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不認人 中美貿易戰長遠對華有利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中美新一輪高級別貿易談判周三(30日)在白宮開展。雙方分別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率領。貿易休戰期3月1日將盡。觀乎雙方在所謂「結構性」問題的談判項目,其實中方若在有關項目採取積極回應,長遠而言對中國極為有利。

美國除了要中國多買美國貨,以改善大額貿易逆差之外,對中國的結構性要求,不外乎以下5大項目:

(1) 向美國公司開放中國市場(2) 加強保障知識產權(3) 改善網絡安全操作,包括網絡間謀或盜取資訊等(4) 制止強迫性技術轉移(5) 改善國家補貼的問題

雖然其中一些項目對中國的指責,可圈可點──例如國外企業為賺取中國市場的利益,而願意作出技術轉移的妥協,似乎不算違反商業倫理──不過如果中國在有關問題上,主動出擊,積極回應,長遠卻會對中國發展有利。

有份參與談判的美國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日前就表示華為事件與貿易談判分開。(路透社)

談判未果 中方已出動出擊

目前,中國在開放市場方面、知識產權保障,以及強迫性技術轉移的問題上,已先行作出回應。

早在12月初,中國就公布了加大侵犯版權罰則範圍的計劃;最近又通過讓標準普爾(S&P)對中國本地的債券發行進行評級,而穆迪、Visa、MasterCard等美國金融機構也正等待中國政府准許進入金融市場。

另外,中國也計劃在3月通過新的外國投資法,主動禁止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迫使國外公司轉移技術。

以紐約為總部的MasterCard日前就表示正就進入中國國內市場與中國有關當局進行商談。(路透社)

完善體制 有助中國躋身國際市場

此類積極回應,對中國本身的發展極為有利。例如開放金融市場,加上知識產權的完善法制,能吸引各國金融機構聚集,就有助上海發展成與倫敦、紐約齊名的國際金融中心。

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完善制度框架,亦有助中國本身的產業發展。

例如美國經常指責中國政府補貼國企(不過,美國自身豈不是一直透過國防部、美國太空總署等各種項目,去補貼美國特定私人企業的發展?)。中國的回應,該是要透過立法等方式,諸如建立明確的投標制度,完全按照國際慣例去作「明有競爭,實是補貼」的操作。到時候,美國就算明有用心要針對中國,也無口實入手。

美國科技、軟件公司甲骨文(Oracle)的名字,就是來自美國中央情報局(CIA)1977年的一項計劃。(視覺中國)

今日的美國企業 他朝隨時「中國化」

更重要的是,資本是不認人的。如果中國的各項法規保障都存在之時,乘其市場不斷擴大之勢,如今支持特朗普政府迫使中國改革的美國商家,未來也難保不會為求實利而變成了「中國企業」。

例如Tesla就要在中國建廠,吃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水路;而深圳也藉其硬件便利的優勢,愈來愈能吸引外資初創企業以此為家。(最近英國電器公司Dyson便決定因市場、生產、研發便利的關係,遷策新加坡,靠近亞洲市場;如果中國建成符合國際慣例的規制,也許遷到中國會是更佳選擇。)

中美貿易戰,是危亦是機。美國對中國的種種批評,也許於實無據,不過也可作為中國政府加快推進長遠有利改革的良機。

Dyson創辦人Jim Rowan是死忠脫歐派。如今英國脫歐大難當前,卻因公司擴展亞洲業務的需求,而遷冊新加坡。(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