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有話說】中國經濟負增長 供應鏈外移會否帶來第二波衝擊

撰文:蕭予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還在全球範圍內擴散,國際合作抗疫的現實需求愈來愈迫切。4月14日,東盟-中日韓領導人特別峰會以視頻會議的方式舉行,會議結束後各國發表了《東盟與中日韓抗擊疫情領導人聯合聲明》,釋放了積極的合作信號。
中國外交學院戰略與和平中心主任蘇浩教授在接受香港01採訪時分析指出,這次會議具有十分特別的歷史意義,在全球化遭遇挫折的時候,以區域性合作為基礎的合作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未來的經濟發展。

以下為訪談實錄,此為上篇。
採訪:《香港01》特約記者、《世界觀》總編輯,李翔

01:4月14日東盟與中日韓(10+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召開,這是繼二十國集團峰會(G20)之後又一次多邊會議,可以看出,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各國已經開始尋求全球性的抗疫合作,你如何評價這次以區域性合作為基礎的多邊會議?

蘇浩:我認為這次會議開得很及時。首先,新冠疫情正在全球爆發,各國目前還是各自為政,雖然中國向世界分享了經驗並且提供醫療力量援助,但全球抗擊疫情的主要方式還是以國家為單位。二十國集團峰會(G20)召開在先,並沒有提出具體合作措施,現在東亞國家有必要緊密聯繫,探討10+3制度框架下,區域內的多邊合作,共同應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新冠疫情對國家、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都造成了巨大沖擊,東亞國家是聯繫緊密的經濟合作體,產業鏈和供應鏈聯繫尤為密切,這些目前都受到了影響。經濟發展、東亞經濟共同體目標的實現也被疫情拖累。

所以,10+3國家的領導人坐在一起,除了討論如何形成區域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的方式之外,還需要商量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問題,這是非常及時且必要的。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次10+3特別峰會還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全球化正處於轉折點,傳統的全球化已經出現逆轉趨勢。西方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等逆全球化的行為給全球化造成了很大挫折,中國和東亞國家正在努力推動新的全球化,也就是以區域一體化為基礎的全球化,推動形成以歐洲、非洲、北美、南美、東亞以及南亞等區域合作為基礎的全球化,更立體的全球化。

過去西方國家主導下的平面全球化正在迷失方向,疫情中歐洲出現搶口罩物資的行為都是十分自私的。東亞國家應該率先在全球形成區域一體化,加強經濟整合來適應新的全球化發展,這是一個積極示範。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為中方代表參與了此次東盟-中日韓領導人特別峰會。(新華社)

01:目前為止,與會各國已經發表聯合聲明,展現出了合作抗疫的態度。疫情發展到現階段,這是國際合作的一個積極信號,在你看來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對於下階段的抗疫工作有哪些作用?

蘇浩:各國已經意識到了,在疫情面前,沒有種族、國家和邊界的區分,這是全人類當下面臨的最大挑戰,單靠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成功阻擊疫情,所以,只有採取實質性的多邊合作,人類最終才有戰勝病毒的希望。

這次會議各國都提出了應對疫情的具體方案,比如在區域內建立衛生公共醫療機制化合作,建立安全醫療合作研究中心、保持疫情信息透明、及時分享應對新冠肺炎的技術成果等等。各國在會議上應該就進行制度化合作達成了共識,後續會有具體安排。

01:普遍認為,疫情對經濟的衝擊讓各方坐到了會議桌前,中日韓三國對東盟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如何看待疫情對於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這次會議最重要的共識是什麼?

蘇浩: 中國是東亞所有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彼此之間的貿易關係十分密切,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供應鏈,此外,中國和東亞地區的國家形成了一個巨大市場,區域內的貿易量甚至超過了區域外。

疫情對市場和貿易都造成了衝擊,各國人員往來減少、貿易活動放緩,商品不能及時交貨,中國為了阻擊疫情此前甚至按下了經濟的暫停鍵,這些已經嚴重波及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疫情之下,各國開始反思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比如日本就開始考慮重新佈局供應鏈,如此一來,區域經濟的整體產業鏈建構勢必會遭受負面影響,這次會議也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會議上,各國就如何鞏固產業鏈達成了基本共識,減少貿易壁壘,為貿易便利化創造條件也都是會議的重點。可以看出,疫情加強了各國推動區域經濟夥伴關係(RCEP)落地的意願,這是本次會議的重要共識。

01:疫情會促使各國反思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其實產業鏈轉移的話題在中美貿易爭端中就引起了廣泛討論,這次會議就整體產業佈局做出了哪些安排?面對產業外移的擔憂,中國應如何應對?

