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流著農民血液的醫生 善寫短篇小說與劇作的俄國大文豪

撰文:致寧
出版:更新:

1860年的今日,俄國大文豪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在塔甘羅格(Taganrog),一個臨近克里米亞半島的小鎮出生。契訶夫是20世紀現代劇場的奠基者,著有《海鷗》、《凡尼亞舅舅》和《櫻桃園》等劇本。他又以短篇小說聞名於世,代表作包括《六號病房》和《帶小狗的女人》。今日就為大家細數契訶夫的生平大事。

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Wikimedia Commons)

我流著農民的血液

契訶夫的家鄉塔甘羅格,是一個貧乏的港口小鎮,也是當時頗為典型的一個俄國省市。走在未鋪砌好的街道上,可見各式各樣的小酒館和小商舖,招牌上的錯字俯拾皆是。再往海邊行,港口停泊著來自土耳其、希臘、西班牙等地的商船,海旁就有一列咖啡店。陽光普照的日子,這裡會坐著一班說多國語言的船員。

契訶夫是家中第一代知識分子。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農奴,而他出生一年後,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就實施解放農奴政策,之後父親就在塔甘羅格開雜貨舖營生。契訶夫後來在一封書信也寫道:「我流著農民的血液」。究竟這位身上有「小農DNA」的鄉下人,長大後如何成為俄國最優秀的文學家呢?

契訶夫一家的雜貨舖是地舖,契訶夫兒時每日放學後就幫忙打理舖頭。這裡賣著各式食品和日用品,諸如油、鯡魚、麵粉、香煙、咖啡、鞋油、糖果、刀具等等。街坊不只在雜貨舖買東西,還會在這裡歇腳,喝一兩杯伏特加。廚師、警察、的士司機、漁夫、老師、水手等人都是店裡的常客。契訶夫在一旁聆聽他們高談闊論,每日浸淫在各行各業人士的日常語言。

契訶夫《櫻桃園》(The Cherry Orchard)

後來,他在莫斯科大學攻讀醫學,沉迷閱讀達爾文的著作。他在自然科學論著中發現詩意,並認為醫學訓練深深影響他的文學創作。契訶夫曾說:「醫學是我的夫人,文學是我的情婦」。大學一年級的契訶夫已經給通俗幽默刊物供稿。這些刊物給予契訶夫相當多的創作自由。文稿只要兩項要求:幽默和精簡。除此之外,他可以隨便發揮,創作不同情節和文字風格的短篇。契訶夫頭幾年的創作幾乎涵蓋所有職業和階層的人物,他的作品主題就像雜貨舖的物品和街坊般包羅萬有。他早年已經奠定契氏作品的風格,故事以日常生活為中心,敘事永遠在平淡的日常生活情景中呈現,這種風格後來演變成他的自然主義戲劇。

才華洋溢的契訶夫

1886年是契訶夫文學生涯的重要一年。他的短篇小說開始在俄國著名報章《新時代》(Novoye Vremya)刊載。這時著名作家格雷戈洛維奇(Dimitri Grigorovich)賞識他的作品,寫信鼓勵他要尊重自己的才華。契訶夫深受感動,開始嚴肅對待寫作。

1890年,體弱多病的契訶夫決定隻身長途跋涉,到俄國政治犯流放地庫頁島進行考察,這時他已經是頗有名氣的小說家。他甚至與庫頁島的窮人和監犯談話。五年後他發表了《庫頁島旅行記》(The Island of Sakhalin)。庫頁島之旅過後,契訶夫開始寫作帶有哲學意味的故事,譬如小說《六號病房》(Ward No.6)就叩問生命的意義、死亡和永生等問題。

契訶夫《六號病房及其他故事 1892-1895》(Ward No.6 and Other Stories 1892-1895)

1895年,契訶夫發表劇作《海鷗》。它在聖彼得堡首演,結果受到猛烈批評,契訶夫當日發誓不再寫劇本。但幾年後,他終於遇到劇場的伯樂——俄國戲劇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y),史氏的戲劇理論和契訶夫的劇本可謂一拍即合。史氏是首位研究演技方法的理論家,尤其著重演出的真實感。他領導的莫斯科藝術劇院再次演出《海鷗》,結果大獲成功。之後幾年再執導多套契訶夫的劇本,包括《凡尼亞舅舅》和《三姊妹》。

契訶夫《海鷗》(The Seagull)

1904年,契訶夫發表最後一份劇本《櫻桃園》。半年後,這位革新文學與戲劇藝術的大師,因肺結核病情惡化逝世,遺體運返莫斯科安葬,享年44歲。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