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停電 vs 英國鐵路:無政府監管的市場機制崩盤

撰文:劉沐晨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3月1日,美國德克薩斯州(下文簡稱德州)規模最大、資格最老的布拉索斯電力合作公司(Brazos Electric Power Cooperative)因無力支付18億美元的帳單而向侯斯頓聯邦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冬季温暖的德州在今年2月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寒潮,異常寒冷的天氣致使沒有防寒措施的天然氣管道被冰堵,發電廠無能源發電,430萬居民無電可用。在此期間,包括布拉索斯電力合作公司在內的德州300多家供電商被要求以高價購買替代電,也因此產生了巨額債務。

造成此次德州災難的根本原因是政府機構的監管缺失,過度依賴自由市場機制規律導致德州電力市場競爭異常激烈,300多家供電商為了降低運營成本,無所不用其極地降低運營成本,抱着僥倖心理,沒有為發電機器加裝適應冬季的裝備。這樣雖然使得德州的電費僅為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半,但是隱藏着因極端天氣停電的巨大危機。

通常情況下,自然災害凸顯出的德州電力系統的脆弱性往往能成為變革的催化劑,1992年颶風安德魯席捲佛羅里達州,以及1994年洛杉磯北嶺大地震後,兩個州都對新建築有了更嚴格的防颶風和地震的要求。

不過德州電力危機反應出的政府低監管度的侷限性很難助推深層改革,德州在全美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為了吸引企業在此落戶,甚至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因此,德州的能源、石化、農業、電子、航天、生物、醫藥等產業均十分發達。連Space X以及特斯拉(Tesla)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都被德州的政策所吸引,從加利福尼亞州遷往德州,《財富》500強企業中57家都落戶德州。從德州電力可靠度委員會(ERCOT)的董事會都來自能源行業的高管中就可以窺探出德州政府監管的缺失。這些高管在自己監管的市場中擁有私人的財務利益,這就相當於華爾街的金融巨鱷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任職一樣荒謬。

與德州電力市場一樣缺少政府監管、瀕臨崩盤的還有英國的鐵路系統。從1994年開始,英國鐵路公司開始了私有化,超過100家的公司承接了原有的業務。鐵路系統基礎設施的運作權分給了鐵路軌道公司,通訊基礎設施則給被環球電訊公司(Global Crossing)購得,旅客的特許經營權則被25家鐵路運營商承包。雖然是商業領域國企重組的經典案例,但是私有化的鐵路一直被英國人詬病。

因為每個公司覆蓋的運營範圍不同,旅客很難通過一趟簡單的旅程直達目的地,通常要在不同的火車公司間不斷地換乘,這期間要不斷計算銜接火車的時間,奔跑着更換站台。如果其中一段火車因故取消,還很有可能被迫留宿在陌生的城市。更不要提不斷飆高的火車票價(甚至誇張到可以與跨國機票相當)、隨意頻繁的火車罷工、任性變更的發車時間……火車總能給英國人提供抱怨的理由,這讓英國人不禁疑問:難道只有讓火車系統重新國有化才能解決這個像德州電力系統一樣的爛攤子嗎?

隨着英國城市房價和租金的上漲,大約有300萬的英國上班族每天需要乘坐火車通勤,而火車的不準時和經常性取消直接影響了這些上班族的工作,甚至會間接影響英國的經濟發展。鐵路作為取代運河和公路的主幹道系統,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雖然在1850年英國大興鐵路熱潮之時,均由私人出資建造,但是由於鐵路行業的入門門檻極高,僅有少數的鐵路大亨管控全國性幹線,這與當今鐵路市場魚龍混雜的管理並不相同,當然也並不意味着鐵路系統不應該被收歸國有。與德州電力災難更加異曲同工的是:1873年的英國議會與ERCOT的董事會一樣,每五個議員中就有一名是火車公司的管理者,當然不會助推鐵路系統國有化。

+4

不過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鐵路損毀嚴重,憑藉私人財力無法修繕,鐵路運營權於1948年完全收歸國有。但是英國國土面積較小,隨着20世紀60年代私家汽車的興起,汽車逐漸替代火車,成為了主要的出行方式,英國鐵路因此每年損失數百萬英鎊。再加上臭名昭著的比欽大斧(Beeching Cuts)行動關閉了英國2,000多個火車站和長達8,000千米的鐵路線路,使得英國的鐵路發展遠遠落後於歐洲主要大陸國家的鐵路系統,至此,英國政府再次萌發了出售鐵路的想法。

不過戴卓爾政府(Margaret Thatcher)認為出售英國鐵路是「私有化過頭」,但是她的繼任者馬卓安(John Major)依然一意孤行,於1994年將鐵路再次私有化,為當今鐵路的問題頻發埋下了伏筆。也許馬卓安這麼做有一定的原因,畢竟維護鐵路這個公有資產每年要花費納稅人15億英鎊,但是英國民眾卻為馬卓安的決定付出了血的代價。

與德州電力公司因為成本原因沒有加裝防凍裝備一樣,在自由市場法則下運營的英國鐵路公司Railtrack為了節省成本沒有安裝列車自動剎車保護系統,致使1999年發生了帕丁頓火車相撞事件,列車在錯失了危險信號燈後,發生了碰撞並墜毀,造成31名乘客死亡,417名乘客受傷,是20世紀英國最嚴重的鐵路事故之一。

其實私有化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因此造成的管理碎片化才是值得反思的。鐵路和電力一樣,是一項綜合型業務,需要各部門的無縫配合,但是從德州和英國的管理上來看,他們都把完整功能分割成了一系列混亂離散的業務。

如此錯綜複雜的管理也給了企業間在出現問題時互相卸責的機會,因為民眾根本無法確切的理解誰應該被問責。德州民眾和英國疲憊的通勤者們只能被迫嚥下缺乏監管、碎片化管理的苦果。而當年領先世界的英國鐵路系統如今早已遠遠落後於中國高鐵、日本新幹線、法國以及西班牙的輕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