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金會暫擱 金正恩再訪華? 習近平在朝鮮「5月質變」中的角色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外界期待已久的美朝「特金會」,似乎就這樣泡湯了。5月25日,北京更傳出金正恩要再次訪華的消息。而盤點過去一段時間的演變,習近平的影響或許是重要原因。

外界期待已久的美朝「特金會」,似乎就這樣泡湯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給出的理由是:「朝鮮外務省副相崔善姬的談話內容包含『極大的憤怒和露骨的敵意』,這樣的時候進行長期準備的重要會晤不合適。」

​這種說法當然是美國的立場。朝鮮方面第一副相金桂冠25日便授權在朝中社表示,「特朗普總統提到的所謂『極大的憤怒和露骨的敵意』,其實不過是在朝美峰會前夕美國逼迫單方面棄核的過度言行引起的反彈。」

朝鮮周四(24日)炸毀豐溪里核試驗場,美國白宮當日發布總統特朗普致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公開信,宣布取消原定於6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美朝首腦會談「特金會」。(美聯社)

朝鮮5月的轉變

雙方各執一詞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美國作為言論自由的民主社會,本來就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有人主張對朝強硬,有人主張坐低談判——這一點朝鮮是清楚的,所以在過去幾個月以來,雖然一直有各種強硬聲音從美國傳出,但是朝鮮都沒有在意,一直保持着促成談判的態度。

可是在5月期間,朝鮮卻似乎變得不那麼「淡定」,面對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等人的強硬聲音,朝鮮一反過去數月的「微笑外交」態度,轉而以嚴厲詞句回應,甚至有崔善姬24日「若美國再這樣肆無忌憚,不排除以核相見」的言論。特金會如今的暫時擱置,很大程度上與此有關。

為什麼朝鮮在5月期間會有這樣的轉變?關於這一點,我們需要時間倒帶,回望5月初發生了什麼。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5月上旬到訪大連,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朝中社)

詭譎的第二次訪華

特朗普近來有過兩次表態,點出了外界近來皆留意到,卻沒有太多人深想的細節。17日,特朗普表示,「朝鮮在美朝峰會的態度上突然變得強硬,威脅取消峰會,可能是受到習近平的影響」。22日,特朗普再度表示,金正恩在第二次訪華後,面對美朝談判的態度明顯不同,暗示懷疑金正恩受到中國影響,形容習近平是「世界級Poker玩家」。

沒錯,5月初那幾天,中朝之間發生了一些很不符合慣例的演變,而這與今天「特金會」暫時擱置的情況密切相關。

首先,金正恩於3月底第一次外訪,抵達北京與習近平首次會晤,之後中國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於4月中旬回訪朝鮮,之後朝韓「文金會」舉行,這都是常規的安排。按照正常邏輯,朝鮮在進行3月底的「習金會」、4月底的「文金會」之後,便將於6月舉行「特金會」。因此,金正恩在「文金會」之後於5月初親赴大連再度與習近平會晤,是很不符合常規的安排。二人聊了什麼?

應當看到,王毅於「文金會」之後訪問朝鮮,同樣是不符合常規的,中國既然作此安排,極有可能是對「文金會」的部分成果感到遲疑,有必要向朝鮮詢問。至於這等遲疑具體是什麼,除了直接相關的官員之外,外界無從得知。但根據近期事態發展和中朝歷來訴求,可以推測是兩個可能。

在美國宣布原定於6月12日上演的「特金會」暫告吹後,翌日在韓國有不少民眾在美國大使前示威,抗議特朗普把局面再推回破裂邊緣。(美聯社)

其一,朝鮮在美國沒有要求的情況下,直接在「文金會」之前表示,「不以駐韓美軍撤軍為無核化談判前提」。要知道,美軍在韓國駐紥不符合朝鮮乃至中國的利益,而縱然從現實角度考慮,美軍近期乃至近幾十年內或許都沒有全面撤軍的可能,但朝方這種主動讓步的方式,實在算不上高明。

其二,朝韓在《板門店共同宣言》中表示,「積極推動朝韓美三方會談或朝韓美中四方會談」。這句原文也招來外界的不少質疑,認為中國再度被排除在半島和平談判之外的聲音不絕於耳。從中國的角度,既需要朝鮮清晰的解釋,或許也是需要向朝鮮表明「若要讓我協助處理,就不要以這種模糊的方式,這對中朝的談判籌碼不利」。

在文金會之後,王毅即刻去了朝鮮,而金正恩也立刻回到大連,向習近平解釋。不排除習近平正如特朗普擔憂的一般,在認同朝鮮的訴求同時,也提醒金正恩,點撥他如何與美國談判。譬如「不要那麼被動,面對美國無理的訴求,合理地回絕」。

從試探到信任

事實究竟是怎樣,無人能知曉,但我們看到的反應,確實就是朝鮮在訪問完中國之後,出現了明顯的態度轉變。站在這個維度,就可以理解特朗普所謂「習影響金」、所謂「世界級poker玩家」的原因。

有韓媒認同,中方在「終戰宣言」上具有角色。(朝中社/資料圖片)

也正是站在這個維度,美國如今取消會晤,也是過去一段時間雙方「角力」的延續——問題還是需要解決,美朝雙方談判的意願也依舊強烈。「特金會」很可能會在近期內再度公布召開,甚至會在一兩個月內舉行。

另一邊廂,5月25日,北京方面又有消息傳出,金正恩或將於近日展開第三次訪華。真假與否,數日後便可得知。

不過回望金正恩與習近平之間的往來,在過去數年間一直冷淡,外界不乏「中朝血盟崩潰」的說法。客觀地說,朝鮮對於中國存在抵抗心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它需要保存自己的獨立性;而中國對朝鮮的立場也一直是無核化。因此在過去幾年間,兩國沒有太多的契合點。然而當如今朝鮮完成「核武大業」,並以此開啟無核化談判,中朝就突然再次走到了一起。

金正恩的第一次訪華作為破冰之旅,一定是習、金二人相互試探摸底的過程。站在金正恩的角度,他需要確定中國能夠為自己在接下來的政治談判和經濟改革中提供援助。習近平明顯是看到了這一點的,他也因此而給與了金正恩極高的禮遇,打破了金正恩的顧慮。

2017年9月,金正恩視察國內某核武研發基地。很大程度上,朝鮮去年迅猛發展核武,也是為了能盡快獲得自衛能力,從而放膽發展經濟(路透社)

正是有了這第一次訪華時奠定下的初步信賴,才有了第二次「倉促」的訪華——金正恩知道,習近平能為他提供點撥和指導。

也正是有了金正恩這兩次訪華,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中國雖然並沒有採取直接行動,但是這種「不動如山」的姿態,卻不影響北京在美朝談判的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幕後角色。站在中國的角度,美朝峰會晚些舉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半島能否保證穩定?半島無核化能否最終達成?自己對該地區的影響力能否加強?

美朝之間縱然有着很大分歧和歷史恩怨,但鑒於特朗普取得成績的急迫意願,以及朝鮮希望盡快搞掂政治問題,隨後發展經濟,兩國的談判不會就此「泡湯」;美朝之間的博弈也不會就此停止,雙方都試圖在談判前博取最大的籌碼;中國與美國博弈的大時代背景,也會持續藉著這些事件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