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合眾國的分裂史:南北戰爭中的國會

撰文:廖士鋒
出版:更新:

美國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分裂,長達四年的戰事,蓄奴州成立的南方邦聯(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曾經幾乎要被英、法等國正式承認,縱使最後李將軍(Robert E. Lee)戰敗,南方民間仍然流傳着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英雄失敗主義論述。由此,美國的分裂與重建成為1860年代的政治社會主軸,而象徵美國團結的國會,其建築也在這個時期有了巨大的變化。

國會山莊圓頂完工

美國國會山莊在1814年毀於英軍入侵,戰後重建以銅包覆木材為基礎,但由於空間日益侷促、有火災隱憂,在1856年拆除,新一次的重建雖然遇到了南北內戰,卻也立下美國政治建築的典範,巍峨的圓頂於1863年正式完工,上面還有一座近6公尺高的青銅自由女神雕像,這個格局迄今未變。

主導這次修建、特別是圓頂建築的是當時知名的建築師托馬斯.沃爾特(Thomas Ustick Walter),他在1851年被時任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Millard Fillmore)任命為國會擴建總監,在任期間長達14年,他離任後不久,南北戰爭也吿終結。沃爾特設計的國會圓頂建築(Capitol Dome),由陸軍軍需長蒙哥馬利.梅格斯准將(Montgomery C. Meigs)指揮施工,從1856年開工,1866年完工。

美國國會圓頂內部。(Getty)

有趣的是,一開始美國國會議員非常喜歡這項設計,僅經由很少辯論就通過10萬美元的撥款,部分議員也認為這筆經歷足夠完成,實際上這筆資金僅夠用於早期製造,1855年眾議院、參議院通過預算後開始建造,但1858年沃爾特跟梅格斯起了嚴重爭執,由於梅格斯經常在未經協商的情況下更改圖紙,沃爾特拒絕交出圖紙,梅格斯則以拒絕批准沃爾特的製圖員的薪酬為報復,過程裏沃爾特修改圓頂設計,略為調降高度以配合超乎預期巨大的雕像。最後,十年工期總計花費1,047,291美元,如果換算成當時中國的幣值,約為60萬兩白銀,足以建造兩座台北城,其富麗堂皇程度可見一斑。

1859年秋季,富蘭克林(William B. Franklin)接替梅格斯的工作,並與一間公司達成契約,規定以每磅7美分的價格承包剩餘工程,也正是這個合約,使得南北內戰期間,除了一年的停工外,國會圓頂建築能夠施工不輟。跟圓頂搭配的是其上的自由女神雕像,由藝術家湯馬斯.克勞福德(Thomas Crawford)所操刀,這座高5.94公尺的雕像,乃是在羅馬創作小尺寸模型,而身上的裝飾與符號處處充滿美國元素,最後耗費2.38萬美元完工,並在1863年底安裝在圓頂上。1865年愛德華.克拉克(Edward Clark)繼任沃爾特的職位,於1866年完成了圓頂的最後細節工程。值得一提的是,林肯認為國會山莊不因內戰而停工,能表示聯盟繼續前進的決心,而許多底層施工者,在開工時尚是奴隸之身,受惠於內戰的解放法令,完工時已搖身一變為自由人。

美國國會圓頂壁畫,華盛頓在天使、女神簇擁的天堂裏。(Getty)

而圓頂上方的壁畫,乃是希臘籍意大利藝術家康斯坦丁諾.布魯米迪(Constantino Brumidi)費時11個月,於1865年完成的作品《The Apotheosis of Washington》(華盛頓的神化),這幅壁畫追溯美國歷史,從哥倫布抵達美洲、加州淘金熱到西班牙殖民與革命戰爭都有着墨,壁畫除了將美國開國元勛華盛頓神格化、也是描繪美國「合眾為一」(E pluribus unum)精神的藝術體現,為此布魯米迪得到4萬美元的酬謝。

美國陸軍進駐國會

2021年美國國民防衛軍進駐國會,以防止暴民闖入阻撓國會認證新任總統當選的程序,部隊睡在國會大廳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而這幅景象其實是一段歷史重現,上一次有部隊進駐國會大廳,還是南北內戰時的1861年4月。當時要塞桑特堡(Fort Sumter)陷入邦聯軍之手後,林肯號召人民組成7.5萬名部隊,麻薩諸塞州第六軍團抵達參議院內居住,紐約民兵第七軍團、賓夕法尼亞州的部分部隊也曾進駐國會建築,士兵們在國會內部找到各個能入睡的地方安頓自己,據統計最後有4,000位士兵以此為營舍。

雖然傳出邦聯軍在華盛頓特區附近的消息後,有這些部隊進駐能夠安定人心,但在士兵使用下,當時僅僅使用2年的嶄新參議院,被稱為骯髒、與蝨子共存,並且由於衛生設施不足,國會山莊很快就變得像一個巨大的廁所一樣、散發極烈的惡臭,被稱為「只有動機最強烈的人才會進去這座建築」。

