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解封條件未臻完善 各國尚須如履薄冰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上周一(4月20日),正當德國正式容許店面面積800平方米以下的商戶重新開業之際,意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希望我可以說『大家立刻重開一切吧』,不過這樣的決定將是不負責任的。」在歐美疫情漸見緩和之際,解封與否,以及如何逐步解封的討論,勢將無休無止。

在歐美各國中被視為抗疫範例的德國,上周一也開放最後學年期中的學生回校應付考試,其全國性的社會疏離(social distancing)指引亦將於5月3日到期,屆時料將進一步容許其他學校恢復上課。由於抗疫隔離政策屬於各州事務,在一些州份繼續實施州內居家隔離令的同時,另一些州份卻容許面積比聯邦政府建議更大的商戶開業。

德國解封的準則集中在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之上。根據4月17日的數據,德國的基本傳染數為0.7,即每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在假設為毫無免疫力的人口中將平均帶來0.7人染病。如果其基本傳染數不變,以德國每日新增約2,000個確診患者的數據為例,在四個周期以後,其每日新增確診個案數字將跌至約480人,長遠而言疫情將近乎滅絕。

默克爾警告各州不要過急解除社會疏離措施。(路透社)

不過,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警告國民解封是「如履薄冰」的危險嘗試。她指出,如果基本傳染數上升至1.1的話,德國的醫療體系將於10月超出負荷;如果數字是1.2的話,超負荷的情況將於7月出現。其意思是指,只要每個新冠病例的傳染能力在邊際上有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其影響將舉足輕重。

為何要「履薄冰」?

除了德國之外,奧地利、捷克、挪威、丹麥、意大利、西班牙等一系列歐洲國家,以及美國多個南部共和黨州份已陸續落實不同程度的解封措施。

奧地利早於4月14日開放小面積店舖,而商場與髮型屋將於5月1日重開;捷克已訂下「解封五步曲」,從4月中起至6月初逐步實施,目標是要在6月8日讓包括餐廳、酒吧、酒店在內的各個行業全面復市;挪威與丹麥也首先開放年輕兒童回校上課;意大利於4月中亦逐步讓林木業與電腦製造業的從業員回到工作崗位;西班牙除了已讓建造業和製造業工人復工外,自上周末起也讓14歲以下兒童在監管之下外出;而美國的喬治亞州(Georgia)更是希望「一蹴而就」,上周五(4月24日)先讓髮型屋、按摩場所、健身室重開,並將於本周一(4月27日)容許餐廳、戲院恢復營業。

我們要問的是,既然病毒並未消失、人民未有普遍免疫、有效而安全的特效藥與疫苗也未見有成,何以各國不先穩站岸邊,讓人民繼續居家隔離至絕對安全為止,而要急於解封而行於薄冰之上?

首先,這是一個經濟問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估算,如果各國能在本年第二季度內經歷抗疫隔離管控的頂峰,並於下半年回復正常經濟活動的話,本年全球經濟生產總值也將收縮3%,遠高於2008年金融海嘯翌年的0.1%;而全球超過170個國家的人均實質收入將下跌,情況遠遠差於疫情前超過160個國家將錄得人均收入增加的預估。

這種衡擊對於發達經濟體尤為嚴重:美國經濟將收縮5.9%,歐元區經濟將收縮7.5%、日本將收縮5.2%、英國將收縮6.5%。同時,中國、印度、東盟五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傳統上經濟成長較為迅速的國家,料將分別錄得1.2%、1.9%,以及-0.6%的經濟增長。如果隔離管控延續至第三季,其結果更是不堪想像。

經濟問題與疫情同樣跟人命與健康相關。根據一項追蹤歐洲1970年至2007年經濟活動與死亡率的研究顯示,當失業率上升1%,自殺數字也將隨之上升0.79%;一項2000年在美國發表的同類研究也錄得1.3%的自殺數字上升。雖然相關自殺數字被同期下降的交通意外死亡人數抵銷,可是新冠疫情下的全民自我隔離前所未見,此狀況所會導致的精神病患可能會加劇相關影響。

西班牙14歲以下兒童被禁止出門6周後,於上周日(26日)開始可以外出。(路透社)

根據一項美國的研究,在美國多州3月中開始落實居家隔離之後,直至3月底,認為新冠疫情對自己精神健康有負面影響的受訪者比例就從32%急升至45%。同時,另一項比較2003年沙士(SARS)疫情與2009年H1N1流感疫情期間受隔離與未受隔離者的研究也顯示,受隔離者其後的創傷後壓力綜合症(PTSD)評分,以及精神病徵嚴重需接受診斷的比例,也比未受隔離者高出至少四倍。

