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哲學先驅:叔本華、齊克果、尼采

撰文:01哲學團隊 筆銳
出版:更新:

這星期的無睡意哲學集中討論三位「生命哲學家」:叔本華、齊克果、尼采。生命哲學(德:Lebensphilosophie/英:philosophy of life)在十九世紀抬頭,由亨利.柏格森奠定基礎。生命哲學指的是哲學家們試圖歸納出來的一種生命定律,將人類、生物……等等宇宙所有的發展組織而提出的哲學見解,像是叔本華的生存意志論(宇宙本質是生存的欲望)、尼采的「權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達爾文的生物演化論都普遍被視為「生命哲學」。

 

黃國鉅在《從酒神到超人》裡寫下,「生命哲學」一詞有兩個意思,第一,它是指跟實際生活有關的哲學,企圖為生命意義問題提供答案;第二是處理何謂生命的問題,如柏格森的生命力(élan vital),這些生命包括自然界跟人類。

一、叔本華:人生就如鐘擺 - EP55

 

近代哲學是關於意識主體的哲學,大部分哲學家把主體看作純粹的理智和認識主體。然而在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眼中,人固然是理智和認識能力的主體,不過人在更加根本的意義上是一個具有本能、衝動、欲求和渴望的主體。因此,叔本華對西方哲學發展的意義在於他對傳統理性主義的批判,轉而強調主體的非理性面向。

 

叔本華深受康德(Immanuel Kant)哲學影響,但他的進路跟費希特(J. G. Fichte)、謝林(F. W. J. Schelling)及黑格爾(G.W.F. Hegel)等德國觀念點者所採取取消物自身(das Ding an sich/thing-in-itself)的做法不同。他保留了物自身,並把它看成意志(der Wille)。由於叔本華認為人和世界的內在本質是意志,所以他的哲學比較關心人的非理性面向,例如情緒、欲望和身體反應等等。繼叔本華之後,不少哲學家開始關注人的非理性面向,例如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Schopenhauer as Educator)一書中將叔本華當成自己的哲學啟蒙老師。以至於中國哲學的發展中,王國維萃取了叔氏的美學觀,創新了「有我、無我之境」的中國藝術審美路徑。以此足可見叔本華在哲學史上深遠的影響力。完整文章:人生就如鐘擺 - EP55

 

二、叔本華:如何解脫痛苦 - EP56


叔本華承接康德的現象和本質的概念,加以發揮和補充。在叔本華的體系中,作為整個世界本質的大意志是處於時間和空間之外的「一」,它具有完整性和唯一性。當人對大意志進行認識時,會得出不同的現象,造成世界上不同事物的存在,這就是叔本華所言的「個體化原理(the 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地球上的磁力作用、重力作用,以至人的活動,其實都是意志的外在和個體化的表現。這個表現出來的世界就是被主體所認識的世界。大意志(本質)表現「自己」成為千差萬別的現象,但現象和本質彼此相關,現象不掩蓋本質,現象總是本質的表現。


世界的不同現象,會造成人與人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對立,而對立之中又容易出現鬥爭。叔本華認為其原因,是每個個體都會以為自己的意志就是終極意志本身。個體容易傾向自我中心,繼而對其他人的意志常常視而不見,有時甚至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其他人身上,悲劇由此而生。完整文章:如何解脫痛苦 - EP56

 

三、齊克果:信心之躍 - EP57

 

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以人的宗教作研究對象,並極為關注個人的生存體驗,他著力研究個人的理性以外的各種情感,如焦慮、荒謬、絕望等。齊克果死後,他的哲學思想本來只在丹麥一地流傳,至1877年因丹麥的文學批評家布蘭代斯(G.M.C. Brandes)的發掘與大力推廣,使齊克果的思想開始為世人認識。於是,這位十九世紀的思想家,所影響的不是他的時代,而更多是二十世紀。比如以沙特為首的存在主義思潮(Existentialism)與新教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等,都是深受齊克果思想啟發而發展出來的。


在相當的程度上,齊克果的哲學思考始於對黑格爾的批判。他不滿意黑格爾哲學體系的絕對理性主義,及強調整體比個體重要之傾向。齊克果認為黑格爾營造了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卻跟他的人生經驗不相關,有如一個人自己建造了一座王宮,自己卻不住在裹面。他也認為哲學體系愈是宏大,就愈容易走上抽象玄思之路,愈離開對個人實際生存問題的關注。齊克果早年曾站在黑格爾整體主義的立場以批判蘇格拉底,指責蘇格拉底不顧全體,只看見個體的存在。這時在齊克果的眼中蘇格拉底只忙於思考一個問題︰作為一個人的意義是甚麼?完整文章:信心之躍 - EP57

 

四、齊克果:審美三階段 - EP58

 