國會山莊內部的紀念碑,提及1861年拱衛華盛頓的部隊。 (Architect of the Capitol)

而國會地下室當時成為部隊烘焙麪包的餐廚地點,但因為操作不夠謹慎,烘烤的黑煙損毀了國會圖書館不少書籍;國會內部也曾設有臨時的軍事醫院,救治受到邦聯軍攻擊後抵達華盛頓特區的部隊傷員,麻省第六軍團直到1861年5月才離開國會山莊前往他處作戰。

而國會與軍隊緊密的政治軍事關係,也可以從其他面向窺視,在內戰過程中,參議員愛德華.貝克(Edward Dickinson Baker)因作戰死亡,也是迄今美國國會史上唯一戰死的參議員。貝克出生於倫敦,而後移民美國,1860年並在奧瑞岡州當選參議員,是堅定支持向南方作戰的人,內戰爆發後他以上校軍銜率領一些加州民兵參戰,然而在1861年10月21日維珍尼亞州的李斯堡之役(Ball's Bluff)中彈身亡,他的死促使國會成立戰爭行為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the Conduct of the War)。

「第三政黨體系」與內戰前後國會分歧

雖然國會圓頂以及壁畫處處顯示美國的合眾與一體,但是實際上當時美國社會分歧非常嚴重,南方州與北方州對於蓄奴、聯邦政府權限等議題進行激烈爭吵,其中許多價值爭端,至今仍可見到,譬如2020年「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示威中,南方邦聯許多人物被大肆批判,而2021年國會山暴動,則又有支持者高舉南方邦聯旗。對南方邦聯的兩極化評價,其實在1860年代的美國國會早已顯露。

從根本上來說,國會與政黨政治是美國社會分歧的制度性展現場域,這個邏輯迄今未變。而19世紀初期以來,由於美國國土急速擴張、原有的價值衝突領域的平衡被打破,加上1860年總統大選,共和黨籍林肯(Abraham Lincoln)當選、同時共和黨也掌握眾議院多數,南方7個州眼見屈居弱勢、遂脱離聯邦,也使得參議院共和黨多數更明顯,南北戰爭亦是19世紀中後期美國政治由共和黨主導那段時期的開端。

當時期美國進入所謂的「第三政黨體系」,即輝格黨(Whig Party)漸被1854年創立的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所取代,它與民主黨的分歧由中央是否應該集權、對移民問題的態度等這些第二政黨體系的爭執焦點,轉為以是否贊同廢奴為主軸。

而當南北內戰結束後,美國面臨極為艱困的「重建期」(Reconstruction Era),因為林肯在南方邦聯軍總司令李將軍投降後數周就被刺殺,副總統安德魯詹森(Andrew Johnson)繼任,由於詹森具有民主黨的背景,且曾任田納西州長,他處理南方各州的立場與林肯不盡相同,為此他與國會之間、國會內部温和派與激進派間都出現了非常激烈的意見紛歧,激進派的共和黨人希望以「絕對忠誠誓詞」(Ironclad Oath)來排除以往南方邦聯支持者的參政權,但是先後受到林肯、詹森以及最高法院反對,且1864年7月《韋德戴維斯法案》遭林肯「口袋否決」,而戰後詹森跟國會關於《1866年民權法案》的爭執,則歷經國會兩院通過、總統否決、兩院再否決總統的否決,堪稱是系列衝突最經典的縮影。

在眾多的立法爭執中,一些重要的憲政精神得到保留,包含此前1865年通過的《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以及林肯逝世後分別於1868年、1870年通過的《第十四條修正案》、《第十五條修正案》,這幾部憲政文件,讓黑人的公民權、戰後憲政程序、國會議員分配問題,得到進一步的制度保障,而當時雖規定南方各州以批准修正案為前提重新加入聯邦,整體來說激進的懲戒方案並未實施,較為温和的手段,也反映當時政府分立的時代背景。

衝突的遺緒

在詹森總統反對嚴懲南方叛亂者、並在黑人平權議題上向南方妥協的影響下,再加上「敗局命定論」(Lost Cause)的流傳,南方各州雖然接受戰敗的事實,但也推出不少「黑人法條」(Black Codes)限制黑人權利,南方州人更成立了三K黨,奉行激進的種族歧視政策,這股「白人至上主義」並未隨着三K黨1871年遭到取締而終結。

2020年美國爆發「黑人命也是命」運動,示威者大肆對南北戰爭甚至是更早時期支持蓄、販奴、殺害印地安人的美國政軍領袖的雕像塗鴉或者推倒,美國國防部長於是年7月中頒令,以清單表述的方式列出軍營可以懸掛的旗幟,實質上等於禁止軍事設施再使用南方邦聯旗幟,此往這種旗幟在軍營並不罕見;不過另一派具有白人至上思維的反示威者,則高舉「Law and Order」標語、強調「秩序」。從今昔對比可見,顯然1860年代藝術家在國會建築上努力呈現出的整合性,雖然經過160年歲月洗禮,仍然面臨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