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希臘到今日東京 奧運精神一直都是「追求人類的卓越與德性」

撰文:唐晉濱
出版:更新:

奧運博擊冠軍柏拉圖

哲學與奧運會的共通點,是兩者都起源於古希臘。可是可能大家不知道,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除了是古希臘城邦之間有名的美男子與有識之士,他還是一位博擊好手。

了解柏拉圖打的博擊運動——【古希臘潘克拉辛(Pankration)】最古老的搏擊運動之一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網誌所述,柏拉圖曾經贏得古代奧運會的潘克拉辛(Pankration)博擊項目(古代奧運會還沒有分金、銀、銅牌)。我們可能覺得柏拉圖講的理性世界與理想國很遙遠,但他原來有這樣「貼地」的一面。

再讀讀柏拉圖——

柏拉圖:理型與洞穴 - EP10

柏拉圖:政治與人生 - EP11

古希臘哲學與奧運

奧運會是古希臘一帶最重要的盛事,因古希臘文化崇尚健美的體態,人們皆熱愛運動與競技,哲學家與學者亦不例外。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亞里士多德與「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都曾出席或參與奧運會。順帶一提,一般認為希波克拉底是發明重量訓練工具「藥球」的人。而古希臘的奧運會亦是四年一度,在沒有奧運的年份,柏拉圖亦有打其他潘克拉辛比賽。

亞里士多德:無與倫比、史上最多才最淵博的天才

既然運動、競技以至奧運會對於古希臘人如此重要,那麼奧運會應該至少跟哲學有某些關係?答案是有的,真的有這樣一個詞——奧林匹克主義(Olympism),意思是奧運會遵從的哲學。

古代與現代的奧運與奧林匹克主義

現代奧運會是由法國的顧拜旦男爵於1894年創立,他的理想是復興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大會及其背後的精神。顧拜旦提出以拉丁文「Citius、Altius、Fortius」作為奧林匹克格言,意思是「更快、更高、更強」;顧拜旦設計的五環標誌,則象徵「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與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五環標誌(Wikimedia Commons)

以上的理想是否就是奧林匹克主義呢?《奧林匹克憲章》之中的「奧運基本原則」第一條列明「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生命的哲學」,這就要回到古希臘的哲學去看,當中最關鍵的是「arete」(音譯阿雷特)的精神。這個古希臘詞不容易翻譯,它的意思是「追求卓越」,跟「哲學」原來的古希臘詞「智慧之愛」(philosophia)可以呼應。

運動員應該追求的 arete 是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喜歡談德性倫理學(virtue ethics):人應該踐行各種德性、過有德性的人生,最後成為一位良好公民與幸福的人。在 arete 之中,應該追求的德性包括尊重、勇氣、自制、公正與智慧。運動本身雖看似沒有內在的目的,但對於古希臘人來說,它是培養與讚美這些人類優秀、卓越價值的途徑。

運動應該是無利益或目的性的。對遊戲的一種定義是「出於自願去嘗試克服障礙」,這亦同樣適用於古代與今天的運動。在賽事上得到勝利當然是好事,而以證明自己的能力為目標,並在達成時感到無上的喜悅,這都是正當、合理的態度。然而,勝利應該被視為「追求卓越」的附屬品,柏拉圖就認為只為勝利而參賽的運動員只是出於「勝利之愛」(philonikia),不是出於 arete,因而是不可取的。

(Wikimedia Commons)

「更快、更高、更強」以外

我們在奧運之中目睹運動員表現出高貴的精神,往往可能比打破奧運紀錄更動人。在「更快、更高、更強」的要求以外,存在一些我們極為珍視的價值。其中之一例子是日前男子跳高項目中的雙冠軍場面:兩位運動員追求卓越到了不分上下的程度,那就已經足夠,不必再執着誰勝誰負。

因而在奧運本來的「更快、更高、更強」格言之上,我們可以(或應該)加上更優美、更齊整、更高技術等等,以對應各個項目對於運動會的要求,但在此之外,我們或許更應該思考有學者提出的第四項:「更有德性」(拉丁文:Virtuous)。不過2021年國際奧委會在格上加上的是「一起」(拉丁文:Communiter/英文:together),讓格言變成「"Citius, Altius, Fortius - Communiter」。

(IOC / Dave Thompson)

這似乎提醒了我們:在更宏觀的層面來看,雖然運動在現實上不免要跟政治、經濟與娛樂扯上關係,但從奧林匹克主義以至運動的本質來說,它不應該是彰顯國家優越性的場合,亦不應該是謀取利益的商業計算工具。

奧林匹克主義,其實不應該限於奧運時期,它大概相當於我們在奧運以外的運動項目中常講的體育精神。雖然乍看之下運動員的目的總是「擊敗對手」,但其實運動的首要意義,在於提升自己以及參與。

【國際奧委會官方網站提到柏拉圖的網誌短文:https://olympics.com/ioc/news/the-ancient-olympic-g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