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馬克思主義永遠的第二小提琴手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95年8月5日是馬克思主義「第二小提琴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的忌日。在馬克思生活得極其貧苦,甚至無法支撐研究生活時,正正得恩格斯傾囊相助,才能寫出《資本論》等巨著。到馬克思去世後,恩格斯繼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成立第二國際,奠定左翼運動基石。 他與馬克思多年奮鬥,共同出版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等著作,為馬克思主義打穩理論基礎。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唯物歷史主義」,亦即是認為物質條件才是推動歷史的原動力。

恩格斯出生於德國伍珀塔爾(Wuppertal),父親有貴族血統,是個資本家,擁有跨國的企業。儘管恩格斯不喜歡經商,卻還是被父親強迫當上了商人。1841年,他到英國接手一間父親是股東的紡織公司,在那當總經理。就在同年,他認識了馬克思,二人更於1844年,合寫了《神聖家族》批判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1846年又共同完成《德意志意識形態》,從此二人成為了「親密戰友」,一同合作創立了共產主義理論,更在工人階層中宣揚革命,建立組織,一同發表我們熟悉的《共產黨宣言》。

1867年《資本論》第一冊初版首頁(Das Kapital)(Wikimedia Commons)

馬克思的經濟支柱

1844到1849年是二人同地合作的時期,但到了1950年,因武裝革命失敗,被政府長期壓迫,流亡至倫敦,日子過得十分拮据,無力東山再起。一份警探的報告,馬克思住在倫敦一間最便宜的房子,家裡沒有一件乾淨而牢固的家具,房子裡充滿煙霧,髒兮兮的。馬克思的妻女生病也無力買藥而向恩格斯求助。恩格斯看到馬克思一家的經濟困境,也沒有其它謀生之路的情況下,他做出一個痛苦的決定——再次回到英國的紡織廠當助理,賺取革命經費及資助馬克思的家庭,這一去就是20年,他放下了自己的研究,以換取最大程度對馬克思的經濟支持。

到了1960年,恩格斯的父親去世,他成為了公司的正式大股東。他成為了一名共產主義資本家,那是一件很予盾的事,恩格斯晚年回憶這段生活時道:「一個人可以當一個不錯的生意人,同時又是社會主義者,並因此仇恨及鄙視資本階級,我需要為我曾經當過工廠股東一事辯解嗎?⋯⋯如果我可以從交易所﹐為歐美洲的共產黨獲得大批經費,我現在就會立馬去交易所。」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Investopedia)

與馬克思的交情

恩格斯和馬克思是一生摯友,從《馬恩全集第28卷》的書信中可知道:「我之所以能忍受這一切可怕的痛苦,是因為時刻想念著你,想念著你的友誼,時刻希望我們兩人還要在世間共同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在漫長的分隔兩地的歲月,恩格斯和馬克思保持緊密的書信來往,保存下來的有近千封。

馬克思: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馬克思的女兒憶起馬克思讀恩格斯的來信時說:「他讀著恩格斯的來信,笑得流出眼淚來」。只要恩格斯能抽身工作,到倫敦找馬克思,就必然每天見面,通宵暢談。

恩格斯精通多國語言,包括俄、意大利、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波蘭、法、英、米蘭等九國語言。在馬克思的英文並不是很熟練的時候,常常把文章寄給恩格斯翻譯,忙於體力工作的他,為了翻譯工作而不眠不休,他在給馬克思的回信寫道:「要翻譯整篇,我看我身體是不行了,我今早才收到,整天都忙昏了,晚上七、八點才讀了一遍,然後動手翻譯,現在已經是十一點,我午夜時會送到郵局,我已盡力了。」

許多個晚上,馬克思都是這樣和馬克思的作品一起度過的,希望能盡自己的綿力,幫助朋友和一起發展共創的革命事業。在馬克思死後,他也把自己的歲月也貢獻在編輯馬克思未完成的《資本論》上。恩格斯從不介意自己當配襯紅花的綠葉,一生無私為朋友和社會革命的奉獻,令人動容。

【無睡意哲學】課中的馬克思:

馬克思:資本主義的危機

馬克思:階級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