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關鍵詞100》:薩依德的東方主義 可以套用到日本嗎?

撰文:麥田出版
出版:更新:

【01哲學編按】本文摘自暮澤剛巳《當代藝術關鍵詞100》「東方主義」一節,作者淺談這個出自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的重要概念,亦特別從日本的角度來看待這概念,教我們反思:如果歐洲十九世紀時的日本趣味主義(Japonisme)算是一種東方主義,那這是否一種「良性的」東方主義,逆向地啟發出梵高等畫家的藝術?

063 東方主義

指歐洲人對東方文化和藝術所顯現的好奇心,以及從中發現不同價值觀或美感的概念。尤其多半是指文學和藝術領域。東方本來是指古代文明發祥地的西亞一帶,現在這個概念的涵蓋範圍更廣泛,指從歐洲看來位於東方的亞洲和大洋洲全區域。東方主義的傾向從大航海時代以來就非常顯著,尤其是在海外經營廣大殖民地的英國和法國長期以來創作發表了許多強烈蘊含這種風格的作品。以法國藝術為例德拉克洛瓦、尤金.弗羅蒙坦、安格爾、夏丹等人的作品就具有這種強烈傾向。暗喻東方的主題,則以侍婢(鄂圖曼帝國中服侍蘇丹的女奴隸)最受歡迎。

Eugène Delacroix, The Women of Algiers, 1834, The Louvre, Paris.

東方主義原本籠統地意指東方趣味,一九七八年,它的定義受到批評家艾德華.薩依德出版的《東方主義》的影響,而大大改變。薩伊德在書中批判以往異國風情式的東方主義,並主張東方地區、東方主義這種思想本身,根本就是西方人單方面創造的事物。東方主義是西方對東方文化性支配的風格,所以充其量只是歐洲人自我民族中心主義下的產物。他在書中並舉出許多具體實例論證。

延伸閱讀——薩伊德:東方主義;終生捍衛巴勒斯坦的知識分子

書中的主軸是歐洲和伊斯蘭的對比。對歐洲而言,曾經統治伊比利亞半島約八百年的伊斯蘭,在政治和文化上是必須恐懼防備的先進。在希臘、羅馬展開的文藝復興,也是因為伊斯蘭文化的影響。伊斯蘭文化和歐洲之間優劣關係的逆轉,也不過是近代以後的事情。自卑心結和表裡一體的優越感,讓歐洲將形成對比的伊斯蘭等東方世界視為落後、被動、停滯、非合理、官能的,而這就是東方主義的根本。薩依德是接受西方教育的巴勒斯坦人,他的這項假設當然鮮明地反映出他的出身。薩依德的這項論述獲得廣大回響,掀起褒貶兩極的議論。不僅是文化和藝術,在歷史學、社會學中也得以應用的東方主義觀點,也帶來許多研究成果。其中,在結合女性主義之後,最大的變化在於指出,許多作品都將文化上被視為低下的國家或文化的女性,描繪成在性關係上可遭榨取的對象。

薩依德自己曾舉1944年的電影《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作為荷里活的東方主義電影例子(Ali Baba and the Forty Thieves)

如果以學術的角度檢證,東方主義其實是「他者」概念的另一種版本。就像「黑人」和「白人」、「成熟」和「不成熟」,「他者」其實是在區分自己所屬的團體和別的團體時,為了讓自己立於優勢而產生的概念裝置。關於這個論述化的過程和起源,傅柯等人進行各種研究,薩依德的論述也是其中一端。

從歐洲來看,日本位於極東的位置,當然也包含在東方主義的對象中。浮世繪、琳派等對梵谷、克林姆造成影響的軼事,以及十九世紀時的日本趣味主義(Japonisme),在原本的意義上也可算是東方主義的一種。另一方面,日本對周邊的亞洲國家進行殖民政策的姿態中,也內含東方主義,事實上,這種傾向的作品也隨處可見。有不少人並指出,近年來的日本當代藝術為了海外藝術市場的評價,常將東方主義做為一種策略。

《當代藝術關鍵詞100(二版)》

作者|暮澤剛巳
譯者|蔡青雯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本書內容獲「麥田出版」授權轉載。】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