個表現出來的世界就是被主體所認識的世界。大意志(本質)表現「自己」成為千差萬別的現象,但現象和本質彼此相關,現象不掩蓋本質,現象總是本質的表現。

世界的不同現象,會造成人與人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對立,而對立之中又容易出現鬥爭。叔本華認為其原因,是每個個體都會以為自己的意志就是終極意志本身。個體容易傾向自我中心,繼而對其他人的意志常常視而不見,有時甚至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其他人身上,悲劇由此而生。

除此之外,世界的不同的現象也帶給人們的是一系列無盡對立的痛苦。人們不得不面對有限與無限、感性與理性、存在與虛無之間的分裂所帶來的煩惱。大意志獨立於時間及空間之外,但人們受自己的認識能力所限,只能認識一定的、有限時空限度內的事物,人的意志卻驅使人欲求無限。另外,人身為理性的存在者,應所當然以理性的方式看待世界萬物,但理性所能認識的只是世界的現象而不是本質,而世界的本質是非理性的、不斷欲求的大意志。換言之,理性難以教導人們洞察世界的本質,進而指導生活。最後,縱然人們努力尋求幸福和最大限度滿足自己的欲求,但人最終亦難逃空虛和死亡的命運。換言之,人們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到最後總要歸於無。

 

解脫之道

叔本華除了受康德哲學影響外,亦深受東方思想影響。印度教和佛教對於人生終究是虛無,這一觀點極大地啟發了叔本華的哲學思考。印度教的主流思想婆羅門派哲學(Brahmanism)在吠陀(Veda)和奧義書(Upanishad)中提出人生虛無,而大梵(bráhman)實有等觀點。而佛教提出「無常」(impermanence)等概念,為對於傳統理性主義有所不滿的叔本華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

既然叔本華提出世界的本質是意志,所以解脫之道就在於否定意志(will denying)這一途徑。叔本華指出要否定意志,有兩個途徑可走︰其一是通過哲學和藝術,但這樣只能夠減緩生命的痛苦;其二是通過禁欲,只有禁欲才能達到痛苦的徹底解脫。

叔本華認為天才擁有從事哲學的本領,具有獨立於充足理由律之外進而認識事物內在本質的能力,能夠洞察「個體化原理」。天才擁有直覺能力,能夠直接洞察世界的本質即是那個不斷欲求、永不停息的意志。世界上多姿多彩、紛繁複雜的事物只不過是意志的表面現象而已。一旦人們理解這點後,便能明白世界上所有事物和自己一樣,都有著共同的根源,均屬於同一個大意志,短暫超越與他人的對立,達到萬物皆一的精神境界。

其次,人們可以通過藝術審美而獲得短暫的解脫。叔本華指出要通藝術審美達到解脫的關鍵是靜觀(contemplation)。康德認為人們的審美活動不帶功利性、認識的目的與動機。叔本華的審美觀點與康德相似,他同樣主張進行審美靜觀時,人們應該要放棄日常理性認識事物的方式,不再考慮事物處於何時和何地;並且不讓抽象的知性概念支配自己的意識,而是應當全神灌注於對象本身。叔本華認為天才的直覺、藝術的靜觀能夠超脫時空形式、擺脫知性概念,使自己完全沉浸於靜觀之中。在藝術靜觀當中,人(主體)完全在客體之中喪失了自身,忘卻了自己的個性、意志。可以說,在靜觀之中主體完全消失了,客體完全充滿了主體的視野,就在這一瞬間,主體和客體彷彿合二為一了。例如當我們凝神觀看一個火爐時,一旦我們靜觀良久,我們會發現我們和火爐好像融為一體了,即進入了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達到這個境界可以令人暫時忘記了自身的存在,即是暫時忘卻自身的欲求和痛苦。

儘管人們可以通過哲學和藝術達到某種解脫,但叔本華並不認為這兩個途徑是徹底之道,而只能暫時緩解痛苦。他主張唯有禁欲能夠令我們達到徹底解脫,無欲無求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禁欲的前決條件是人們需要認識事物的本質在於意志,從而看清意志的本質,以此控制自己的欲求和衝動。另外,當人們飽受欲求不得的痛苦折磨後,亦能促使人們走上清心寡欲的道路。只要人們認識到世間上不同的苦難,為害和被迫害的、折磨和被折磨的雖然在現象的層次看來有所不同,但本質上同屬於同一個大意志。從此認識,人就能達到無分別心,無欲無求,走上解脫之路,這點可以說和佛教的「出世」思想非常接近。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