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相向而行磋商愈發積極 特朗普尋找下一個目標?

撰文:鄭悅
出版:更新:

中美兩國自2018年12月達成90天「停戰」協議後,雙方至今已經舉行七輪貿易磋商,目前進展良好,令外界看到雙方停打貿易戰的希望,而中美雙方的磋商愈來愈相向而行。

在本周日(2月24日),特朗普發Twitter宣布,延遲原定於3月1日對中國加徵關稅的時限,但未表明這一期限將押後至何時。此外,特朗普稱如若雙方能夠取得進展,將於3月與習近平舉行「簽約峰會」。

可見,中美雙方距離達成協議已經不遠。不過,雙方仍然存在諸多「技術層面」的細節問題有待商定。新華社於中美第七輪經貿高級別磋商結束後發表時評,文章指出中美雙方已經取得實質進展,不過當下處於「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階段,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尤為關鍵。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中美雙方經過此前的七輪磋商,已經取得達成協議的整體框架,但是涉及到「結構改革」以及協議的細節,仍然存有一些分歧。

中美雙方趨於相向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觀察到,中美雙方的分歧實際上已經漸漸縮窄,且雙方愈發趨於相向而行。對於中國來說,美方所要求的在知識產權、非關稅壁壘、技術轉讓等「結構改革」上面作出改變,本身契合了中國自身的發展需要。對此,中國願意就這些議題與美國進行談判。不過,但凡美方所提出的要求有損國家利益,甚至危害到國家安全,則是中國不容有所討論的餘地。

劉鶴此次訪美達成「重大協議」,預估兩國能於未來數周內簽署協議(路透社)

因此,經過多次貿易磋商,以及根據兩國元首在阿根廷G20峰會上所取得的共識,美國代表團亦漸漸認識到中國的態度,以及什麼是中美貿易談判所不能觸及的底線。

而對於美國而言,中美雙方能夠達成協議才最為重要。特朗普前往越南參加「特金會」之前,仍然不忘提及中美兩國的貿易磋商。周二(26日),特朗普在Twitter上稱,如果能和中國達成協議,對於美國農民來說是極大的好消息。

特朗普政府所挑起的中美貿易戰,不僅無法令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有所建樹,更讓美國經濟因此而受到了損失。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美國今年1月製造業的產出大幅下滑,去年12月的零售銷售則創逾九年來的最大跌幅,而美國農民,尤其是豆農更是這場貿易戰的直接受害者,對美國農業的發展造成極大阻礙。而這些深受貿易戰影響的農民,正是特朗普的選民基本盤。

可以設想,隨着2020年大選的到來,如果特朗普無法與中國達成協議,造成貿易戰升級的局面,將會令美國農民深陷「寒冬」之中,進而導致這部分選民難以找到繼續支持特朗普的理由。

不過,把貿易戰當作競選承諾的特朗普,似乎仍未捨棄「貿易戰」這張牌。日前,美國商務部向特朗普提交調查報告,提出將進口汽車列入美國國家安全威脅的說法,此舉顯然劍指以汽車作為支柱產業的德國,令歐洲擔憂特朗普欲對歐洲發起貿易戰。

在上周六(16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副總統彭斯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一次面和心不和的握手。(路透社)

特朗普作為一個商人出身的總統,當他發現無法從中國獲得更多收益,已經準備見好就收,但是他現今再次提出進口汽車關稅,不排除尋找下一個目標的可能。

中美矛盾還需理性看待

中美貿易戰開打初期,中美兩國互加關稅,難以找到對話的突破口。如今,雙方皆能以達成協議的方向進行談判,亦可以看出中美雙方透過此次貿易戰,重新審視了彼此之間的重要,認清中美雙方形成良好關係的必要。

不過,愈到最後時刻愈需要踏踏實實做事。只要協議尚未簽署,一切都存有發生變數的可能。當下最為重要的是,中美雙方代表能夠繼續在中美元首共識的基礎上,推敲協議具體細節,以達成合作共贏的局面。

與此同時,我們應該意識到,即使中美停止貿易戰,也不意味着中美矛盾的消除。中美之間所存在的結構矛盾,是一個長期和複雜的議題,貿易摩擦僅僅是其中一環。如若中美雙方此次達成協議,皆可為兩國提供緩和時間,但兩國關係在未來仍然無法避免遭受挑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