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貝佐斯巨富「隔空交火」是私人資本的太空爭霸

撰文:葉侃
出版:更新:

「為了最快要數年之後才能投入使用的柯伊伯(Kuiper Systems,亞馬遜旗下)衛星系統,現在阻礙星鏈網絡(Space X旗下)的部署並不符合公眾利益。」——1月26日,面對老冤家亞馬遜創始人兼行政總裁貝佐斯(Jeff Bezos)透過公司發布的批評,剛剛力壓貝佐斯躋身全球首富的馬斯克(Elon Musk)毫不客氣地揭球面具,點明柯伊伯的「落後」。

導致貝佐斯如此不顧商場顏面發難的導火索是於去年12月初Space X從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以下簡稱「FCC」)那裏拿到的為期10年,總計10億美元的「美國鄉村數字化基金」——該基金旨在為數以千萬計的美國鄉村或邊遠地區家庭建造高速衛星網絡系統——同時,在後起的柯伊伯系統正想追趕星鏈網絡之際,Space X的馬克斯卻要求FCC容許其衛星放置於較原計劃為低的高度,此舉卻被亞馬遜高調批評為執意「窒息競爭的嘗試」。

對於以亞馬遜為代表的衛星通信領域「後起之秀」來說,考慮到馬克斯疑似阻礙競爭的舉動,貝佐斯旗下公司因此發難也自在情理之中。

+1

行文至此,這似乎只是兩大私人資本之間在航天領域的互掐。但如果把觀察視角拉長拉大的話,則會發現一副頗為複雜的航天產業圖景。其中,私人資本、國家隊乃至外部強權交相纏繞,難解難分。

去年6月Space X的載人龍飛船首試成功之時,外界輿論對私人資本在航天領域的強勢崛起驚呼不已。必須承認,這種驚歎是有現實依據的,因為彼時Space X在航天領域的異軍突起已經讓該領域內某些老字號國家隊坐臥不寧了。

面對龍飛船單名宇航員5,800萬美元的「最優報價」,自2011年美國全面停飛航天飛機以來,長期承接美國大空總署(NASA)載人航天業務的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坐不住了。

俄聯邦分管科技工業的副總理兼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Dmitry Rogozin)在試射成功的次日即表示,俄方正在考慮把載人發射單價從之前的8,600萬美元降至7,000萬美元以下,以便與Space X競爭。

2018年4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副總理羅戈津的陪同下,參觀在莫斯科舉行的,由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主辦的航天產業展。(Getty Images)

在載人航天之外,Space X在常規火箭發射領域同樣有着不俗成績。今年1月24日,就在馬斯克與貝佐斯互懟的兩天前,SpaceX順利完成其「小衛星搭便車」計劃的第一次任務。

獵鷹9號火箭一次將143顆衛星送入軌道,發射了包含政府和私人客戶的133顆衛星以及SpaceX的10顆星鏈衛星。此次發射不僅開啟了全新的太空拼車時代,還創造了單次發射衛星數量的新紀錄。

從上述成就來看,以Space X為代表的私人資本集團在航天領域似乎已然擁有某種與國家隊平起平坐乃至在條件合適之時叫板後者的力量。

然而,如果細究新千年以來的航天產業發展歷程,尤其是當中國家隊與私人資本之間的微妙互動關係時卻不難發現:迄今為止,私人資本在航天產業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充當了國家隊的輔助性角色,雖然這一「副手」角色有着愈發明顯的走強之勢。

更為重要的是,私人資本在航天產業的壯大通常是國家隊受制於種種因素,而有意放手培養的結果。

以航天第一強國美國為例, 2003年2月發生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墜毀事件讓彼時NASA的業界聲望與公眾信譽都遭到沉重打擊。

在事故發生的次年,當時的小布殊(George W Bush)政府就宣布NASA旗下的所有航天飛機將在完成國際空間站建設任務後全部退役,同時按比例削減NASA的科研項目和財政預算。

受到官方與主流輿論雙重夾擊的NASA為全力挽回聲譽及損失,不得不在2005年首次向私人資本開放此前完全為國家隊壟斷的航天產業,其中載人航天的「公私合營」計劃受到了NASA高層的重點關注。

從2005年至今的16年間,NASA揀選出一系列被其專業評估認為有潛力或資質的私人控股科技公司,從人才、資金及技術層面出發,進行了全方位的幫扶與培養。

最終脱穎而出的兩大幸運兒是Space X和波音集團,考慮到波音集團長期以來與五角大樓的特殊關係,這裏面「貨真價實」的私人資本只有Space X一家。得益於NASA言傳身教般地全力扶持,加上初創型高科技企業的迅猛衝勁,Space X乘勢崛起。

+2

不僅在載人航天領域成為獨樹一幟的新秀,還將這一紅利「外溢」到航天產業的其他環節:由馬斯克策劃,Space X一手打造的星鏈計劃就是這一新晉玩家在載人航天之外的最為引人矚目的閃光點所在。

不過,在Space X風光無限的背後,反映出的仍然是當下航天產業中國家隊主導,私人資本陪跑的基本格局——文章開頭馬斯克與貝佐斯之間圍繞國家隊主導的航天項目所展開的激情互批即是這一格局的生動寫照。

更為殘酷的現實是,從當前情況來看,培養出像Space X那樣在航天產業中共挑大樑的私人資本,或許只有第一航天強國美國才能做到——這是以其自冷戰時代以來令其他強權望塵莫及的天量資金投入為前提的。

在美國之外,俄羅斯自蘇聯解體之後在航天產業上一落千丈,在普京(Vladimir Putin)當政之後才勉強接續着蘇聯的老本。歐洲太空總署(ESA)的預算投入只有NASA的零頭,中國雖然在航天產業上緊追慢趕,但目前尚不具備培育出Space X量級民營航天排頭兵的條件。

因此,毫不誇張地說,讓私人資本在航天產業中共挑大樑的場景,當下只可能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才消耗得起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