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夫・貝爾:美學家呀,你們必須要有藝術的敏銳感和清晰的思維

撰文:于千
出版:更新:

提到二十世紀其中一個偉大的英國美學家,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大部分人都會想到他的形式主義(formalism)和他所說的「意義上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

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

甚麼是藝術上的形式主義?簡單說,形式主義聲稱藝術品的藝術價值在於其可直接經驗到的形式(forms)當中。以繪畫為例,一幅畫作之所以具有藝術價值,是因為它的畫面結構,符合了某種能產生審美經驗(或有些美學家只會說:藝術經驗)的形式(如顏色和線條的組合等)。因此,形式主義的其中一個特點是,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基本上都在其物理結構上可以找到。

在其最為重要著作《藝術》(Art)裡,貝爾引介了「意義上的形式」這個詞,用以區分開那些相對無關痛癢的形式。貝爾舉例說,人對所謂「美」(‘beauty’)的定義通常過於廣泛和含糊不清,加上人類的天性,我們很容易會將性吸引歸類成美的一種;而對貝爾而言,這種美的形式並非藝術上的「意義上的形式」。

貝爾《藝術》(Art)

「所謂『意義上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是指那打動我們的安排和組合的特定方式。」他其後又如此補充。對於貝爾而言,他所關心的是:

挑起我們審美情感的一切事物有怎麼樣的特質?聖・索菲亞和沙特爾的窗戶﹑墨西哥雕塑﹑一隻波斯碗,中國地毯﹑帕多瓦的喬托壁畫﹑以及普桑﹑皮耶羅・德拉・弗朗西斯卡和塞尚的傑作有甚麼共同特質?

當然,這是形式主義者要面對的一大難題。貝爾最終也只得承認,一切藝術品所共享的所謂「意義上的形式」是非常神祕的──具有藝術敏銳感的人欣賞藝術品時,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而說到藝術的敏銳感,我們不得不先重讀《藝術》開首時這麼的一段:

難以置信地,人們在美學上寫過的廢話,比寫其餘一切東西的更多⋯⋯那些能夠闡述合理的美學理論的人,必須具備兩種品質:藝術的敏銳感和清晰的思維。沒有敏銳感,一個人便無法獲得審美經驗,而顯然地,不建基於廣泛而深刻的審美經驗的理論是毫無價值的。只有那些認為藝術是熱情的源泉的人,才擁有能用以建立值得耕耘的理論的數據;然而,即使要從準確的數據中推斷出值得耕耘的理論,也必涉及到龐大的大腦活動,不幸的是,強大的智力和敏感的感覺並不是不可分割的。

這麼的一段,表面上看,貝爾彷彿先是踐踏了當時的美學理論,然後又暗暗地自我稱讚,暗示自己就是那麼一個既具備藝術的敏銳感和清晰思維﹑有能力建構有價值的美學理論的人。然而,只要了解在他寫下這本著作至今,形式主義的一百年發展,便或會發現,形式主義者只要回頭一看,或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這裡不妨由貝爾其後舉的例子說起。他說,喜歡埃德溫・魯琴斯爵士(Sir Edwin Landseer)畫作的人,或許不難接受喬托・迪・邦多納(Giotto di Bondone)是一名二流的畫家。這裡,他想說的是,只要有一點藝術的敏銳感,就會知道喬托的大師之作是何等細膩而不俗,相反魯琴斯爵士的作品看來技巧十足,卻難免帶著俗味。

十九世紀英國畫家埃德溫・魯琴斯爵士(Sir Edwin Landseer)作品《現時代的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 in Modern Times)

但問題是,即使一個專家跟我一同站在喬托的大作面前,並向我詳細地解釋著,一幅又一幅的宗教畫作的用色和構圖,使我學懂欣賞畫作,但這就能使我獲得藝術經驗嗎?跟很多形式主義者不同的是,貝爾對以上問題作出了否定的回答:「意義上的形式」就在畫布上,但一個觀眾要在真正感受到其所喚起的審美情感(aesthetic emotions)時,才算是真正地「看」到作品的形式。

文藝復興初期意大利畫家喬托・迪・邦多納(Giotto di Bondone)作品《哀悼基督》(Lamentation, The Mourning of Christ)

貝爾之所以如此回答這個難題,不多不少是因為大衛・休謨(David Hume)的〈論品味的準則〉("Of the Standard of Taste")。休謨用一個故事講述了審美的敏銳感:一場酒會中,兩個具有敏銳感的人分別說酒中有鐵鏽和皮革的味道,而其他人則只能品到一般酒的味道;到最後,大木酒桶終於見底,露出了一條連著皮帶的鑰匙。故事一方面在說,具有審美敏銳度的人能感知到的經驗比一般人細膩;但在另一方面,故事所涵蘊的道理是,即使兩個專家跟其他人說酒裡有鐵鏽和皮革的味道,其他人也很有可能仍無法感知。

休謨:蘇格蘭的啟蒙運動推手與他的摯友們

貝爾在美學上的最大貢獻,除了是他所提出的「意義上的形式」,其實還有他把「意義上的形式」連繫到人類主體經驗的思想。休謨的〈論品味的準則〉也著重於具有審美敏銳度的人,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審美的準則是甚麼,和誰才是具有審美敏銳度的人。貝爾的形式主義正是要填補這個空缺,把審美的準則由主觀的個體經驗帶回客觀的﹑實在的「意義上的形式」上。當然,後來的美學家們又會想要填補其理論的缺陷。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