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美元的環阿富汗公路:塔利班重返權力之途|地理看世界

撰文:周萱
出版:更新:

在拜登政府4月正式宣布阿富汗撤軍時間表時,美國情報界大多預測塔利班將在兩年內擊垮政府軍,這正是美國當年撤離越南後西貢的淪陷時長。但塔利班攻城略地速度超出預期,其在5月1日(也即特朗普政府承諾的撤兵日期)發起大進攻以來,實控地區就翻了一番,打下全國半壁江山。美國情報界因此迅速將阿富汗政府剩餘壽命下調至六個月。或者更戲劇些,在拜登特意選定的9月11日撤軍日,美軍前腳剛走,塔利班後腳攻陷喀布爾。

儘管華府可能心理上感到難以接受,但其實塔利班的推進速度並不那麼讓人意外,畢竟其已在近年大致掌握了阿富汗的交通大動脈,也即美國主導的、斥資30億美元重建的環形公路(Ring Road)——這條長達2,200公里、連通了阿富汗東南西北主要城市的高速公路,曾被視為美國重建阿富汗的代表之作,但它最後實際上成為了無盡消耗美軍資源和生命的死亡之路,以及塔利班重返權力之路。

從「生命線」到「通往地獄的路」

要想富,先修路。這一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對於沒有出海口、三分之二國土都是崎嶇山區的阿富汗來說尤為重要。當美國2001年發動阿富汗戰爭時,美國國際開發署估計該國僅存80公里鋪好的公路,此前美蘇在50至70年代為拉攏該國而初步援建起的環形公路,早已在蘇聯十年入侵期間被炸得所剩無幾。因此,當美國着手推動阿富汗國家重建時,首要任務就是重修環形公路。

阿富汗大片面積都是崎嶇山區,修路為發展之必需。(Wiki Commons)

由於阿富汗約三分之二民眾和農田都位於環形公路50公里輻射範圍內,道路建成後能顯著方便中央政府管理地方、人口流動、商業發展和軍事移動,更重要地是,修路還可創造出大量工作機會,防止民眾倒向塔利班懷抱。

曾在阿富汗負責重建工作的陸軍指揮官勒格里(Larry LeGree)就曾指出,如果塔利班和蓋達組織支持的叛亂分子每天能得到5美元,他就會付給一個修路工5.5美元,他相信許多叛亂分子會因此放棄戰鬥,加入修路行列。美國前總統小布殊更簡潔有力地指出,「阿富汗道路的盡頭就是塔利班的源頭」(Where the road ends in Afghanistan, the Taliban begin)。

阿富汗環狀公路重建示意圖。來源:智庫「全球安全」(Global Security)

但美國明顯過於樂觀,低估了塔利班的生命力。其中最典型例子就是連接北方首都喀布爾和南方第一大城坎大哈的東北至東南段環形公路,在2003年底竣工之時,美方盛讚這是一條聯通南北的生命線,但隨着小布殊政府同年將重心轉至伊拉克戰場,正好也被打退至與巴基斯坦接壤的東南邊境山區的塔利班戰士,就將這條公路當做發起反擊的前線。

尤其是在塔利班從2006年起重整旗鼓,並大量運用從伊拉克戰爭借鑒到的簡易爆炸裝置(IED)後,喀布爾-坎大哈路段爆炸不斷,這條「生命線」迅速有了「通往地獄的路」的別名,令過路者膽戰心驚。這不僅有效地打擊了國際聯軍和政府軍,也迅速削減了民眾對於政府能保護自身的信任感。

另外,交通要道的修成也加速了塔利班的移動,一項基於維基解密2010年洩漏出的阿富汗戰爭檔案的研究就顯示,塔利班2004年至2009年的活動範圍呈現出沿環狀公路擴張的地理特點,尤其是在南部的坎大哈省到赫爾曼德省路段攫取了大量地盤。

塔利班2004年至2009年的叛亂活動,可看出來大體沿環形公路擴張。(WikiLeaks)

成塔利班重新壯大的財源

更讓美國始料未及的是,環狀公路還成了塔利班重新崛起的重要財源。當塔利班2006年起在普什圖人為主的阿富汗東南部擴張時,其攫取的赫爾曼德省也正好是該國罌粟盛產地區。在國際援助重公路、輕農業建設的情況下,因大量農田和灌溉系統(這在乾旱的阿富汗尤為重要)被毀而難以種植糧食的農民,便或主動或被迫地轉向罌粟種植。