蘇浩:產業鏈轉移的問題不是現在才出現,近一兩年來,特朗普以美國優先為口號,不斷號召美國企業和其盟國將一些產業鏈從中國轉移出去。此外,隨着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確也有一些產業從中國轉移到了東南亞國家,但這是正常的經濟活動。

中國是世界上生產要素最完整的國家,有着無與倫比的生產能力,有的國家可能考慮不成熟做了產業的矯正,但最後發現得不償失,各國都在重新反思。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美國產業向全球過度擴張,導致國內產業空心化的同時,北美區域製造業的建構也逐步弱化,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號召製造業迴歸可以理解也有必要。

對於本區域的日本而言,提出了將高端產業從中國轉回日本,以及部分轉移到東南亞地區如越南等國,以此分散產業供應鏈。從日本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也可以理解,但效果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因為也有人發現,轉移出去之後生產成本反而比在中國時更高了,所以還需要思考更合理的產業佈局。

這一次10+3峰會,各方可能提出了這個問題,即如何鞏固現有的有效產業鏈和供應鏈。我認為,如何合理佈局東亞整體產業鏈,認真落實安排,都是各方關注的首要問題。

對於中國而言,一定程度的產業轉移,其實是低端產業的轉移,這是由經濟發展規律決定的,中國也沒有必要過分擔憂。因為中國有製造業和全產業鏈的優勢,這一點應該自信,有的產業鏈是無法脱離中國的。中國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優化現有產業,這次會議提供了思考的契機,中國應該考慮建構一個更合理、更紮實的東亞產業鏈。

01:從中國轉移產業是一種思考的趨勢,對於中國來說,有哪些利和弊?

蘇浩:從中近期來看,確實有一些消極作用,美國的經濟部門已經開始提出製造業迴歸的問題,歐洲也有類似的想法,尤其是疫情照出這些國家基本醫療設施、防護物資的生產能力不足,所以它們肯定會考慮將相關產業轉移回國內,加強自身的生產能力。

從長遠來看,中國除了有全產業鏈的優勢之外,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需要靠近市場的產業可能就不會選擇轉移,這些產業需要考慮中國優越的產業鏈條件和中國的巨大市場之外,甚至還會考慮與中國經濟結構緊密結合。

全球需要一種合理、完整的良性產業佈局,包含國家、區域以及全球這三個層面在內,中國也有能力和優勢加入到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佈局當中。

01:在供應鏈調整的過程中,是否會增強東盟國家、東北亞國家與中國的競爭關係?

蘇浩:疫情的衝擊,讓東南亞國家感受到更有必要與中國合作,在這次10+3峰會之前,東盟也召開了一次峰會,可以看出,東盟成員國單獨應對疫情的能力較弱,需要中日韓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國家的援助和支持。

應對疫情本身,東盟國家需要與中日韓合作,甚至需要直接的援助。中國在峰會上已經承諾給予東盟包括口罩、防護服等大量物資援助,這也體現了東北亞、東南亞國家在疫情面前合作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東盟雖然有十國,也在試圖進入各自的市場,但客觀來看,由於東盟是相對分散的區域,整合程度較低,所以經濟上也需要與中日韓等國家合作。

前面提到,日本將一些產業轉移到東南亞,實際上也不能徹底轉移,原料還是要靠中國提供,東盟和整個東北亞國家的產業鏈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整體,無法改變。

疫情讓各國意識到產業鏈的重要性,部分產業中斷會導致整體生產活動受到限制,這也是各國為什麼要討論整個東亞區域內產業鏈部署的原因,東盟國家實際上更需要與東北亞國家更好地進行生產上的連接、更好地形成合理產業佈局。尤其是在糧食供應問題上,東南亞糧食供應市場需要與東北亞整合,東盟只靠自己很難解決問題。

01:聯合國也就糧食安全發出了警告,稱可能由於疫情擴散導致糧食減產。本次峰會上,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也特別提及糧食短缺的問題,在你看來,這次峰會是否提出了解決方案?

蘇浩:糧食安全,特別是維持大米市場的穩定,也是峰會的一個重要議題之一。東亞國家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以大米為主糧,中國、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大米市場供應國,中國同時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進口國。大米涉及民生問題,涉及到人民的口料問題,各國都非常重視。

由於疫情爆發,勞動力居家隔離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糧食生產,就像菲律賓所說,加上供應鏈受阻,糧食供應不順暢,就會導致有些國家從國家利益出發,限制糧食出口,對地區糧食市場的問題造成消極影響,所以本次峰會將大米供應問題作為重要議題討論。

關鍵在於東亞國家形成政策和市場的供應協調來穩定大米市場,就出口和進口問題進行協商,保證地區糧食供應順暢。必要的話還需要探討大米糧食儲備等問題,就長遠風險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