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賽門:The Sounds of Slience;寂靜的可怕與人們疏離的悲哀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有沒有一首歌,或是一句歌詞能寫下你的時代?

今日是美國著名音樂家保羅・賽門(Paul Frederic Simon)的79歲大壽,自小就學習唱歌和結他的他,在11歲和他日後音樂伙伴亞特.加芬高(Art Garfunkel)成為好友。他的少年時代正盛貓王(Elvis Presley)當紅的五、六十年代。賽門和大家一樣也很崇拜貓王,從而熱衷於音樂創作。當時他和加芬高組成「Tom and Jerry」合唱《Hey, Schoolgirl》打入美國流行音樂榜49位。

保羅・賽門(Paul Frederic Simon)(Wikimedia Commons)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賽門和加芬高在高中畢業後仍不時一同創作音樂,並推出首張專輯,但反應並不樂觀,賽門於是決定大學畢業後就獨自離開美國。但在1964年,紐約一名 DJ 對由賽門譜寫的《The Sounds of Slience》十分讚賞,更在電台中不斷播放,引起大眾關注。其後,哥倫比亞唱片公司便簽下他們作為旗下歌手,取名為「Simon & Garfunkel」,並將《The Sound of Silence》重新編樂,為他們推出第二張專輯,而專輯大賣令他們搖身一變成為巨星,但亦因此令他們面臨成就及友情的挑戰。

加芬高在不久之後受到《Catch 22》電影參演邀請,將新專輯的準備工夫全交由賽門一人負責,漫長的電影拍攝最後竟整整花了一年才完成,這令賽門感到十分不滿,而等到1969年底,葛芬柯終於歸隊預備錄音,二人卻又因對其中一首新歌《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的編樂安排和主音問題發生爭執,最後即使唱片成功發行,但二人的關係卻正式決裂。直到2003年,這兩位兒時玩伴才冰釋前嫌,一同合唱《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肯定彼此。

《斯卡伯勒集市》(Scarborough Fair)這首民謠因 Simon & Garfunkel 翻唱而家傳戶曉。這首民謠本身亦有傳奇色彩,歌詞中女孩吩咐他以前的愛人為他完成一系列不可能的任務,例如為他製作一件沒有線縫的襯衫等。後來這首民謠被多次翻唱,在動畫《末日時在做什麼?有沒有空?可以來拯救嗎?》中作為主題曲。

《斯卡伯勒集市》(Scarborough Fair)是動畫《末日時在做什麼?有沒有空?可以來拯救嗎?》中的主題曲之一(© 2017枯野瑛・ue/KADOKAWA/68番島・妖精倉庫)

時代與音樂:The Sound of Silence

不管是「Simon & Garfunkel」時期的合唱歌曲或是散伙獨立發展後的歌曲都在美國膾炙人口,但要說到最為經典的 ,也必須提到《The Sound of Silence》。

六十年代,美國正值動蕩時期,對內有馬丁路德金帶領的民權運動,對外又有越戰負擔。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遇刺身亡,人心惶惶。而賽門的「寂靜之聲」正是一首獻給那個時代的禮物。歌曲寫的是主人翁與「黑暗」(darkness)聊天,說到夢裡孤單寂寞的情境,又看到許多人在談話著空洞無物的話,唱著毫無感情的歌,卻無人正視問題或是說出這個事實,每個人都選擇了沈默。主人翁很氣忿,想告訴人們「寂靜」的可怕,但卻無人理會⋯⋯歌曲中表現人們疏離的悲哀。

貝多芬曾言「我厭棄這樣的世界:人們不覺得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I despise a world which does not feel that music is a higher revelation than all wisdom and philosophy)。我們不敢斷言哲學、音樂,或是任何學科就是最高的智慧,但歌曲每個音韻的和諧,每句歌詞的意義似乎也都如同哲學般,賜予時代珍貴的價值。

六十年代「寂靜」與「沉默」的可怕,放到今時今日的香港似乎還是令人震撼不己,比如說,在電影《激戰》裡歌唱此曲的哀怨女聲。今日我們疑惑該如何發聲時,看看那些哲學家和他們時代,那些音樂家和他們的時代,再看看我們自己和自己時代,就知道我們還是能透過我們的方式表達我們的關注及反思。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