齊克果認為,人通向宗教信仰的路上,可能要經歷三個存在階段︰審美(aesthetic)、倫理(ethical)和宗教(religious)階段。審美與倫理階段的差異與過渡,在《非此即彼》(Either/Or)解釋得較為清楚;而倫理與宗教階段的區分,則在《恐懼與戰慄》(Fear and Trembling)裡有較詳細的說明。人生三階段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上升過程,審美階段是個人所身處最初與直接的階段,倫理階段是中間的過渡階段,最後的宗教階段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三階段可以看作是個人走向上帝的歷程。

 

齊克果指唐璜的生活方式最終會令人感到空虛、絕望和厭煩。因為不斷重複的享樂方式會令人感到厭倦,而且人們也不太可能馬不停蹄地一直過著享樂的生活。齊克果認為處於審美階段的人最終會感到痛苦和失望,如果要擺脫困境,人就需要追求另一種生活方式,即倫理的生活方式。這時個人希望接受普遍的倫理與道德法則的指導,亦即由審美階段躍升至倫理階段。完整文章:審美三階段 - EP58

 

五、尼采:酒神和太陽神 - EP59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在哲學史上擁有獨特的地位。這不單是因為他對後世思想發展有深遠影響,也是因為他別樹一幟、難以歸類。很多經院以至現代時期的哲學家,我們都會大致歸類為某某學派的思想家,而這種歸類即便不能一言道盡其哲學立場,但至少有提綱挈領的作用。但對於尼采,似乎所有傳統標籤都難免變得誤導,容易讓人以「X理論的倡導者」這種眼光閱讀尼采。英語版維基百科就把尼采列入德意志觀念論這一學派中(除此之外還有歐陸哲學和形上意志論,這裡先暫且按下不表),這就已是頗有問題的理解,因為尼采其實對傳統觀念論抱著非常批判的態度。


讓我們先略談一些尼采的生平背景。尼采絕對是個才華洋溢的人,年少時就讀精英寄宿學校Pforta,是德國觀念論哲學家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的校友。畢業後他入波因(Bonn)大學攻讀古典文學和福音派神學,及後放棄後者並跟隨他的古典文學指導教授李秋(Friedrich Wilhelm Ritschl)轉校萊比錫(Leipzig)專攻古典文學。他以廿四歲之齡當上巴塞爾(Basel)大學古典文學的教授(其時他其實並未獲得大學執教資格,即Habilitation,但得李秋全力支持下獲萊比錫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廿六歲就寫了《悲劇的誕生》(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的原稿,並於廿八歲正式出版。完整文章:酒神和太陽神 - EP59

 

六、尼采:上帝之死 - EP60


尼采認為悲劇精神的衰敗始於希臘三大劇作家之一的歐里庇得斯(Euripides)。在美學上的蘇格拉底主義(ästhetischer Sokratismus)下,凡是美的都必須是可被理解的。歐里庇得斯受蘇格拉底的探問精神影響,他除了減少歌詠的運用外,亦使劇本對話寫得更為理性和貼近現實,亦導致喜劇出現並取代悲劇。


其實準確來說,尼采的處女作《悲劇的誕生》全題的翻譯應是《悲劇自音樂精神的誕生》,這裡的音樂精神就是酒神傳統於文明中表現的形式。在當時的古典文學界來說,尼采這作品是非常大膽逾矩並且顛覆時人對古希臘文化的看法。它的出版讓尼采備受同業攻擊,連提攜他的恩師李秋對這作品也沒多好評。這使得他在古典文學或哲學都不太受歡迎。在1886年的再版中,尼采自己也批評這早期作品「寫得差」且邏輯不清晰。然而,對喜愛閱讀尼采的讀者來說,《悲劇的誕生》可說是必讀了。完整文章:上帝之死 - EP60

 

七、尼采:沒有事實,只有解釋 - EP61

 

尼采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他對奴隸道德的批判。不過在這部份,筆者想探討的是相對較少人談及的面向:尼采對真理與知識的觀點。這個論題也提供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讓我們看見尼采和傳統德意志觀念論的重大區別。當代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於他最後的訪問《道德的重臨》(“Le retour de la morale”,文章可於網上找到)中就直接道:「我是尼采的支持者。」(“je suis simplement nietzschéen”)
 
對於真理,尼采於其遺稿《權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曾如此一鎚定音的說:「沒有事實,只有解釋。」於《人性的,太人性的》中,他也說:「萬物皆變,並無永恆的事實,亦無絕對的真理。」這驟聽起來似是一種廉價的相對主義,有點小聰明的讀者甚或會黠問:那尼采這句宣稱又是否真理,抑或也只是一個可被取替的解釋?這宣稱又可否被理解為預示著羅蘭巴特(Roland Bathes)的「作者已死」(顯然呼應著上帝之死)?可以肯定的是,尼采不認為有所謂絕對的、永恆的、客觀的形上真理,但這並非基於一種相對主義或虛無主義的想法,而是一種更趨近於自然主義、實用主義的出發點。完整文章:沒有事實,只有解釋 - EP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