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中國反應過激嗎?被美國利用嗎?局面空前被動嗎?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察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長曹辛日前刊文稱,「在日本國內無論是在專業界還是新聞界,不少內部人士均認為:中國目前對此次疫情的反應似有過激,從而被美國政府一些人所利用,也使得世界衛生組織(WHO)不得不對中國做出了『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的結論,這一切造成了中國在國際上空前被動的局面。」

「根據以上立場,上述中外各類專家認為應該將此次疫情視為『季節性流感類疾病』,對這種新的傳染病要嚴格防控,但沒有必要過於緊張。正在中國實地考察的原WHO高級醫學官員尤其強調:長期將居民隔離在居所內的做法不可取,它不僅將繁榮、充滿活力的城市經濟人為停滯,更會引發居民嚴重的心理問題,破壞社會的安定。」

文中並未點名是哪些日本專業界人士和新聞界人士做出了上述論斷。更沒有指出原世衛組織高級醫學官員的名字。

以上言論之所以引發人們的關注,在於其認為中國「反應過激」,且被美國政府一些人利用,從而造成被動的局面,認為長期隔離措施不可取。

眾所周知,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一直批評美國反應過度,並呼籲各國不要反應過度,現在上述文章卻稱中國反應過激。到底是中國反應過度還是美國反應過度?中國的失誤真的被美國利用了嗎?中國現在面對的國際局面很被動嗎?

武漢肺炎疫情嚴重,柬埔寨首相洪森2月5日訪華表達對中國的支持。圖為2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柬埔寨首相洪森。(新華社)

首先,中國批評美國反應過度,與上述文章稱「中國反應過激」並非同一件事。中國認為美國撤僑以及將對華旅行警告提升至最高級別是反應過度。上述文章認為中國反應過激是指中國國內的防控措施過激,認為中國目前採取的嚴格隔離措施不可取,應該按照季節新流感類疾病對待,而不是全國性嚴陣以待——前者很好理解,後者則與大部分人的認知存在差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之所以引發恐慌,並不在於致死率這些數據,而在於其為未知性,人類目前在應對流感等方面已經有成熟的應對方案,而新冠肺炎也是病毒性疾病,人類的應對卻是並不成熟的。從經濟的角度考慮,有必要採取不引發恐慌的措施,但應對疫情是一個綜合治理的複雜問題。現在還遠未到談論是否應對過度的時候。面對未知世界,有備無患的積極應對的思路是沒問題的。隔離等措施也是各國目前已知的最好應對措施。

中國採取的措施,除了為中國國內民眾的健康,也是為了避免病毒在國際社會傳播造成一定的影響。這些措施是本着負責任的態度進行的。

日本對新冠肺炎的應對是較為寬鬆的,並未形成全社會應對的嚴格管控態勢。一方面同日本確診人數不多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日本即將舉辦2020奧運會,日本不希望對此有影響,因此希望降低對病毒嚴重性的定性。

日本有權採取寬鬆的措施,中國也可以採取嚴格的措施,這是不同的國情決定的,不能因為日本採取的措施較為寬鬆,就認為中國採取的措施過激。這樣的對比是不科學的。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近日公開宣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或有助於工作崗位更快重返北美,甚至稱之為「勝利」。圖為2018年6月20日羅斯出席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新華社)

其次,對於中國是否被美國利用了,筆者認為美國對華採取過度反應措施,確實與中國國內目前將此事定義為重要事態,世界衛生組織將此定義為PHEIC有關,但並不是中國反應過激才被美國利用,該論述的邏輯是講不通的。

中美結構性矛盾決定了美國一定會就中國疫情發揮,無論中國採取何種措施美國都會如此。也就是說,美國對華不厚道,並不是中國的錯,無需這樣做聯想。

武漢肺炎疫情以來,中國外長王毅同十幾個國家外長通話,解釋中國的政策立場,呼籲各國不要採取過度措施。圖為2月5日王毅(中)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迎接訪華的柬埔寨首相洪森。(新華社)

可以看到,中國外長王毅是中國疫情防控小組成員,截至目前,中國外交部召開四次會議部署疫情防控方面的外交應對。中國一邊呼籲各國不要對華反應過度,同時對美國這種採取過度措施的國家公開提出了批評,還對意大利未知會中國就中斷航線嚴正交涉。

中國從一開始就佈局了國際戰線,主動出擊、積極行動,以降低疫情在國際層面對中國的負面影響。

目前只有一部分國家跟隨美國採取了過度措施,大部分國家都表態支持中國,並未採取過度措施。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2月9日在同中國總理李克強通話時就明確表示未採取過度措施。一些國家比如日本、新加坡官方出面積極引導本國的一些排華情緒,這足以說明中國並未陷入被動境地。

疫情是一時的,合作是長久的,各國同中國利益相連,中國的影響力決定了不會因為疫情就在國際社會陷入被動。必須承認疫情會對經濟有一定影響,但絕非根本性的影響。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無需對疫情過於樂觀,同時也無需誇大疫情對中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