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美國昔日擊毀日本半導體的啟示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日本正經濟侵略美國」、「這是一場新的珍珠港偷襲」1980年代這類的評論充斥美國報章,日本戰後騰飛的經濟發展威脅美國,其中日本的半導體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
後來的歷史相信大家也知道,《廣場協議》間接造成日本泡沬經濟;連同《日美半導體協議》嚴重削弱日本半導體產業競爭力,自此日本失去半導體市場領導地位,成為日美貿易磨擦下的最大犧牲品。

「青出於藍」惹麻煩

美國著名新聞記者兼評論家白修德(Theodore White),在1985年的一個訪問中表示道:「我們在日本戰敗後協助日本重建,協助他們脫離貧困,找來了美國的專業人員教導他們建造電子與機械。他們現在卻反過來用向我們發動攻勢。我希望日本會知道,我們的寬容是有限度的。」

日本的半導體技術沿自美國:1961年日本三菱電機在美國西屋電氣(Westinghouse Electric)的協助下,開發出名為「三菱分子電子」(三菱モレクトロン)的半導體產品。美國對日本的報復,是因為日本承襲美國技術但「青出於藍」,威脅到國自身的產業市場及其領導地位。

1987年的特朗普。當年他仍在商界大展拳腳,忘於建立自己的商業王國。相信他當年也沒想到30年後,會成為美國的總統。(Getty Images)
日本正有系統地吸美國的血───吸美國的血!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會愈來愈嚴重,日本人正嘲笑着我們。

1989年,只有43歲仍在商界大展拳腳的特朗普在電視節目小莫頓唐尼的脫口秀(The Morton Downey Jr. Show)中,如此評論過日本。

這句在30年後,重新出現在特朗普的口中,不過這次目標不是日本,而是中國:中國成為了美國的大問題,中國正在嘲笑着美國。

日本DRAM搶佔世界市場

日本在1980年代迎來了最大的經濟起飛,日本的鋼鐵、汽車、家電、半導體成為日本的工業及出口主力。其中半導體晶片的技術上,成為日本走向高科技的重要標誌。

在1978年至1981年間,日本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世界市場分額佔40%;至1982年底,日本的第一代的64K DRAM更佔了世界市場分額的66%,而且節節上升,成了世界DRAM產業的領導者。

當時AMD的創業者桑德斯(Jerry Sanders),表示在DRAM的發展上他們已完全敗給日本;英特爾(intel)亦決定重整架構,捨棄生產DRAM。DRAM是電腦繼CPU後最重要的元件,美國失去了DRAM市場,對美國半導體產業造成了衝擊。1981年AMD利潤下降三分之二、美國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營收大跌6300萬美元轉盈為虧,美國針對日本的半導體產業聲音陸續出現。

1984年,富士通製造的64K DRAM。當年日本的DRAM水平為世界首位,最高峰時期一度佔有全球八成市場地位。(Getty Images)
一班美國議員正拿着大槌砸爛東芝的大型收音錄音機,抗議日本半導體及電子產品傾銷美國,佔領市場。(Getty Images)

1985年日美半導體之戰正式爆發

1983年,日本通產省應美國商業部要求,成立半導體貿易問題研究委員會。1984年美國洛杉磯舉行奧運,大量的日本電子產品和半導體承勢進軍美國,雙方的磨擦終在在1985年達至頂點,正式爆發。

根據當年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聽證紀錄,美國半導體協會(SIA)給予日本半導體如此的評價:

美國軍方依賴很少,但高科技的技術及武器以抵抗蘇聯。美國半導體產業的衰退,會直接導致我們不得不依賴外國產品,造成國家安全的威脅。

日本半導體自始成為美國眼中的安全威脅。

美國採取一系列的手段扭轉局面:先在1986年迫使日本簽署《日美半導體協議》;阻止富士通收購快捷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再在1987年以日本違反協議為由,向日本半導體、電子用品及電視等施以100%的懲罰性關稅,強制日本必需在美國共同參與下開發半導體技術;美光科技(Micron)、AMD及國家半導體等公司先後控告日本非法傾銷、侵權等指控,迫使日本賠償逾千億日圓。

結果,美國半導體業界在美國的保護下得以穩步成長,同時韓國亦趁機崛起,挑戰日本在各市場的佔有率。儘管日本仍然擁有最高的技術,但受到半導體協議的制肘,自1993年失去了半導體市場的地位,並每況愈下,DRAM市場終被韓國超越。

時至今天,日本DRAM由當年一度近八成的市場佔有率跌至零。在日本東芝2017年宣布變賣半導體業務後,等同意味日本半導體已走向風中殘燭。

1987年至1993年世界半導體市場排行榜,可見日本的製造商正慢慢走下波,及韓國三星的抬頭。(電子部件產業新聞)
1989年,日本泡沬經濟的最後一年,山一證卷的股市告示板。泡沬經濟爆破是山一證卷命運改變的一年,亦是指向其1997宣布倒閉的重大遠原。(Getty Images)

返回今天,美國針對中國的5G技術,與當年對付日本DRAM技術有類同之處。惟因中國5G技術全由華為所有,所以美國集中對付華為,不惜以行政手段,圍堵並封殺華為務求讓其退出市場。

華為只不過是中美貿易戰中的一部分,這與日本半導體是日美貿易磨擦的一部分一樣。日本被迫簽署《廣場協議》後間接造成泡沬經濟,1990年泡沬經濟爆破陷入經濟蕭條,是壓倒日本半導體產業最後一根稻草,無法翻身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段歷史固然值得中國借鑑,但中國與當年日本不同:日本因在政治軍事極度依賴美國,幾乎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且昔日日本並沒有今日中國這般無可比擬的綜合工業實力;更何況,美國人今天面對中國商品還未出現當年當眾毀壞日本產品以為發洩的程度。

昔日之事可以為鑒。如今中美貿易談判的美國領頭人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正是當年美日談判的美方團隊副手。當他和特朗普嘗試以當年的經驗,通過談判讓遏制中國時,北京也對那段歷史有十足的認識。

中國不會犯當年日本的失誤,但當一個更為強硬的美國遇上一個強硬的中國,中美在貿易、科技等領域的磨擦,恐怕只會比昔日美日貿易衝突來的更為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