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或對緬甸軍方發動非常規制裁|專家有話說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扣押了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和總統温敏等政要。隨後,緬甸軍方宣布根據緬甸憲法第417條對國家實施一年的緊急狀態,任命吳敏瑞為臨時總統。同時軍方發表電視聲明,在國家緊急狀態結束後,緬甸將會重新舉行大選,國家權力也將移交給新當選的政黨。在實施國家緊急狀態期間,將會改革聯邦選舉委員會,重新核查去年11月大選過程。
局勢仍然在變化之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紛紛表態譴責緬甸軍方行為,並威脅制裁。此次政變,對於緬甸艱難的民主化過程到底意味着什麼,局勢將有哪些可能的發展方向,圍繞以上問題,《香港01》採訪了中國社科院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許利平。

01:軍方聲稱是因為選舉出現了舞弊而發動政變,在你看來,這個理由是否成立?就此次政變而言,會分別在短期、中期、長期在成什麼影響?

許利平:短期內毫無疑問,對緬甸民主進程是一個打擊,對憲政體制造成一定程度的停擺。中期來說,緬甸的憲政體制需要進行重新的規劃。長期來看,可能對緬甸的民主進程是複雜的一種影響,因為現在還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表面上看,這一次政變起因於選舉的爭議,但實際上,更多的是體現了軍方和民選政府在權力分配上出現了尖鋭的矛盾。這種尖鋭的矛盾,與民盟勢力的不斷擴大有關,這增加了軍方對自己利益受損的一種擔心。

01:從政府組成來看,緬甸實際上是一個「雙政府體制」,即當選政府和軍人共享權力的體制,在外交、經濟等方面,現任政府具有發言權,但軍方實際控制國防、安全和內政等方面。2008年憲法進一步確保了軍隊的權力和地位,使得軍人天然在各級議會佔四分之一的席位,內閣中內政、國防、公安以及邊境事務部門的領導人選也由軍隊總司令負責提名,這就保障了軍隊在緬甸的核心政治影響力。這樣的一個雙政府體制,是否註定緬甸無法走出以往軍事獨裁的陰影?進而言之,民主化也註定無法順暢推動?

許利平:因為這種「雙政府體制」是緬甸憲政結構性的困境,這種結構性困境,在短期內很難解決。所以,如果這個結構性困境不能得到解決,那麼緬甸很可能會走向泰國式的軍事政變的老路,陷入惡性循環。

2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就緬甸政變發表聲明譴責,並「威脅」要對緬甸實施新的制裁。(AP)

以前緬甸的政治結構和政治轉型,更多的是借鑑印尼的模式,也就是說,軍方分步驟的退出政治歷史舞台。現在軍方在議會裏面擁有四分之一的席位。逐步取消軍方在議會裏的席位,軍方淡化政治的功能,專注於專業軍事的功能,這是印尼模式。

但目前來看,特別是美國的這次選舉,應該說對緬甸類似軍方的這種行動,以及對緬甸民主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示範。對正處於民主轉型的國家來說,特別是這些軍方來說,給了他們極強的自信心,也就是民主選舉中的舞弊,是一種經常化的事情,是一種改變民意的過程,實際上是沒有合法性的。軍隊,以這個維護所謂的自由民主選舉,而採取行動是具有合法性的。

所以,我想緬甸發生這一切間接地與美國有一定關係。

遭遇政變之後的緬甸↓

+6

01:有一種觀點認為,緬甸政局發展到今天,與昂山素姬本人也脱不開干係。在昂山素姬上任之前,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生前就曾經警吿過,像緬甸這樣軍方在國家政治中發揮決定作用的國家,對昂山素姬來說,最明智的做法是在民選政府產生後即退居幕後,作為一個精神象徵存在,通過個人影響持續對軍方和民選政府發揮政治影響,而不是走上前台曝露自己的執政無能。這樣,既能持續保持個人已經高度神化的形象對軍方施加壓力,使軍方不敢對民選政府輕舉妄動,也可以從側翼為民選政府執政輸送能量支持,以精神領袖的超然地位裁決軍方與民選政府的利益衝突,從而徐圖削弱軍方在緬甸政治結構中的權力,增進國家政治的民主成分。對此觀點,你怎麼看?

