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30年 中美兩國從中收穫了什麼?

撰文:許輝
出版:更新: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辭職。次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宣告存在了69年的蘇聯正式解體。至此,蘇聯作為主權國家已經不復存在,原本15個加盟共和國恢復了主權地位。

蘇聯解體意味着持續了半個世紀的冷戰和兩極格局的結束,美國也在蘇聯解體後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蘇聯解體所帶來的地緣政治改變,也間接促進了中國的快速崛起和壯大。

至於蘇聯解體的原因,研究者和分析人士持有各種不同看法:高度集權的「史太林主義」過於僵硬;蘇聯經濟改革失敗與領導失職,導致經濟與產業崩潰;蘇聯幹部的諸多特權和其腐敗問題;西方對蘇聯的「和平演變」;蘇聯與美國的軍備競賽導致國力虛耗等等。

但直觀1991年的蘇聯危機,並非由某個突發事件引發,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發動的「上層革命」是最直接的原因。戈爾巴喬夫試圖通過「民主開放和經濟重組」這種自上而下的改變,帶動蘇聯僵化體制轉型。但改革的直接後果卻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批評,權威和信任遭到破壞,從而最終導致蘇聯的瓦解。

蘇聯解體給中國帶來多重結果:一是蘇聯解體帶來的巨大焦慮和警示,全球共產主義政治社會嘗試遭受巨大挫折,中國要極力避免成為「蘇聯第二」;二是中國來自北方的長期地緣威脅解除;三是中美的戰略關係發生變化,美國不再需要與中國聯手對抗蘇聯,美國會將戰略重心越來越多地放在中國身上,並推動中國轉型。

因此,在內政和外交戰略選擇上,中國要做的就是避開蘇聯曾經走過的一個又一個的雷區。在經濟上,「史太林主義」的僵化體制和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讓蘇聯經濟最終無以為繼,中國便選擇了經濟改革和更加積極地融入世界體系。外交上,在蘇聯垮台後的近20年中,中國基本上採取了韜光養晦的策略,不當頭,也不爭霸。

在此背景下,美國奉行了長期的對中國接觸政策,談判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允許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並協助中國融入國際體系。美國希望,隨着經濟發展、與世界接軌和中產階級的壯大,中國能夠最終朝向政治民主化的方向發展。

但事與願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卻最終成了美國不希望看到的世界強國的樣子。美國認為,美中現在的競爭是民主與威權的對抗,美中似乎朝着新冷戰邁進。而且,與當年的蘇聯在經濟上與西方隔離、對西方政治沒有任何控制力不同,今天中國龐大的經濟能力和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以及與美國錯綜複雜的經貿和政治關係,要比當年的蘇聯更難以應對。今日之美國精英群體,在「中國的崛起是自己造成」的片面認知下,越發認為美國過去30年的對華政策是重大失策。

對中國而言,蘇聯解體的30年既有利好、也有危機:一是採取了正確的內外戰略,融入了世界體系,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二是吸取了蘇聯解體的教訓、維護了政權和國家的穩定;三是走上了一條與西方不同的發展道路,從而變成了美國和西方國家眼中的異類和競爭對手。這對中國未來而言禍福難料,當年的蘇聯仍然是前車之鑑。