由於任何施政者也無可避免要接受為人命訂價的政策考量—例如新西蘭的財政部就提供量度每年生命價值的標準作為決策參考—如果政府能夠滿足一些保障人民免受疫情過大損害的條件的話,逐步解封讓經濟重拾活力、讓人民生活趨近正常,的確是值得進行的嘗試。

解封與否的先決條件

解封的首要條件是疫情已過高峰,並呈現明顯下行、可控的趨勢。這有很多不同的量度標準。根據美國特朗普政府公布的《重開美國指引》,其準則是「類近感冒病例與類近新冠肺炎徵狀案例在14天內呈現下行趨勢」,以及「新冠病例或確診佔總測試比例在14天內呈現下行趨勢」。相較之下,英國政府宣稱的解封準則中,則包括「持久而一貫的死亡率下降」,以及「可控制的傳染率」。每一個國家在此也應該明言其標準為何。

孔特宣告在全國封鎖7周後,將於5月4日逐步解封,讓意大利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抗疫「第二階段」。(路透社)

更重要的是,正如世界衞生組織(WHO)的建議一般,一國或一地的醫療系統必須能夠「檢測、隔離、治療每一個個案和追蹤每一個感染接觸點」。

首先,在檢測的層面,其目標是得出一國疫情的真象。數據收集機構常以每百萬人中的檢測數字為量度標準,不過這個標準忽略了各國檢測落實時間、適用範圍等條件的差異。較佳的準則是病毒測試(或核酸測試)的陰性對陽性樣本數目比例,有世衞官員就曾指這個比例應該大約達至10:1才算充足。以此等標準而言,世界各國也尚有極大的改善空間,即使是德國也只能剛好達標。

正如特朗普連番指出,美國的檢測總數冠絕全球,其以人口比例計算的檢測量亦超過韓國。不過,根據哈佛大學上周一公布的研究,要全面解封的話,美國要能夠每日檢測500萬至2,000萬人,即每日測試約2%至6%的人口,是今天檢測能力的數十倍以上。如果同類的數字也適合於世界各國的話,連以檢測能力聞名的韓國,甚至首先落實全民隨機檢測有成的冰島,也未能實現這個層次的檢測能力。

進一步而言,醫療體系的應付能力是最核心的解封先決條件。一國逐步解封之後,絕對有可能會迎來病例的增加,因此,醫療體系必不能在解封前就處於飽和狀態。在這方面,我們不只要看醫院的既有硬件(諸如病床、呼吸機等),還要看個人防護裝備(PPE)的供應是否穩定和充足。

以英國為例,即使不計公共衞生系統「國民保健服務」(NHS)在英國各地建立起來的臨時醫院,其既有的預留病床數目已高於新冠肺炎住院病人數近兩萬,可是英國政府卻遲遲未能為前線醫護提供足夠的防護裝備,因此,「國民保健服務」即使硬件充足亦無助解封。

在追蹤傳染鏈的能力上,雖然歐盟委員會、歐洲多國,以及美國的蘋果公司及Google,都有落實使用手機程式記錄和追蹤接觸感染案例的取向,可是無論是藍芽近距離連線資料,還是全球定位系統(GPS)數據,也難以提供受查人士之間進行過何種接觸的資訊,「人海戰術」的追蹤能力絕對不可或缺。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按照武漢抗疫經驗的推算,美國至少要有26萬人負責追蹤傳播鏈,然而目前美國只得數千名追蹤員。

要滿足上述的檢測和追蹤標準,需時以年月計算,根本不能趕在經濟崩塌前成事。因此,各國解封就不能一蹴而就,必須以分而治之的方法,步步為營地施行,先確保疫情受控、醫療系統有剩餘能力,並確保個人保護裝備的充足供應,隨後才可開放風險較低的行業;待見解封未有讓疫情惡化再實施進一步的鬆綁措施,同時不斷增加檢測和追蹤能力。正如默克爾所言,解封的影響要待14天才可見。如果疫情惡化的話,各國就無可避免再要重新禁制人民活動。

目前,人們沒有新冠病毒的有效治療方法,沒有普遍的抗體,也不知道最終能否獲得可讓人體免疫的抗體或者有效而安全的疫苗。在逐步解封難以避免的情況之下,要回復一部份的正常生活,人們也同樣要抱持「如履薄冰」的心態,自律避免非必要社交接觸和維持高水準的衞生習慣,否則即使政府完全滿足解封的條件,往日「正常」的生活方式也只會將社會再度推向全體隔離之中。

上文刊登於第211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27日)《解封條件未臻完善 各國尚須如履薄冰》。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