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退出OPEC 靠攏美國 叫板沙特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卡舒吉謀殺風波剛剛平靜下來,中東又捲入一場「石油風暴」。12月3日,卡塔爾以「專注發展LNG天然氣」為由,無預警宣布退出OPEC。而在早前的G20峰會上,醜聞纏身的沙特王儲穆罕默德(Mohammad bin Salman)同普京會心擊掌,亦離不開石油。
只不過,在全球能源結構變化的當下,中東國家圍繞石油展開的爭端,終究是地緣政治的衍生物。

中東地區近來圍繞石油問題產生了兩個「大新聞」:其一自然是廣為人知的「卡塔爾退出OPEC」;與此同時,在沙特主導下,OPEC將在即將召開的維也納峰會上,同俄羅斯商討聯合減產石油。

卡塔爾退出油組:特朗普2017年上任後訪問沙特,期間卡塔爾酋長塔米姆(Sheikh Tamim,前左一)也在場。(路透社)

卡塔爾退出OPEC 向美表忠

作為中東最為富裕國家之一,卡塔爾石油產量並無想像中多:其每天石油產量不過60萬桶,僅為鄰國沙特的二十分之一。即使退出OPEC,也難對國際油價造成影響。不過,卡塔爾退出聲明中所言「我們沒打算退出石油界,我們退出的是一個被『單一國家』控制的跨國組織。」卻擺明車馬針對沙特而來。

卡塔爾所言非虛,穆罕默德王儲上台後,沙特外交作風漸轉強硬:一方面以其壓倒性政治和軍事實力影響阿聯酋、科威特等海合會盟友;另一方面則以龐大石油產量令委內瑞拉、利比亞等OPEC內急需石油收入的「小國」無法出聲。而沙特主導同俄羅斯減產協議的行為,更為不少國家不滿。

卡塔爾退出油組:卡塔爾為中東地區小國,在2017年6月起埃及、沙特、阿聯酋、巴林、也門和利比亞均與該國斷交。(資料圖片)

與此同時,卡塔爾特意選在OPEC峰會召開前的關鍵時刻退出,也具有相當政治宣誓意味。一直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都將低油價視為利好:11月21日,他更在twitter發文:「油價從82美金跌到54美金真是太棒了,但它還要更低一些。」當OPEC決議減產已成板上釘釘之事,卡塔爾此舉站隊之姿十分明顯。

沙特給了美國大量的錢,還協助打擊邪惡國度伊朗,所以是美國堅定盟友--特朗普如此說道。(視覺中國)

沙特:說好的制裁伊朗呢?

卡塔爾退出OPEC飽含政治盤算,沙特決定減產也非單純經濟考量。1985年,沙特及科威特便在美國授意下增產石油,以盤活美國經濟並打擊蘇聯為數不多的外匯收入來源。沙特也試圖通過打壓石油價格,削弱區內「對手」伊朗及伊拉克的經濟實力。今年10月,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Khalid al-Falih)還表示:正同其他OPEC國家一道增產石油,為何不到一個月後便改口呢?

這樣的轉變同美國對伊朗制裁息息相關。一直以來,沙特同以色列都表明贊成對伊朗制裁。按計劃,美國將在今年11月啟動對伊朗第二階段制裁,禁止第三國購買伊朗石油,沙特的增產決定也為了因應可能的供應短缺。然而,華府隨後將八個國家列入豁免名單,包括中國、日本、印度等伊朗石油進口國,佔伊朗石油出口總量七成以上。利雅得無疑有被背叛之感。

G20峰會: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與普京有講有笑。(路透社)

另一方面,沙特也正逐漸打開卡舒吉事件後,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局面,不再依賴美國。早前召開的G20峰會上,穆罕穆德王儲不僅同俄羅斯總統普京互動良好,在大合照時玩起擊掌。王儲也得以同習近平會面,並得到中方承諾「中方堅定支持沙方推動經濟多元化和社會改革」。這也令穆罕默德敢於違背美國意願,同俄羅斯合作減產石油。

近年來,隨著頁岩油技術提升,OPEC國家控制石油價格能力已被大幅削弱。如今沙特率領OPEC同俄羅斯合作,是否能維護油價也有待觀察。不過,觀察各國圍繞石油的一系列動作,卻確實能透視中東各國的政治博弈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