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克︰以根本歷史材料創科學歷史 德國最強歷史學派創辦人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利奧波德・馮・蘭克(Leopold von Ranke)於1795年12月21日出生,是德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人們有時稱十九世紀為屬於歷史學的世紀,絕大部分原因蘭克的出現和貢獻。一個人竟然能夠被一個時代打上自己事業的名號,縱橫世界二千年歷史,應該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

蘭克於1795年出生在德國的圖林根(Thüringen)地區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由於家境許可,他有幸在1814年進入萊比錫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eipzig)修習語言和神學。雖然蘭克後來成為一名名震天下的歷史學家,但他起初並不喜歡讀史學,原因是他覺得史學「水分太多」,亦即「神話太多」。對於個性熱切求真的蘭克而言,自然是不能使他提起興趣。不過這並不表明他就此離開了史學研究或對史學進行百般的批判和指責,他決心進入並努力改造史學,使之成為一門嚴格的科學。

利奧波德・馮・蘭克(Leopold von Ranke)

科學的歷史學

人們喜愛稱蘭克的史學為客觀主義史學、科學的歷史學,原因是他主張歷史研究,一定要運用原始的、第一手資料,特別是一些由事件目擊者所記錄的書信和檔案;同時人們需要對自己所採納的資料來源作嚴格的來源考證。愈是直接的資料愈是可信,反之,愈是間接的資料,便愈不可信。蘭克的治學宗旨是把過去的真實事件巨細無遺地重現出來,追求絕對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由於這一點,他有理由把自己的史學稱為科學的史學,因為科學無非是追求真實性和客觀性。應該這樣說,蘭克把科學的方法引入史學,是受到十九世紀急速發展、並取得可觀成就的自然科學影響。

《拉丁與條頓民族史》(Geschichten der romanischen und germanischen Völker von 1494 bis 1514)(Vollmer Verlag)

蘭克追求科學性可說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在自己的處女作《拉丁與條頓民族史》(Geschichten der romanischen und germanischen Völker von 1494 bis 1514)中表示,治史在於追求知識,了解真實發生之事而已,而不在於借鑒歷史。甚至人們在研究歷史也不是要找出歷史發展的規則和因果關係,只在於如實重現過去就可以了。而發現歷史規則的工作屬於哲學家,而不是歷史學家的工作。蘭克的治史態度,強調要使歷史著作客觀、無私,即純粹求真,因此歷史編纂學的最高法則,當屬嚴謹的事實陳述而已,這個治史態度和中國史學研究經世致用的做法南轅北轍。雖然如此,蘭克的學說在清朝時經日本傳入中國,對當時重視乾嘉學究的中國學者產生不少影響,後來亦影響到史學家傅斯年。

傅斯年:歷史學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

遍地開花的史學

在西方史學學派中,蘭克學派被公認是最為強勢的學派,蘭克學派的影響力簡直是世界性的。蘭克曾在柏林開設史學研討班,並培養出大批優秀的學生。蘭克學派的弟子與再傳弟子先後進入英國、法國、美國、俄國與日本等多個國家任教,當中英國的劍橋學派就是蘭克學派在英國的代表。在二十世紀初期,中國開始了另一波改革,那時留學日本之風甚盛,而大量西方學術著作亦透過日本傳入中國。第一個提及蘭克名字和形諸於文字的人便是王國維,他在替日本人箕作元八和峰山米造著的《歐羅巴通史》作序時指出,兩位日本學者這本著作是仿效蘭克的治學方法,稱其為「以根本歷史材料創科學歷史」、「指實證謬,功最高焉」。蘭克的再傳弟子利斯(Ludwig Riess)在二十世紀初年前往東京帝國大學任教,而日學者箕作元八亦遠渡德國學習,深受蘭克治學理念的影響。中國的學者就是在這個情況下,通過日本間接地受蘭克的影響。

時代不斷進步,各種新穎和精緻的哲學和歷史研究方法逐一登上歷史舞台,不少人很鄙視蘭克的客觀歷史態度,認為蘭克學派所好的,只是檔案館那堆塵埃。無論如何,蘭克的求真精神及其帶來的影響力,使得每個研究文化與史學的人,注定不能忽視蘭克的治學理念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