一項研究指出,罌粟種植區在通車後,一年後種植面積平均增加650公頃,三年後平均增加900公頃。這些毒品生意自然成了塔利班的重要財源。據《衛報》報道,塔利班2008年就從鴉片販運中獲利4.25億美元,春季收穫的鴉片讓他們有足夠的資金從村莊招募新的戰士,從而發起「春季攻勢」。

除此之外,塔利班還有更輕鬆的賺錢方式。《環球郵報》(Global Post)一份2009年的調查報告就揭露,國際承包商為減少死傷,傾向於在塔利班活躍地區向其交保護費。例如東部霍斯特省(Khost)到帕科蒂亞省(Paktia)一段僅僅103公里的高速公路,美國承包商向一名與塔利班旗下「哈卡尼網絡」有密切關係的中間人每年繳納至少100萬美元保護費當這條公路歷時整整12年才落成時,最終造價膨脹至每公里310萬美元,是美國開發署預計阿富汗公路普遍造價的17倍,相當於拿美國納稅人肥了塔利班的腰包。而在路建成之後,塔利班還可對來往乘客收取保護費。

霍斯特省到帕科蒂亞省這段公路最後造價高達每公里310萬美元,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公路之一。(美國國際開發署)

總之,在奧巴馬政府2009年對阿富汗增兵之前,塔利班的活動範圍已從邊境山區蔓延至全國半數地區,儘管環狀公路當時已修好九成,但外界大多意識到,在腐敗無能的阿富汗政府及軍警力量無法保衛道路的情況下,這些公路並非美國設想的那樣通向繁榮穩定,而是在無窮無盡消耗資源,並間接幫助了塔利班重返。

提前奠定的勝利

雖然奧巴馬的短暫增兵一度嚴重打擊了塔利班的崛起勢頭,但國際社會為了撤出阿富汗這個無底洞而不斷減少援建資金,也限制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讓民眾越發感到無法獲得實惠。等到美軍從2014年起大幅撤退、轉向抗擊ISIS的戰場時,塔利班就迅速再次冒頭。

其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塔利班對環形公路北段的影響力顯著增加,也使其得以滲透進由少數民族為主的北方地區——此地在塔利班1996年至2001年的執政期間都未落入其囊中。在2015年的北部大省昆都士省戰役中,塔利班通過切斷昆都士至喀布爾段公路以阻止政府軍增援,一度攻陷了昆都士省首府,儘管在國際聯軍空襲下塔利班只守住該地15天,但這已能充分證明塔利班在北方實力大漲。

此後的發展便是塔利班在拉鋸中不斷擴張,尤其是在去年2月與美國達成歷史性的和談協議,該組織在美國基本停止空襲的情況下迅速推進,對環形公路的掌控力顯著增加。通過嚴禁政府軍隊和僱員通行,塔利班逐漸將政府軍逼退入大城市內,嚴重削弱了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掌控力,多省首府也淪為孤立的島嶼。

阿富汗政府軍勢力範圍大大縮減,圖為昆都士省首府政府軍7月7日在巡邏。(美聯社)

北方昆都士省議會主席阿尤比(Mohammad Yousuf Ayoubi)今年4月底就描述道,「不管我向哪個方向開車,都會在4公里內遇見塔利班的檢查點。」的士司機帕什頓(Nafi Pashton)還指出,駐紮在南部公路沿線幾個基地的阿富汗軍隊因擔心遇上塔利班哨站,拒絕離開防禦工事,只能拜託的士將補給品傳遞給下一個政府哨站,但敏銳的塔利班戰士有時會扣下物資。在這種補給線時有時無的情況下,許多政府軍根本已無戰意。

另外,塔利班還通過嚴格管理道路及維護秩序,也減緩了生活在其地盤之外的普通民眾的恐懼心理。許多報道都指出,塔利班規範收取過路費,並對繳納者發放全國通用的憑證,因此不會出現像政府檢查點層層盤剝的情況。許多司機還反映,塔利班控制的高速公路基本上沒有犯罪,因為他們不允許土匪在其領地活動,反而是在政府控制的地區,由於軍警害怕離開他們的駐紮地,以至於有許多小偷搶劫司機和乘客。

在這種業已控制交通動脈、緩和了普通民眾恐懼的背景下,塔利班相當於提前奠定了勝利,該組織從今年5月發起總攻後迅速拿下大片區域,還出現政府軍提前逃跑、不開一槍就拿下地盤的例子,也就不那麼令人奇怪了。這條美國等國投入了30億美元的環形公路,最終成為了塔利班重返權力之路,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