許利平:李光耀先生很有政治手腕和政治智慧,他這麼說也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說,昂山素姬沒有必要親力親為參與行政管理,畢竟她沒當過行政的首腦,也沒有執政的經驗,從她執政的這幾年來看,實際上並沒有很亮麗的「成績單」,這也是軍方要發動政變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就是看到了她的施政能力是不足的。

如果昂山素姬能如李光耀所言,遠離日常事務,超脱於這種行政事務,可能不至於走到今天,畢竟軍方對昂山素姬還有天然的不信任感。在這方面,雙方的矛盾是由來已久的,並且今天這種局面跟昂山素姬本人的性格、溝通的方式也有關係,只不過對軍方來說,雖然面子上說得過去,但心裏其實是各有盤算的。

01:緬甸的內部變局之外,現在各方也很關注外部因素的影響。美國、澳洲等已經表達了譴責,並呼籲釋放被扣押的政要。拜登(Joe Biden)威脅恢復對緬甸的制裁。聲明稱:「基於緬甸的民主化進程,過去10年,美國取消了對緬制裁。逆民主化進程將讓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制裁的相關法律和機構,並採取適當行動。」中方在2月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也給了很中性的回應。在您看來,外部因素將如何影響緬甸政局?

許利平:我個人認為,緬甸今天局面的變化,美國和西方國家是不能容忍的,他們用的「譴責」這個詞,應該說用詞是非常嚴厲的,體現了他們對緬甸目前狀態的零容忍。未來可能西方國家會採取一些更加極端的措施,除了普通的制裁以外,是不是會對緬甸的軍方領導人採取行動,這個行動,我想不僅是傳統所說的制裁,涵義會非常的豐富。

至少對於拜登政府來說,他現在對緬甸的政局,肯定要有一個深度的關注,畢竟這涉及到美國的全球形象。我想這應該是拜登政府正在探討的重要事項。

01:此前,中國外長王毅剛剛結束了緬甸訪問,並分別會見了軍方和民盟的領導人,外界也很關注,中國會在其中扮演着怎樣的角色。有學者預計,此次的政變行動不會對中緬關係帶來巨大影響。因為北京和緬甸軍方長期保持友好關係;若緬甸徹底恢復軍政府制度,西方民主國家料將對緬甸施壓,反而會使中緬關係變得更密切。

許利平:應該說,要發展中緬關係,要超越緬甸政治各派的分析,應該更多聚焦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所以,在處理對緬問題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更多關注中國在緬甸的投資和項目,評估風險。至於緬甸的內政,中方還是希望緬方自行來維護,恢復國內的穩定,中方肯定不會去介入。

01:中國一貫的外交原則是不介入他國內政,但是在緬甸的問題上,尤其是在羅興亞人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看,其實已經介入到了。

許利平:在羅興亞上的問題,我想更多的也是緬甸的內政,所以中國還是通過緬甸政府妥善處理。關於這一點,可能中國和西方國家在一些價值觀方面不一定完全一致,但總體上中方也並沒有干預緬甸的內政。

2020年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一)、緬甸總統吳敏(中)、緬甸領導人昂山素姬(右一)在內比都出席中緬建交70周年紀念活動。(AP)

現在也有一些學者提出來,在一些問題上中國要建設性的介入,但是如何建設性的介入呢?比如說關於緬甸的和平進程,中國是建設性的介入,因為這涉及到了中國的一些核心利益,民地武和緬甸的和平進程直接關乎中緬關係的安全和穩定。至於緬甸的內政,各派的爭鬥,並不在中方的核心利益中,中方不可能介入。

01:你在緬甸政變後所寫的評論文章中寫道,緬甸作為東盟的一員,政局的變化,可能會引起東盟國家的關注。雖然東盟奉行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但緬甸政局變化很可能為東盟一體化進程帶來新變量。可否展開來談談這裏的「新變量」?緬甸會否回到軍事獨裁的原點?

許利平:我們知道緬甸是東盟的成員,所以東盟的一體化也當然需要緬甸積極的參與,這個非常重要。而在東盟這個共同體裏面,有一些具體且詳細的規定,對軍方來說,這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對於東盟國家來說,希望緬甸處理好自己內部的事務,不希望緬甸內政來干擾東盟的一體化。

至於緬甸是否會陷入長期的軍事統治?我想這種可能性應該不存在。很多人也有質疑,畢竟緬甸軍方在緬甸佔據了50年的統治,以前也做過,1990年也翻過大選的結果,這是軍方以前玩過的。但是今天的緬甸不是10年前的緬甸,也不是20年前的緬甸,緬甸國內的政治生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以,也不是軍方說通過國家緊急狀態就能進行軍事管控的,可能某些方面軍方也是心有餘力不足,如果一意孤行這樣做的話,甚至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所以今次的政變,也是一個節點。最終的結果如何,關鍵是取決於軍方,在這個方面如何合理的管控,如何來把握這個度是非常重要的。

01:在這樣的節點之下,緬甸社會爆發大規模社會衝突的可能性有多大?

許利平: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因為昂山素姬已經說了,要號召民眾不承認這種國家緊急狀況,不承認軍方的這種行動。實際上,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應該說緬甸有着多重壓力。未來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是仍然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