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2020|總統辯論終歸正常 特朗普如「離水之魚」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10月22日晚,美國大選的最後一場總統辯論在田納西州(Tennessee )舉行。令不少人驚訝的是,特朗普一改首辯時插話不停的作風,帶來了一場相對傳統的辯論。或許是迫於首辯後輿論對於特朗普製造混亂的普遍負面評價,收斂的辯論風格讓他更貼近傳統意義上的總統形象,卻也因此顯現了他扮演總統角色的能力不足。

總統辯論回歸傳統

和不到一個月前的首場辯論相比,拜登和特朗普這次的針鋒相對顯得文明的多。特朗普插嘴的次數屈指可數,在因時間限制被主持人打斷發言時也基本尊重了現場秩序,與此前頻繁插話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兩位候選人雖有針鋒相對,卻大體上保持冷靜,且鮮有同時發言來蓋過彼此聲音的情況。

特朗普對拜登的攻擊中,雖有再次提及拜登兒子利用父親的副總統身份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指控,但大體集中在其過往政績及此次競選的政綱上,更沒有了首辯中幼稚的「拜登一點也不聰明」之類的人身攻擊。

不僅如此,在觀點的表述上特朗普也一改以往的反覆無常和跳躍性思維,敘述顯得有條理的多:一邊接連攻擊拜登的事業型政客的身份,緊接着又指責他常常迴避對自己子女的許多批評。

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二場電視辯論由於此前特朗普感染新冠肺炎而取消,10月22日的辯論於是成為本屆大選兩位候選人的最後一次對局。(路透)

沒有了無視規則、插話不斷和人身攻擊,兩位候選人在政策上的討論均得以突顯。縱觀整場辯論,特朗普在環境議題上,抓住拜登試圖改革石油工業而可能造成失業問題,攻擊拜登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政策弊端(雖然當中存在不少錯誤訊息);他突出了自己作為總統對刑事司法的改革、以及對傳統黑人高校的撥款;並試圖通過對今年的關鍵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有着重要影響的頁岩油氣產業問題向拜登施壓。

為何「畫風突變」?

但這種轉變不僅僅是因為被辯論主辦方設置了一個「消音按鈕」。這個新的規定雖然避免了兩位候選人在就每個議題做兩分鐘獨立發言時被打斷,但在此後的自由辯論中,麥克風卻是保持開啟的。而特朗普即使在自由辯論期間也沒有頻繁插話,這的確說明特朗普此次辯論風格是主動的策略調整。

不過,「消音按鈕」的背後,輿論對於首場辯論混亂情況的普遍不滿,可能是特朗普風格大變的原因。在以往的總統大選辯論後,對於辯論的評價總是由兩位候選人的支持者各執一詞,但上次的辯論,無論觀者的政治立場,民眾普遍對其混亂狀況存在共識——這其實可以說明,過去美國民眾對總統候選人仍有「應當看起來像個總統樣」的期待。

「真正的輸家是美國選民」、「辯論讓美國難堪」等論調主導了首辯後的輿論。而有着平均每分鐘插話一次的記錄的特朗普顯然是製造這種混亂的罪魁禍首。傳統自由派媒體的評價自然糟糕,但連霍士新聞台(Fox News)都在文章中引述特朗普的辯論教練、前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的評論,稱特朗普的表現「過了火」。

在9月29日的首場辯論中,主持人華萊士(Chris Wallace)因過程中過於頻繁的插話甚至一度暫停辯論,提醒候選人如此打斷彼此發言難服務這個國家的民眾。(Getty)

這種不滿的出現是可以預見的。總統辯論在政策討論上雖談不上多有深度,但它依然對美式民主有着重要的象徵意義。兩位候選人就政策問題唇槍舌劍、展現各自的領袖風範,讓選民為他們作出高下評比。但首場辯論顯然發揮不了這樣的作用。而特朗普更是把對這種傳統權當兒戲,自然會引起選民對其是否有成為下屆總統的資格的疑慮。

特朗普這一場辯論的表現,似乎就是在試圖糾正這種印象,扮演一位傳統意義上的總統,甚或希望其「總統氣派」能夠壓過白髮蒼蒼、慣於談話迂迴的拜登。

失去優勢的特朗普

但是,沒有了戲謔、嘲諷和以及極具爭議性但引人注目的人身攻擊,特朗普就像是被迫從自己擅長的「真人騷式」比賽中進入了傳統上較為嚴肅的「總統辯論」,仿佛魚離開了自己的水域,不僅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更凸顯他認真飾演總統角色時的平庸,甚至不濟。這些弱勢不僅體現在拜登對其疫情處理、邊境難民兒童和醫療保障等問題上的尖銳攻擊,更體現在特朗普本人未能在這些議題上給出有說服力的政策,為自己的重選提供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