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英國變異病毒失控 美歐態度為何截然不同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人們普遍將疫情防控希望寄託在疫苗身上。圖為新冠病毒毒株模型(AP)

「由變異病毒毒株引發的疫情『已經失控』」,英國衛生大臣夏國賢(Matt Hancock)12月20日發出上述警吿,此前一天(12月19日)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表示,新冠病毒(SARS - CoV-2)變異後的傳播性,比已存在的病毒毒株高出70%。他還宣布從20日起,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將從目前的三級防控級別升至四級,為期兩週。對應的措施類似英格蘭地區2020年11月開始實施的大範圍「禁足」措施。

英國消息一出,歐盟多國相繼宣布關閉邊境、停飛往返英國航班等措施。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1個國家採取了行動。德國和西班牙政府希望歐盟採取統一行動,全面禁止歐盟國家和英國之間的航空旅行。

不過美國並未跟進相關封禁措施。

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HHS)助理部長、海軍上將佈雷特·吉羅(Brett Giroir)12月20日接受了美國廣播公司(ABC)一檔節目的採訪。他說,美國衛生部會持續關注英國疫情,但目前「無需拉響警鐘」,並認為沒必要限制英國的航班。「因為病毒已經發生過4,000餘次變異,現在『沒有迹象表明變異後的病毒正在征服英格蘭』」。

英國最近一項研究表明,非處方漱口水將有可能抑制新冠病毒。(Getty Images)

拜登(Joe Biden)團隊的衛生官員同樣表示,他們還在觀察英國疫情的發展情況。「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變異後的病毒更加致命。」「也沒理由說疫苗對變異後的病毒就一定無效。」

為什麼面對傳播性更強的變異病毒,英國已採取超乎尋常的措施,歐盟普遍對此風聲鶴唳,而美國卻表現出雲淡風輕的樣子?

在筆者看來,沒有必要放大各國應對態度的不同,因為各國的疫情防控並不相同。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2月19日公布的疫情數據顯示,18日全美報吿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40萬例,達403,359例,以近一倍的增幅再次刷新全球範圍內一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最高紀錄。而同期12月20日英國官方數據顯示,英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5,928例。截至當地時間20日14時,法國過去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12,799例。截至當地時間12月20日0時,德國新增確診病例22,771例。

+1

就日新增病例來說,美國疫情已經失控。過去數月,失控增長的確診病例數量說明美國不能通過執行封鎖、隔離等措施來有效防控疫情。疫苗是美國從政府到民眾防控疫情的希望。在疫苗儲備方面,美國預訂總數達到9億支,人均3支,足夠所有美國人接種。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經批准輝瑞疫苗和莫德納疫苗投入緊急使用。因此傳播性增長與否,是否採取斷航等措施對美國來說並不重要,全力推進疫苗分發是美國的頭等大事。

英國與歐盟各國的疫情防控壓力也很大,但是採取社交距離等措施有一定的效果。美國無法執行嚴格的防控措施在於兩黨截然不同的態度,內部政治鬥爭導致無法形成社會共識。

歐盟諸國也有諸多民選政治的弊端,但政治的極化程度還沒有到美國的嚴重程度。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默克爾(Angela Merkel)等領導人能夠保持一定的政治權威,有力推進相關防疫措施,因此斷航是可採取的手段。

歐盟也訂購了大約12億—14億支的疫苗。但疫苗並非是萬能的,推廣疫苗的同時,採取防控措施仍然是重要的。與美國只能寄希望於疫苗不同,歐盟各國在疫情管理方面有更多的選擇。可見,不同國家採取不同的措施是依據各國的能力、需要來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