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42年割據 塔利班已造就全國政府的先決條件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9月7日,阿富汗塔利班歷經七天圍攻後,已在6日攻入阿富汗最後一處軍閥割據地區潘傑希爾山谷。此前控制一省十二縣,執掌近萬大軍的前政府副總統薩利赫(Amrullah Saleh)、軍事首腦小馬蘇德(Ahmad Massoud)已丟下部眾遁走,在社交網絡宣布堅持抵抗。隨後,塔利班也公布了其臨時政府的組成,確立其伊斯蘭猶長國(emirate)的定位。

至此,塔利班當局已經在形式上完成了對阿富汗國土的統一,結束了阿富汗自1979年以來的地方割據。即將建立的阿富汗新政權似乎終於具備了「實現和平穩定,重建美好家園」的可能。這也是9月2日時,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同阿富汗塔利班代表通電話時,面對對方的各種積極許諾給出的最初步的期望。

潘傑希爾殘軍7天內的覆亡,宣告了阿富汗軍閥割據的暫告一段落,以下為阿富汗8月16日至9月6日的簡單形勢圖:

必須承認,阿富汗塔利班目前對於中國等大國的態度不可不謂恭順。到9月6日,喀布爾方面已邀請中國、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和卡塔爾等國等國派員出席觀禮其「建國儀式」。塔利班方面高官還借巴基斯坦方面之口,多次談及希望加入「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云云。

但這種單方面只談合作不談條件的「積極表態」並沒有引發北京的更多興趣。從某種意義來說,喀布爾方面當下急於尋求外援與該國大戰之後的經濟困境有關。

目前,塔利班當局遭遇銀行準備金不足、外援暫時斷絕、糧食短缺、失業嚴重、技術人員逃亡、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問題。塔利班當局雖然靠現有儲備金可以確保民間小額轉賬,但每天提現有限,各地儲備糧在饑荒環境下也即將耗盡。這使得阿富汗在經濟、民生等各個方面都急需外援。

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9月5日曾在接受專訪時稱「希望與中國在未來的合作中取得進展」。不獨此人,塔利班多名高層都曾借外交管道表現過類似意圖。(路透社)

對北京來說,中國外長王毅已經在塔利班新任副總理巴拉達爾(Ghani Baradar)此前訪華期間列出了與未來的阿富汗政府合作的前提。北京不僅希望阿富汗「自主建立符合阿富汗自身國情、廣泛包容的政治架構」,同時還希望未來以塔利班為核心的喀布爾政府同東突勢力恐怖組織徹底劃清界限,予以堅決有效打擊。這兩者前後遞進,缺一不可。塔利班方面至今連前者都未能完成,更不用說後者了。在當前客觀環境下,北京自然對其興趣欠奉。

對此,塔利班方面也自有安排。他們在8月15日奪取政權後,就積極聯絡包括潘傑希爾殘軍在內的全國各大勢力召開「大支爾格大會」(即由部落長老、教士及社會賢達組成的國民大會)。在塔利班組建政府並與全國各地大小軍閥談條件的過程中,其武裝力量也通過對該國最後一股大規模割據力量的圍剿行動,展示了新政府的控制力,以及對大軍閥割據的有限容忍。從8月31日開始,塔利班部隊即兵分四路,分別從西南處的潘傑希爾谷口以及西北、東北和東南的山地展開圍攻。於此同時,塔利班方面仍希望以優待條件將潘傑希爾殘軍請入臨時政府。

到9月2日,駐紮在潘傑希爾的殘軍仍然大搞宣傳攻勢,其每天「擊斃數百」乃至「上千」塔利班的戰報讓很多分析人士頗為迷惑,以為潘傑希爾軍不日即將出關奪取喀布爾。結果9月3日後雙方接戰,媒體皆驚。(Getty)

遺憾的是,隨着潘傑希爾殘軍提出繼續割據谷地、要求新政府30%席位且喀布爾當局不得派員監視等越線條件。塔利班方面最終忍無可忍,雙方9月2日談判破裂之後,塔利班武裝即在72小時內展開突擊,到5日一舉衝入山谷,分割包圍殘軍,並在6日佔領馬蘇德家族府邸。

此舉不僅意味着馬蘇德家族在潘傑希爾幾十年的割據被連根拔起,它也意味着阿富汗自1979年赫拉特事件後引發的各地軍閥割據已暫告一段落。除塔利班內部的哈卡尼派系之外,阿富汗全境已經不存在割據範圍超過一個省的大軍閥。塔利班方面也由此第一次具備了建立一個符合自身國情的統一政府的基礎。

當然,阿富汗長期戰亂的現狀終究是難以一蹴而就的。該國各地依然有大量中小軍閥割據;除此之外,「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IS-K)等反塔利班的恐怖組織也仍在活動中。塔利班當局能否持續反恐並按此前對話時談及的那樣「打擊東突」仍待觀察。

但無論如何,當下的塔利班當局總算在基於阿富汗普什圖族傳統(Pashtunwali)的廉價秩序中確立起來了,並因此呈現了接收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外援,進而「實現和平穩定,重建美好家園」的一點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