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該習慣外國逆耳批評|專家有話說

撰文:戴侖
出版:更新:

因為新疆棉花等問題相互拋出制裁手段,中國與歐洲的關係近期有所緊張,歐洲議會更是剛剛通過投票凍結了去年年底達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當然,中歐關係的變化也與美國從今年年初以來大力拉攏歐洲盟友、加強與歐洲盟友協調立場有密切關係。5月25日,中國外長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中國專場」活動時表示,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看待中歐關係,認為合作是中歐關係的大方向和主基調,將歐方視為夥伴而非對手。針對暗流湧動的中美歐關係,《香港01》專訪了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主任、歐洲問題專家史志欽。本篇為系列採訪第二篇(共四篇)。

01:在中美歐這個戰略大三角中,歐洲一方面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但另一方面與美國有着相同的價值觀。疫情發生以來,美歐意識到對於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拜登(Joe Biden)上台之後,也提出了要領導和維護一個以強大民主聯盟為基礎的世界體系,攜手其他民主國家,尤其是歐洲建立了可信賴的戰略供應鏈和科技基礎設施。也就是説,美歐除了價值觀同盟之外,美國還在竭力推動供應鏈自主。在新疆棉花的問題上,就是美國聯合開發署資助的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與歐洲的一次配合。你認為歐洲會在多大程度上配合美國,中國又應該如何應對?

史志欽:歐盟自身其實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中國要繼續堅持開放的心態,堅持與人為善,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堅持人道主義,密切與歐洲的合作。歐洲人從新冠疫情認識到,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關鍵商品如口罩、醫療器材等過份依靠國際市場會產生問題,一旦亟需或貨物不足,就要面臨「斷供」的問題,它們就會有這樣的擔憂。

因此,產業鏈供應與國家安全的觀念逐步浮出水面。以安全作為籍口及尋求以周邊為基礎的區域化合作方案將替代全球,加快製造業回歸,多元化、平行化的產業鏈佈局將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

01:這個話題其實可以稍作延伸,最近有聲音提出,中國應該改變一種思維慣性,就是「我們不能吃虧」。中共十九大報告中説,中國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在這個走近的過程,也意味着要付出很多代價,做出很多犧牲,不能總盯着「我是不是吃虧了」。

BCI作為一個非盈利組織,其在官網聲明合作品牌商禁止使用新疆棉花。(微博@共青團中央)

史志欽: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

「吃虧不吃虧」實際上是一個人的處事風格和為人之道的事情。這當然也可以引入到國際關係中來。在我們現實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人在為人處事之時總是斤斤計較,總擔心自己吃虧,甚至事事處處都希望不吃虧,甚至佔便宜。但這樣的人最終結果往往是朋友不多,自己獨來獨往,遇到事情時只能靠自己,甚至成為孤家寡人,遇到事情沒人幫忙,最後也難以成就大事。

還有些人則是相對比較慷慨,遇事情總能為對方着想,不怕一時一事會吃虧,甚至總是會吃虧,但一旦遇到困難大家都會惦記着他,甚至會鼎力相助而最後成就大業。這樣的例子或故事歷史上不勝其數。

同樣,吃虧不吃可以類比於國際關係之中。新中國建立之時雖然十分困難,但中國人不怕吃虧,甚至在自己吃不飽穿不暖時還不忘記去支持和援助第三世界的兄弟朋友。結果,第三世界朋友則以投李相報,在國際政治鬥爭中針對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制裁與圍剿,能在重大問題上幫助中國、支持中國。眾所周知,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恢復聯合國地位的鬥爭中,是非洲的兄弟國家把中國抬進了聯合國。這就是「小吃虧大收穫」的經典故事。

如今中國在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深化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始終強調通過「合作」來實現「共贏」。與此同時,針對尚未擺脱貧困的第三世界國家適時地伸出援手,體現了中國人民愛好和平樂於助人的中華優良傳統,進而贏得多數國家的理解和尊重。

+2

史志欽:自從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既要履行大國對對外援助義務,但又始終恪守合作共贏的基本理念,樹立利益共同體與利益共同體意識,堅持正確的義利觀,做到義利兼顧,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即使我們對外有援助也是雪中送炭的援助,而不是帶有居高臨下的救世主心態。過去我們一直是這樣做的,今後還應該繼續堅持下去,永遠牢記在心。

至於民間片面指責中國對外「大撒幣」的觀點則有點過份誇大,實際上我們並沒有這樣做。除作為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外,中國政府倡議的「一帶一路」更多是基於經濟規律而開展的經濟合作。經濟合作就是基於經濟規則在合作中實現雙贏,如果只一方贏,另一方經常吃虧,這樣的合作肯定不可持久。

盡國際義務不是吃虧不吃虧的問題,是大國責任問題,否則就不配大國,大國與小國打交道吃點虧是正常的,是大國風度的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大讓小、長讓幼、男讓女、富讓貧(或富扶貧)的習慣與美德。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與國際社會中打交道時,尤其與小國打交道時有些吃虧現象是正常的。

01:在這裏我們更想聚焦在中國對外交往中應該在某些情形下將合作與鬥爭分開來看,而不是始終秉持一種「你不能既賺我的錢,又説我的壞話」的心態。

史志欽:「你不能既賺我的錢,又説我的壞話」,對此要進行客觀理性的分析。

首先,賺錢是基於經濟規律和互有需求,互有利益的自願交易。如果任何一方面不願意,誰也不會強迫,這應該是互惠互利的考量。比如外資進入中國,中國提供了一個巨大市場,讓他們盈利,在這個過程中,外資賺錢了,中國同樣也獲利了。從經濟學角度這是一種雙贏,任何人或企業都不會做虧本買賣。

其次,對於「説我的壞話」要理性的分析。「壞話」是惡毒的攻擊辱罵,還是其中隱含了我們工作中需要改進的缺點和不足?這個要搞清楚。也就是説要把謾罵、攻擊、抹黑區別開來。對於罔顧事實的謾罵和攻擊,我們要堅決回應,而對我們的批評或建議則要接受和改進。

對於其他國家的批評,中國可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時候一些善意的批評乃至逆耳的批評對中國的發展是有利的。習近平主席一再強調,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我理解「大國的樣子」,也包含着「習慣於外部批評」。

01:善意的批評是一方面,但也不得不説,現在中西在輿論場上的爭執大多起源於西方在意識形態上對中國的抹黑和假新聞。如何破解這樣的抹黑和「假新聞」,對中國的外宣能力提出了要求。

史志欽:當然,批評和抹黑是兩回事。在新疆問題上,為什麼西方輿論一邊倒,這還是話語權的問題。西方確實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故意抹黑中國,這就需要中國理直氣壯進行鬥爭,鬥爭中要有理有據。

總而言之,假新聞和批評一定要分開,如果是假的,先去證明假在何處,這一點很重要。當然,讓西方媒體來幫中國宣傳,確實有些過於理想,很多事情都是開放性的問題,但中國至少應該擺出不怕批評,敢講事實的大國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